董正生:匠心传承“精熬慢炖”的好味道论文

风采 职工英才

董正生:匠心传承“精熬慢炖”的好味道

□本刊记者 石海芹 通讯员 王丹

董正生,华润医药集团东阿阿胶有限公司的一名炼胶工,工友们都亲切地叫他 “老董”。他炼胶30年,练就一套熬胶 “绝活儿”,摸索总结出的控制凝胶时间有效方法,被公司命名为 “董正生操作法”。2018年4月,董正生被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推荐为 “大国工匠”。在受礼台上,他举起右手,代表东阿阿胶技艺传承人庄严宣誓: “不忘初心,坚守品质,让东阿阿胶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偷师”学艺

1987年,25岁的董正生从部队退伍,进入东阿阿胶有限公司,成为炼胶工段的学徒工。传承千年的补血圣药 “阿胶”,对于淳朴厚道的董正生来说充满了神圣与神秘。

7) 人车诚信评级系统利用稽查数据、黑名单数据和绿通通行数据等,对人和车进行诚信评级评分,并为绿通治理提供辅助决策数据。

那个年代,身怀拿手绝活的老师傅并不愿轻易把技艺传给外人。因此,董正生从脏活、重体力活干起,每天帮老师傅打扫卫生、刷刷锅、用板车运送驴皮,但凡有点技术难度的工作,老师傅都不让他操作。3年后,老师傅们看董正生勤快、用心、好学,才开始乐于把炼胶技能传授给他。但炼胶是重要工段,竞争激烈,淘汰率高,有些最拿手的绝活老师傅们并不想告诉外人,董正生就偷偷学艺。在操作过程中, “偷学和观察一下”老师傅使用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比如化皮的时候使用多少压力、掌握多高温度、用多长时间等,他都用心记下来,琢磨老师傅为什么对不同的驴皮原料掌握的压力和时间都有所不同。

刚开始工作时,董正生只知道驴皮化完就化完了,老师傅为什么还要看毛渣?他也学着老师傅的样子拿起来看一下,却不知道看什么。问了,对方也不全告诉。不告诉也没关系,董正生继续偷看,用心仔细琢磨,慢慢悟到了更多东西。其实每个老师傅都有自己的擅长绝活,一辈子积累的经验不可能一下都告诉徒弟,或者有时候不是不愿意告诉,可能有的细微处老师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没有仔细总结过。董正生也不着急,继续学、留心悟,不仅在工作场合请教,中午吃饭时、晚上回到宿舍,他还特意跟老师傅们聊天。“这样也能学到很多东西。”董正生笑着说。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常州妇幼保健院住院确诊妊娠期宫内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孕妇年龄在17~45岁,孕周22~41+6周。足月46例,占比67.6%,早产22例,占比32.4%。初产妇59例,经产妇(包括瘢痕子宫)9例,死胎3例,死产1例。

凭着一点一滴的学习、积累,董正生慢慢地悟出了其中的规律和窍门,把一些面临失传的工艺保留下来,将口传心授的经验化为明明白白的数字操作法。慢慢地,他成为了东阿阿胶最出色的炼胶工,还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选为4名传承弟子之一。

“老董”的绝活

董正生最拿手的 “绝活”是 “化皮”工序中的“提沫”,也就是除去胶汁中的杂质,即水不溶物。这是影响阿胶质量、产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提沫多,阿胶质量会好,但会把胶汁中的有效成分带走一部分,产量降低;提沫少,杂质就会残留在胶液中,影响阿胶品质。这项工作人人都会,难就难在 “精确”二字,董正生正是在精确上练就一手绝活。操作中,只见他根据原材料不同,准确把握胶液亮度、浓度、提取时间等一系列关键节点,蒸汽压力控制在什么范围,到什么节点提沫,什么节点预淋,做得恰到好处,不仅提沫精度高,同时降低了能耗,做到高质、高效、节能,生产出高品质阿胶。

阿胶的加工炼制包括泡皮、切皮、化皮、熬汁、浓缩、凝胶、切胶、晾胶、擦胶等工序和技法。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自动化规模化生产,东阿阿胶的生产工艺大部分实现了标准化。但是受原料、设备、生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还有少部分生产工艺参数只能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在实际生产操作中,工艺参数是使用中间值、上限值还是下限值,需要炼胶工凭经验操作,也就是俗称的 “绝活”操作。

代厨人做饭。比喻越过界限而代替他人做其本职之事。《淮南子·主术》:“不正本而反自脩,则人主逾劳,人臣逾逸,是犹代庖宰剥牲而为大匠斲也。”《聊斋志异·红玉》:“君有欲讬诸人者,请自任之;欲自任者,愿得而代庖焉。”参见“庖代”、“越俎代庖”。 〔2〕229

董正生的绝活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字“精”——精确、精细和精心。

生产阿胶的原料是驴皮。所谓 “化皮”,就是用合适的温度、压力、时间、蒸球转数,把驴皮中的有效成分尽可能多的溶解在水中,提取出来,让不需要的非药用成分及部位滞留在蒸球化皮机内。驴皮来自全国各地,季节划分有冬板皮、夏板皮,材质有厚有薄。在操作提炼的过程中,参数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对 “化皮”结果产生影响,需要根据不同原料、不同季节选定最适当的工艺参数,在最佳状态把有效成分尽可能多提取出来。这就是 “绝活”的原理。

4.3 社会效益 “双珍”树种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而且对于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林下经济“双珍”模式,对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提升林业产业的效益和科技含量、提高林地高附加值、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推动种植业、加工业、贸易业、旅游业、运输业等行业持续共同发展。

这不仅是一项技术活儿,还是一个精细活儿。十几个小时的 “化皮”时间,董正生和他的搭档不急不躁,耐心仔细观察,精心操作,只见他们一人在操作室内紧盯屏幕,随时留意温度、压力、时间,另一人则在炼胶现场观察蒸球运转情况,两人不断通过对讲机随时沟通操作步骤,配合得天衣无缝。焯皮、涮皮、放水,以秒来计各项操作,决不让排水时间稍微延长5秒,那样部分胶汁就可能被蒸汽带走,降低产量,还增加了能源消耗。董正生常说: “做出好阿胶,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让阿胶再传3000年”

随着炼胶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东阿阿胶的整体出胶率一直比较平稳,但同样投料、同样工艺、同样操作环境,董正生负责的炼胶六班的产量,每年都要比其他9个班的平均产量高2吨以上。不仅出胶率高,而且品质优、质量好。大家都说这是因为董正生有绝活,但董正生自己则说: “绝活靠的就是精心,热爱自己的工作,真正把自己融入到炼胶工作中去。”董正生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在东阿阿胶是有名的,即使有些工作工艺标准中没有规定,董正生也依照经验给自己找活儿干。比如 “化皮”结束后,有效提取物,也就是俗称的 “胶液”,在压力作用下顺着管道输送到下一工序点,非药用物质也就是俗称的 “毛渣”滞留在蒸球中。工艺标准中只规定了目测检查 “毛渣”的操作规程,而董正生在炼胶结束后,不但通过目测检查,每次还要动手拿起 “毛渣”,检查亮度、粘性、干湿度,验证驴皮是否化好。通过触摸检测,毛渣发乌、没有黏性,两层组织可以平滑揭开,则证明 “化皮”效果好,此时董正生才可以松一口气。等到正式质检结果出来,他再通过检验数据,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下一批操作。

董正生的另一个诀窍是把班组带好。熬胶工作需要全班成员分几个班次来共同完成,一班人员分三组操作。董正生不仅自己做事精细、认真,作为班长,他对同事们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在自己负责的工作结束后,无论凌晨还是白天,只要想到哪个细节需要加强操作力度,就立马给同事打电话沟通。2013年,董正生的班比其他班为公司节约成本200余万元,出胶质量全部达到优质标准,他也因此被评选为首届东阿阿胶 “刘维鋕”奖。获此殊荣的人中,董正生是唯一一位来自生产一线的员工。

“如果能让这些经验一代代传承下去,让阿胶再传3000年,也有我的荣光。”今年57岁的董正生已经把自己的生命和东阿阿胶融为一体,传承阿胶传统技艺成为他为之奋斗的光荣使命。现在他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把自己的经验传承下去,如何用 “寿人济世”的匠心精神把阿胶做到极致,让民族品牌永放光芒。

标签:;  ;  ;  ;  ;  ;  ;  ;  

董正生:匠心传承“精熬慢炖”的好味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