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运用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运用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运用

刘秋英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全面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限制,语文教师们为了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在不断摸索中创新,“微课”教学模式的引用就是我校语文教师们,在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课题《微课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研究过程中的创新成果之一。现如今,“微课”教学模式已经在我校正式开展实施,并且得到了教师们的一致认可,但是在实践应用中“微课”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应用上的遗留问题,所以笔者就以本校“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案例为基础,分析“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微课资源;教学策略;创新应用

“微课”教学又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微课例”,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衍生的新型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应用,部分语文教师将其引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笔者就结合“微课”教学的特点和应用案例,对一些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自身的浅见指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被动”和“主动”被认为是最适合定义词汇知识的术语,因为二语学习者虽然很好的掌握了一些词汇,但是在日常会话中却很难自如运用。然而,Schmitt(2000)[10]和 Nation(2001)[11]使用“接受性”和“产出性”来解释词汇知识,“听和读”属于接受性知识,“说和写”属于产出性知识。认为接受性词汇知识是指通过“听和读”进行语言的输入,而产出性词汇知识是通过 “说和写”实现语言的输出。偶尔,也有学者把“被动”和“主动”与“接受性”和“产出性”交替使用。本研究采用(Nation,2001)[11]提出的定义,以“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为准。

一、 “微课”教学的特点

(一) “微课”教学的课程时间

“微课”教学在课程时间上和传统课程有所区别,其课程时间一般只有5~8分钟,最长的课程不超过10分钟,这也是“微课”这个名称的由来。

(二) “微课”教学的教学内容

“微课”教学模式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突破了教材的限制,通过延伸课程内容,突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具体化的知识数据进行展现,区别于传统教学的繁复。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展现得更为直观,使学生在学习时更清晰、简明。

(三) “微课”教学的资源容量

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但是教师们自己制作的教学视频容量较大,在进行应用时较繁琐,流程性不强。而“微课”教学视频相比较而言,容量更小,拓展性更全,应用性更高。

(四) “微课”教学的结构完善

在收集了丰富的资料后,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汇总,首先按照案例和动画、FLASH资料分成两大类。其次又把案例按照工程材料、铸造、锻造、焊接、机械加工这些工艺特点分类。然后交由课程组评阅、讨论,再进行案例的修改,加注标准格式。最后交给课程组负责人审阅完善,再分门别类整合进案例库框架中。

(五) 教学主题清晰,内容具体有效

“微课”教学资源以其严谨的结构将教学主题表现得更为清晰简明,使教学内容更加直白,一堂教学课程只有一个主题,一个目的,一件小事使教学变得更为简单,同时还能将其中的知识点全面地进行阐述、划分、讲解。

(六) 教学内容拓展,趣味性

课程内容拓展本就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开展的,拓展的内容要具体有效,并且要和教学目的有联系。“微课”教学在这一点上做到了绝对的高度,其庞大的教学资源可以使教学内容在拓展上,贴合教学主题,增加不少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容易将知识点进行吸收、掌握、延伸。

(七) “微课”教学的反馈性强

1. 传统教学观念没能完全摆脱,学生的学习方式没能得到提升和改变,不能做到自主学习的养成,所以也就不能适应“微课”教学带来的新型学习方式。

二、 “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优势

(一) 教学技能全面覆盖

“微课”教学模式对各种基础教学技能进行了覆盖模拟,使教师的使用操作变得极为简单,将教学技能“深入简出”合理地进行了规划和优化,大大地降低了教学难度。

(二) 反馈盲点弥补不足

“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反馈教师的教学盲点,教师在观看自己的教学视频中,能不断地总结自身的不足和优点,再根据课程的实施进行反复地比对,可使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和进步。简而言之,“微课”教学模式更像是一面镜子,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还可以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

例如,我校某语文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后曾提到:“微课资源中涵盖的教学内容,更像是一种传导,在应用的过程中,可弥补自身的教学不足。以往设计教案时,仅通过文字不能全面地进行总结,但是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在视频播放时,以旁观者的角度可以看到最真实的自己,可以发现平时不被注意的细节,并能得以补全和改变。”

(三) 有助于培养学生习惯

有朋友问我,你这窈窕身材怎么保持的,我如实告之。跑步是最环保、最时尚的锻炼方式,简便易行,一双运动鞋,一身运动装就足矣,只要甩起手臂迈开步子就能跑。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跑步,晨跑、夜跑,快跑、慢跑,独跑、约跑,每个早晨或傍晚,在街道或公园不时有矫健的身影跃过。朋友戏笑说我跑入了都市摩生活,很有“潮范儿”。其实跑步有利于身体健康,减肥塑身,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从运动学来看,跑步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心肺功能、控制体重最有效的办法。通过跑步,你会觉得气血流通、经络畅达、睡眠踏实、精神饱满、活力无限。

3. 师资团队组成根基较浅,部分教师对“微课”的应用和实施方案的认识不全面,在进行“微课”教学时不能达到其本身的应用价值,反而画蛇添足,多此一举,非但没有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还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极度混乱。

美国学者保罗·麦克林提出了“蛇形脑”这个概念,人类在处于恐惧和愤怒情绪时,做出的应激反应和蛇一样——蛇在发起进攻时,要么喷毒液把对方毒死,要么缠住对方使其窒息而死。

三、 “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微课”教育的应用错误

“微课”教学资源的应用形式大部分都是在课前和课后,因为这两个阶段分别对学生知识的开启和总结。课前应用“微课”可以很好地带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将课程内容进行归纳,让学生在学习时,更为清晰明了。而课后应用“微课”可帮助学生总结和复习知识点,在原本对知识的理解层次上进一步提升,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度。但是部分教师在使用“微课”时产生了误解和取巧,他们将“微课”内容作为知识的总纲,从而分化自身在课堂中的作用,让学生根据“微课”对知识的总结和表述代替教师自身进行教育。这种举措是极为严重的错误,“微课”的作用在于辅助,不能当做教材来应用,短短的10分钟不能将知识细化地进行传递,所以教师们务必注意“微课”的应用形式,错误的应用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导致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

(二) “微课”教学效果不显著

针对这一个现象,笔者进行了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学生的学习习惯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已经逐渐固化。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很大的抵触感,所以也“造就”了学生拖拉、注意力不集中、吸收能力差等不良习惯。而“微课”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由于整体的课程时间较短,教师更能在课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状况,这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把控能力得到提升,在进行教学布置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被限制的认为只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家庭中的预习、复习不能算作有效学习时间。而“微课”的引用彻底打破了这一传统理念,“微课”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延伸产物,只要存在网络的地方,都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语文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课”教学视频的教学性能并不会次于在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学生在家庭中依然可以应用“微课”进行学习,无论是预习还是复习都能得到极大的助力,这也进一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

新常态的背景下,以腾讯为例,探究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到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过程中,数据管理转型是一种构建模式,需要在组织竞争的优势上进行验证,提升专业的技术性与复杂性,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数据管理演进,并对大数据的挖掘、分类、预测等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探究。将大数据新理念渗透到人力资源各个板块当中,实现用户和员工共同参与的开放性共享创新生态构建。

2. 受我国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过于注重记忆性,将知识变成了对付考试的“工具”,不能做到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将知识进行吸收再通过考试进行合理的运用,形成了舍本逐末的现象,导致了“微课”教学的意义丧失。

例如,在我校“微课”的应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某语文教师发现学生在逐渐了解“微课资源”的具体作用后,开始熟练地应用“微课资源”进行各种预习和复习的作业。该教师负责的班级内一位语文“老大难”在应用“微课”教学的阶段,语文成绩明显进步了。

“微课”教学资源最为强大的功能在于形成“情景化”教学模式,也是现阶段教师们比较认可的教学模式,其独特的形式得到了众多学生的认可,构成了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类型多样的教学体制,并且营造了真实的“微教学资源模式”。这也使得“微课”教学模式广为流传。

四、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 运用“微课”打破学生的学习时间界限

为克服上述困难,人们将大量的碳纳米管通过一定方式组装成一维连续的纤维[5-7].采用传统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可以获得高取向、高含量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先后开发了溶液纺丝法、碳纳米管阵列纺丝法,以及化学气相沉积直接制备法等碳纳米管纤维制备方法,同时也对碳纳米管纤维的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纤维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均超过了已有碳纤维,其强度已高达8.9 GPa,而且具有和碳纤维相比更优异的导电和导热特性[6].

例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华少年》时,语文教师将准备好的“微课”教学视频下发到家长的手机内,并要求学生根据视频内容预习这一课中的生字、生词,并将视频中提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写在家庭作业本上,作为当天的语文家庭作业,另外需要学生家长在作业的最后进行签字,由家长进行辅导和督促,第二天语文课堂中,教师先是检查家庭作业,并再次播放“微课”教学视频,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作业,补充家庭作业中的遗漏。整个教学流程下来,每个学生对自身预习的内容,都得到了完善和补充,对知识的掌握也更进一步了。

(二) 运用“微课”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上文中笔者有提及,微课既有很强的课程延伸性,不但使知识点的讲述更为完整,还能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微课”还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抽象力和理解力较差,教师费力讲,学生仍然不会写。而微课集图像、音影、视听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直观、清晰、生动的教学情境,使作文教学过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很好地弥补了传统作文教学的不足,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例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在根据“微课”讲授《最后一头战象》这一课时,“微课”教学视频的最后一项作业快乐练笔,结合自身经历写作一篇有关于动物的悲伤故事,并给出一定的素材提醒,比如:《忠犬八公》《狼王梦》《雪域豹影》等故事。学生在苦思冥想后纷纷动笔,通过文字进行故事的讲述。

(三) 运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教育界的至理名言。学习兴趣的来源是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组成,只有足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新鲜事物才可以博得学生们的“青睐”。而“微课”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延伸,其中不但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更有趣味性的教学延伸,这正好满足了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从而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制作的“微课”教学视频中就含有关于鲁迅先生背景信息,学生们都被视频中鲁迅先生的毕生经历所吸引,在短短的2分钟内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在显示屏上,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都有所改善,学习兴趣得到了巨大的激发。在课堂结束后,部分学生依然在互相讨论有关于鲁迅先生的事迹。

五、 结束语

“微课”的广泛运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另一项重大突破,也是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不断完善的同时也会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越来越多的改变,这些正能量的变化也会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房磊,张中敏.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设计及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66-67.

[2]张敏.微课,让语文课堂精彩无限——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5(11):202-203.

[3]顾丽芳.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7(9):49.

作者简介:

刘秋英,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3)草地的重心向西南偏移,由肥西西南部移向庐江地区,是由于东北地区的草地被转化为耕地,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而西南地区由于退耕还草政策的实施,草地得到了部分恢复;

标签:;  ;  ;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运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