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血管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石丽君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肿瘤介入科,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血管介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7例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管腔介入术,按照入院病例单奇偶性分为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护理)和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点出血、肢体肿胀、下肢静脉血栓、感染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11.43%显著小于对照组的31.2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患沟通、护理技能、人文关怀、知识宣教及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血管介入术,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血管介入术;并发症;满意度

动脉硬化闭塞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内血流量减少或中断形成闭塞,多发生于下肢动脉,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发冷,偶感疼痛,严重者患肢出现溃烂,疼痛剧烈且持续,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1]。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有中医中药药物治疗,高氧压疗法及手术介入治疗,常规的治疗手段不能起到根治性的效果,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血管介入术已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实施护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2]。本文为观察循证护理在血管介入术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67例行脑血管介入术的患者开展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7例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术,按照入院病例单奇偶性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5例),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51-72(58.6±2.7)岁。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53-71(59.4±2.6)岁。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发现结果P>0.05,可以进行对照试验。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医师确诊为动脉硬化闭塞症,需进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者;②无心肺肝肾等其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者;③无介入治疗史者;④知晓研究意图,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意识障碍者;②文化水平较低,不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者;③配合度较差者;④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者。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包括常规病情监测,常规健康宣教以及术后伤口护理、用药护理等。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查阅关于血管介入术的文献,了解相关护理知识,结合可视具体情况对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循证护理方案,在介入术后立即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对患者进行持续给氧,注意观察患者下肢的血液运行情况及疼痛程度;(2)做好患者穿刺口的护理,在术后用纱布包压住穿刺点,避免发生出血,同时要求穿刺侧肢体保持制动,指导患者采用平卧位,避免肢体弯曲造成动脉鞘管位置的移动,术后24h可对患者进行翻身,避免发生压疮;(3)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密切关注其病情的变化,观察其肢体是否发生肿胀、出血等情况,嘱咐患者增加日常饮水量;(4)护理人员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向其介绍手术实施情况及预后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话向其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倾听患者术后的感受,对患者表达关心[3];(5)患者术后应持续服用溶栓药物,密切观察其服药是否出现身体出血等情况,有异常及时停药并上报主治医师;(6)护理人员对患者做好术后的早期康复锻炼,鼓励其1周后进行下床活动,锻炼肢体功能,尽快恢复健康。

1.3评价指标

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穿刺点出血、肢体肿胀、下肢动脉血栓、感染等;②患者护理满意度,测评工具为本院设计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该量表包括护患沟通、护理技能、人文关怀、知识宣教四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包括5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5分,总分100,最终评分高低与护理满意度水平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的结果用n(%)表示,分别使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当两组比较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穿刺点出血、肢体肿胀、下肢动脉血栓、感染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患沟通、护理机能、人文关怀、知识宣教及护理满意度总评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血管介入术较常规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实施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介入术对患者而言属于侵入性操作,其患病期间的心理调节能力较差,敏感度较高,易放大治疗风险,所以应对患者做好护理工作,同时手术术后均有并发症的风险,加强护理干预对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4]。循证护理是在医疗活动中,将研究理论与实际工作、既往经验相结合,在作为临床护理依据的干预模式。通过前期对血管介入术的研究,查找其常见的并发症,根据并发症的预防手段,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改善患者的预后[5]。

本研究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穿刺点出血、肢体肿胀、下肢动脉血栓、感染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患沟通、护理技能、人文关怀、知识宣教及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循证护理的应用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有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应用于血管介入术,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敏.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8):2203-2206.

[2]钟先利,李碧,郭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并发血栓形成的护理[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06):1035-1037.

[3]朱志萍,王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后应用VSD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6,15(09):864-866.

[4]丛艳华,王冬梅.5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247-248.

[5]王铁英,孙大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护理[J].健康研究,2016,36(02):227-228.

论文作者:石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血管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石丽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