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扎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民间工艺,是把布料或服饰成品,按照制作设计意图,用折、压、揉、缝等方式捆扎染色,再拆去捆扎线或缝线,形成一定的图案花纹。由于扎染中使用了各种捆扎技法,所以染成的图案纹样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幼儿美术;扎染艺术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10-0126-01
扎染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古代手工技艺的代表,也是古代人们勤劳与智慧的见证,是古代人们热爱生活和追求美的集中体现。扎染曾盛极一时,既有大作坊的规模生产,又有家庭自给自足的个体生产,它装点了古代人们的服饰,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机器制品,尽管色彩绚丽、样式新颖,但是人们却不能从中触摸到一丝温情。而扎染艺术既富有个性,又清新、自然,寄托人们丰富的情感。所以传承扎染艺术并将之发扬光大,是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的需要,是现代人回归自然、寄托情感的需要,是弥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缝的需要。在幼儿美术课堂引进扎染艺术的教学又有何现实意义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扎染艺术走进幼儿美术课堂的价值。
一、走进扎染世界。树立传承扎染艺术的责任意识
尽管各种版本的美术教材上都介绍了扎染艺术,但是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在课堂上实践扎染工艺的学校很少,大部分仅限于图片欣赏。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只能粗浅地领略扎染的风采,学生并不能真正走进扎染的世界,自然也不能深切地感受到扎染的魅力。
幼儿美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要让学生真正走进扎染的世界,图片固然要欣赏,但对它的历史不能不了解,它独特的艺术特点也不能一言带过,最后亲手实践才是亲近扎染的有效途径。
二、用扎染工艺的艺术魅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从点滴做起,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人,把握准学生的需求,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和手段。通过长期积累,形成学科素养。当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素养,自然而然就有了学习的热情。扎染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三大优势:扎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扎染符合现代幼儿生的审美情趣;扎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幼儿美术课堂引进扎染艺术教学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开展扎染艺术课堂教学之时,我利用扎染工艺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作用于扎染艺术教学,促进二者共同发展。比如在讲解扎染艺术的相关原理与基本制作流程与方法的时候,我首先拿出一块正方形的白色织物,对角折叠随意折曲后打结抽紧。再将打好结的织布放到预先准备好的染料中浸染。最后用清水洗去浮色,拧干。当我展开织物时,一幅色彩绚丽、构图别致的扎染手帕便呈现在学生眼前。他们的眼球一下子被吸引了。我趁热打铁拿出一些准备好的扎染作品,让学生分小组欣赏,我要求学生比较扎染作品和我们常见的蜡染作品有什么不同,扎染的魅力在哪里?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他们踊跃发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说:“扎染制作简单”有的说“扎染形成的图案不规则,富有独特性”有的说“扎染的染料很特别”。学生精彩的发言之后,我总结道:“扎染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代表。既然大家觉得扎染作品美丽而独具特色,大家是否想动手试一试呢?”学生有了强烈的动手欲望后,我就用课件展示了扎染艺术的相关原理和基本制作流程与方法。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模仿,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和持久的专注。在简单的练习之后,教师可以加大扎染作品的制作难度,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创新。
三、用扎染工艺的艺术特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扎染工艺的艺术特征就在于多层次的晕色效果,美妙奇特的纹理以及作品中凝结的作者的感情。而发散性思维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品质,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扎染艺术的艺术特征与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谋而台。优秀的扎染作品包含了创作者的丰富的情感,个性的图案设计,高超的技巧,这些都离不开发散性思维。
在学生掌握了扎染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领后,我就引导学生自主创作,从两个层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首先,从图案设计方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要求学生设计出适合做手帕的五种图案,适合做服饰的五种图案。适合做桌布的五种图案。学生图案设计的过程就是多角度思维的训练,因为在设计图案之前就要预见到扎染的最终效果,同时要想象这种图案效果有何装饰价值。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传统扎染图案的基础上不断充实、丰富和提高,创造出多种的图案。
其次,从技法方面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技法的多样性决定了扎染作品风格的多样性。采用不同的技法,形成的纹饰效果也不相同:或浑厚纯朴、拙中见巧;或流光溢彩、意象朦胧。所以我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技法,扎染同一个图案,观察获得的效果。通过反复实践,学生熟练掌握了捆扎法,包括折叠扎法、抓扎法、缝绞法、夹扎法、综合扎法。通过技法训练,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他们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多种扎法。创造出让教师叹为观止的具有高度美感的作品。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打破常规,使用一些新奇的扎染方法,可以利用折叠、缠绕与打结等方式进行扎结。
四、用扎染工艺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对于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最新要求,也是利用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因此,幼儿美术教师要在扎染艺术课堂中重视起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扎染在古代首先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工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我要求学生用扎染做实用功能的设计与推广。很多同学建议举办一场“扎染服饰设计大赛”展示扎染的魅力。我赞同他们的看法并组织了一次小型的服装设计大赛。同学们纷纷动手,在白色T恤上扎染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学生自己担任模特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活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所加强。
我采用分类评价的方式,依据学生的创作爱好分成若干小组,以呈现小组的学期作品的方式来进行终端评价。比如有的小组的学生擅长规则图案设计,有的小组的学生擅长不规则图案设计,有的小组扎结方法特别,而且晕染效果独特。我对每个小组的作品都设有最具创意作品和最具实用价值作品两个奖项,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通过扎染艺术进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让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得以传承和创新,有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美术教师一定要重视扎染艺术的传授,并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赋予美术教学更深、更广的教育内涵。
论文作者:马国菂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学生论文; 艺术论文; 图案论文; 作品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