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设工程监理的现场规范管理与控制论文_陈致园

探析建设工程监理的现场规范管理与控制论文_陈致园

安徽省志成建设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8

摘要:规范建设工程监理有利于提高工程效率、保障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控制工期。然而现阶段工程监理存在专业水平不高、监理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基于工程建设监理的规范现状探究解决工程监理问题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管理

引言

工程监理包括四部分的控制、两方面管理以及工作关系的协调。四部分控制是指工程质量控制、工期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两方面管理包括工程合同、信息管理,工作协调是指均衡部门单位之间的工作内容。规范工程监理对提高工程质量、提高企业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现场监理重要性分析

(一)把握工程效率

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状况成立监理小组,对工程进度进行宏观把握,同时在微观上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两者相辅相成促进行业发展。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小组对工作人员的施工行为进行管理,减少工作人员工作失误,及时调整工作任务的分配情况,提高工程效率,控制工程实施进度。

(二)控制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的提高主要依赖工作人员施工水平和材料质量。首先,规范施工标准,利用责任制度对工作人员的施工水平进行控制,如公司设立KPI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在制度上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了施工质量。其次,工程监理有利于提高材料设备的质量水平。高质量材料是完成高质量工程的基础,通过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督促工作人员对工程材料和设备进行质量监测,实现高质量的工程建设。

(三)降低工程成本

工程成本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营收,监理小组针对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程验收三方面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进行有效管理能够节约资源,降低企业建设成本,为企业提高营收创造更丰富的条件。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当企业生产效率和成本低于社会必要生产效率和成本时,企业处于市场优势。反之,当企业生产效率和成本高于社会必要生产效率和成本时企业极易陷入不健康的生产状态,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通过工程监理降低成本有利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协调多方工作,促进沟通

工程建设是一项内容复杂、工期漫长的工作,建设过程中各个部门人员由于专业不对口或者工程任务繁忙缺乏部门之间的沟通,这为工程建设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工程监理小组成立后,通过该小组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生产关系,宏观调控工程进度,严格管理工程质量,保障各环节工程能高效、按时、安全地完成,更重要的是协调多方沟通有利优化工程设计。设计内容和方案在工程开展前由设计师设计,工程设计稿与现实存在的差异不可避免,通过多方沟通协调有利完善工程设计方案,敲定更合适的工程设计细节,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

二、建设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监理人员素质不高

建设工程涵盖学科内容广泛,监理人员需要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盘的监理,因此监管行业内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不高是限制监理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缺乏相关法律人才和金融管理人才。监理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储备欠缺,面对合同纠纷案例中的工作纠纷、法律纠纷难以妥善解决;金融管理专业知识不足导致工程项目资金利用超标。面对监理行业专业水平不高的现状,许多企业返聘已退休的监理工作人员,该类工作人员虽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许多管理观念已与现行主流管理观念背离,且工程现场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已退休人员的难以满足管理要求。更重要的是,已退休工作人员返聘市场会挤压毕业生的工作机会和成长空间,不利于企业队伍的梯队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工程监理缺乏规范

工程监理的核心原则是公平规范,不偏袒任何一方、一人,坚决维护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只有工程监理实现公平,工作人员才会信服,否则难以在工程建设中建立可信度。工程监理的标准是行业规范体系,然而现状下工程监理缺乏规范,难以为监理小组提供监理标准,无法实现真正的公平。尤其在安全问题产生后,监理小组难以按照企业规范妥善处理,导致监理小组的处理方案常被施工人员诟病,难以服众。长此以往,监理工作难以进行,企业质量安全难以保障,企业发展陷入僵局。

三、探究解决监理问题的途径

(一)完善管理标准

建立并完善工程监理的管理标准,将工程现场监理纳入行业运行程序,杜绝形式化作风,监理小组依靠管理标准进行工程实施的标准化管理。统一标准的建立有利于问题的暴露和解决,将管理透明化。反之,当管理标准混乱,每一条标准对应一套工作观念和体系,相互碰撞之下极易掩盖真正的问题。建立统一标准、暴露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首要前提。

将监理纳入管理的程序化范围,不仅能够扭转人们面对工作的态度,认识到工程监理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工作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监理对工程施工的宏观把握,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保障工程顺利开展。管理标准需要包括完善的员工淘汰机制,类比公司衡量员工绩效的KPI考核制度,明晰员工的工作内容,将员工的工作成果按照登记划分记录在案,实现工程管理。

(二)提高人才素养

工作人员是工程开展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工程效率和工程质量,提高人才素养是提高施工质量、树立企业品牌的必由之路。监理工作人员从事工程监理工作涉及的工作范围较广,人才素养不均衡,亟待提高人才素养水平。

首先,制定培养人才的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步骤和计划,有针对性地快速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比如在监理小组内划分法律小组和金融小组,分别对其法律、金融等知识进行专业培训。鼓励员工对外交流合作,同时企业可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时邀请专家莅临指导。

其次,改变监理人员的工作态度。监理是近年来兴起发展的行业,以往监理行业的发展程度有限,建筑行业普遍对监理行业采用不重视的态度。想要通过人才切实提高管理效果,改变固有观念是必要的。监理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对工作内容一丝不苟,推动工程建设的发展,树立企业对外形象,打造高水平、高效率、硬作风的监理团队,实现队伍梯度人才建设。

(三)多范围控制监理

工程监理的现场管理主要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事前管理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监理手段和设备对实践过程综合分析,掌握各个工程阶段实施的必要内容和体系,构建多元模型,对工程建设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估判断。就像地震仪监测地震来临、经济学家监测市场金融风险,通过多方的综合服务机制和管理有效避免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为工程的开展奠定基础。事中管理是指针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理小组履行合同义务,对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成本、工期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降低工程成本、管理工程工期,实现建设过程的动态管理,优化施工质量。事后控制是指对建设完成后的竣工材料、工程档案进行审查核实,对工程问题予以解决处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规范监理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利用多元化手段在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协调监理工作;二是完善队伍梯度建设,提高监理专业水平;三是建立规范体系,规范行业市场。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发展蒸蒸日上。监理缺乏规范将导致工程资源浪费严重,阻碍工程建设的发展进程。依据现代化监理技术和手段实现监理行业的多方变革,全面提升监理质量,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成香.关于建筑工程监理现场的质量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5):3636-3637.

[2]蒙伟.对如何提高监理现场管理水平的一些认识[J].建材与装饰,2014,(6):126-127.

[3]杨俊钊.建设工程监理的现场规范管理与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7):2084.

[4]李海彬,高振凯.建设工程监理的现场规范管理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9):40-40.DOI:10.3969/j.issn.1673-1069.2016.09.034.

论文作者:陈致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探析建设工程监理的现场规范管理与控制论文_陈致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