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_焦向国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_焦向国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随着建筑技术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使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和安全监督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然而,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仍存在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问题;解决策略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及程序执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是政府职能,需要对工程项目实体质量和参建各方主体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通过使用质量监督措施,提升行政执法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监督程序,按照程序进行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质量监督不仅只是对建筑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还需要使用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有效实现质量监督的最终目标。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能够有效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具体而言,需要不断完善质量监督流程,对监督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同时,质量监督人员、施工企业及建设企业也应该相互合作、相互协调,避免出现越权监督及阻碍生产的行为,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按时完工。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重要性

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既可以提升投资效益,还可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建筑工程对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工程质量直接的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影响,所以就需要高质量的建筑工作安全监督工作。建筑工程行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建设周期较长,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人员流动性强,只有注重安全监督管理,才可以高效开展施工建设工作。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的问题

2.1监督方式过于单一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的周期相对较长、涉及到的工种和专业较为复杂,建筑施工的设施设备和施工材料种类较多,所以传统的质量监督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单纯的依靠质量监督的机构已经无法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方式和组织结构的发展速度不一致,很多基层的监督工作在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上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未形成一个长期有效并且科学合理的监督体制,所以会存在有一部分的建筑工程质量缺少全面系统的检验、也缺少了科学合理的控制。

2.2曲解了政府的监督工作

政府的工程监督工作主要是由工程质量的负责人组织开展,对工程质量监督有着较为明显的依赖性,工程质量监督组织被定义为工程质量负责人,导致很多参与工程建设单位都认为此事和自己无关,这种认知与市场经济活动中工程责任主体的发展规律不符,所以政府也就顺其自然的成为了工程质量的主要责任人。从而造成工程监督管理工作中会有很多协调不一致的地方,工程参与者的责任意识也随之下降,大众对工程质量监管的定位不准,而且也不利于养成建筑工程与者养成责任意识。

2.3监督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工程,包括了法律、经济和技术等多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也就表明监督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监督的强度呈正比的,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质量以及塌方事故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和传统的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质量意识较为淡薄,总是以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所以如果没有重视起质量监管系统就无法保证高质量的安全工程,所以从发展来看,要提升监管人员的综合水平。

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对策

3.1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想要从根本上治理建筑工程质量差的问题,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系统治理,并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体系。要完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提高建设工程整体质量。然后要深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改革,规定一定要持证上岗,不得无证上岗工作。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和原来的预约式、通知式的监督检查方式,要极力推行随机检查方式。在监督中要加强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查,保证检查内容和部位能够真实反映施工的质量状况。

3.2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部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是有关监督和管理机构真正地、严肃地开展监督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依法监督工程质量更是整个建筑工程法律化的保证。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切实保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同时进一步加大工程质量监督力度,规范市场行为和主体行为。因此,就必须要有公正、独立、权威的相关监督机构依法进行强制性监督和执法,从而为整个建筑工程事业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更好地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3.3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是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需要培养出掌握先进管理技术和专业技术的各类人才,首先要使监督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其次要熟悉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最后必须要具备发现、鉴别和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培训工作必须要把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放在首位,同时对人才进行储备也是很重要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可以确保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

3.4加强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立完善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是加强我国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有机地整合检测机构检测数据和监督管理工作有关信息,要实现监督管理的网络化、科学化、信息化。为了让建筑行业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要对检测机构检测中所涉及的设备仪器不断的改进及更新。建筑行业中的相关技术得到大幅度提升,最终使得政府和社会义务监督对建筑质量安全监督做到科学性和透明性。

4结束语

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保证建设项目质量、促进行业发展的关键。这也是各级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核心工作。认真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及时整改或消除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或隐患,通过行业管理和政府监管的共同努力,不断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建筑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福亮.基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1).

[2]魏东娜.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现场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4).

论文作者:焦向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_焦向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