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ABS试验台传感器与系统灵敏度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1](2021)在《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试验台地面制动力模拟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地面制动力的精确模拟是电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与再生制动集成控制试验平台进行试验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在试验平台上实现地面制动力模拟控制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问题,研究成果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通过对原有试验平台结构、工作过程,以及实车制动时车轮受力与轮胎-路面附着特性的分析,指出现有试验平台存在台架模拟制动力不能反映轮胎路面附着特性以及模拟路况单一两方面的不足。根据试验研究对地面制动力的模拟要求,结合平台原有结构,设计了地面制动力模拟控制改进系统,增设了磁粉离合器控制器,改进了地面制动力模拟控制策略。磁粉离合器控制器能根据车辆滑移率的变化实时调节磁粉离合器励磁电流,从而实现地面制动力随滑移率变化的动态模拟,并使试验平台能够满足车辆突变路面试验的模拟要求。分析了磁粉离合器非线性、滞后性的特点,针对此特点,选取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作为磁粉离合器的控制算法。该算法以磁粉离合器传递转矩的偏差和偏差变化量作为输入,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实现PID参数调整。设计了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磁粉离合器控制器,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不仅超调量小而且响应迅速。利用Lab VIEW虚拟仪器平台,开发了地面制动力模拟控制的软件系统,其中包括主界面、数据采集模块、目标转矩计算模块、磁粉离合器控制模块、数据储存与显示模块等。目标转矩计算模块根据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车速和轮速信号,计算车轮滑移率,然后根据路面模型结合试验设定路面和车轮滑移率计算出地面制动力,并转换成磁粉离合器目标转矩;磁粉离合器控制模块根据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磁粉离合器传递转矩实测值计算与目标转矩之间的偏差及偏差变化量,运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确定磁粉离合器电流控制量并发送给程控电源。应用开发的地面制动力模拟控制系统进行单一路面和突变路面等多种试验工况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地面制动力模拟控制系统跟踪性能良好,能较好的为试验平台提供更接近实际的模拟地面制动力。
时辉[2](2021)在《基于原位阻塞力和多级子系统逆子结构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汽车NVH性能是汽车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也是引起车辆各种故障的主要原因。传递路径方法是分析振动噪声问题的很好方法,但是现有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偏重于试验,较少与数值仿真相结合,且试验周期长,更多用于解决汽车NVH特定具体问题,很少用于汽车NVH的优化和正向开发,同时现有TPA大多从整车系统角度分析NVH问题,较少从各子系统(如激励源特性和柔性连接特性等)角度来进行汽车NVH分析与优化,所以提出能基于子系统特性进行整车NVH分析与预测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依托课题组和某汽车公司合作的横向课题《基于传递路径和响应的驱动桥NVH性能提升》。根据传递路径分析思想、激励源表征方法以及动态子结构/逆子结构理论,提出原位阻塞力和多级子系统逆子结构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为汽车振动噪声的分析、预测、优化及正向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参考。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为了验证所提出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根据整车系统NVH传递路径分析原理,设计了由电机驱动的模拟整车发动机激励、柔性悬置和车架车身的试验台,为了分析传统传递路径分析的利弊,利用该试验台进行了系统振动响应的逆矩阵传统传递路径分析。首先建立试验台目标响应点振动的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进行试验台各种稳态转速工况下的振动响应测试和接受子结构的频响函数测试。其次分析不同参考点数目对频响函数矩阵条件数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奇异值截断方法对载荷识别精度影响,选择阈值截断奇异值法,分别进行试验台十种稳态工况的界面载荷识别并分析各工况不同传递路径的贡献量。然后利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分析接受子结构的子系统频响函数,并与试验频响函数相比较,最后总结传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结果并分析其利弊。虽然传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分析精度比较高,但是存在一个巨大缺陷,即所识别的界面载荷不具有移植性,当接受子结构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识别界面载荷,需要反复做大量试验,造成较高的整车NVH开发成本和较长的周期。针对上述传统传递路径方法所识别的界面载荷不能用于不同接受结构系统的响应贡献量分析和预测的缺陷,基于原位阻塞力可以独立表征激励源且不随接受子结构变化的优点,提出了原位阻塞力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扩展了该方法使之适用于具有子系统数值仿真数据的柔性耦合系统,并利用试验台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原位阻塞力传递路径方法。首先进行各工况振动响应测试和系统频响函数测试,依据原位阻塞力理论识别试验台三个悬置主动端处的阻塞力,进行各路径贡献量分析。其次根据所识别的阻塞力预测响应点的振动响应,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为了进一步验证所提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对于不同接受子结构的独立性和可移植性,对原结构试验台进行了结构改变。然后对变结构试验台同样进行了原位阻塞力传递路径分析,即进行各工况振动测试、系统频响函数获取、阻塞力识别、路径贡献量分析以及响应点响应预测,分别对比分析原结构和变结构试验台的系统频响函数和识别的三悬置处阻塞力,验证试验台原位阻塞力的可移植性。为了间接证明所提原位阻塞力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精确性,对该传递路径分析方法与传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阻塞力识别值、各路径贡献量和目标响应点速度响应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间接验证了所提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精确性。但是实际应用中,为了缩短整车NVH开发周期,某些子结构的频响函数数据是由数值仿真分析得到的。为了把所提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扩展到包含子结构数值仿真数据的柔性耦合系统的响应预测,对该方法进行试验台的应用。首先通过试验测试激励源子结构频响函数,其次数值仿真获取接受子结构的频响函数以及试验测量柔性悬置动刚度数值,最后预测系统目标响应点速度响应。以上所有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原位阻塞力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精确性以及结合子结构数值仿真数据进行响应预测的可能性。但是对于多级子系统组成的柔性耦合系统来说,需要实施大量柔性悬置动刚度的试验测试,这是一项复杂且费时耗力的测试,且准确性不高,因此提出能间接识别悬置动刚度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上述方法需要进行柔性悬置动刚度测试的不足,基于多级子结构系统的逆子结构理论,提出了多级子系统逆子结构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为了验证所提逆子结构传递路径分析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利用多自由度集总参数模型对该方法进行数值验证,首先对该多自由度集总参数模型进行子系统划分,其次基于多级子系统的逆子结构理论通过系统频响函数识别各子系统的频响函数以及各柔性连接单元的动刚度,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对比结果验证所提出的逆子结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较高精度和较好可靠性,最后进行各路径力传递率和系统频响函数对于各柔性连接单元的灵敏度分析。利用试验台对所提的逆子结构传递路径方法进行试验验证,首先进行试验台的系统简化和子结构划分,并建立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进行各工况的振动测试和系统频响函数获取,其次利用系统频响函数识别各子结构频响函数以及三个悬置的动刚度,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然后基于悬置刚度法识别各悬置被动端的界面力,把所识别的界面力与传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识别的界面载荷进行对比,通过结果对比验证该方法有较高精度和可靠性,进行各工况下所有路径贡献量分析,为特定工况频率下系统振动响应控制提供基础,最后基于识别的子系统频响函数和柔性悬置动刚度分析各路径的力传递率,为系统响应分析与控制提供了参考。以上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多级子系统逆子结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在系统NVH响应分析和预测方面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可以完全用于汽车NVH的分析和控制。
戴亚青[3](2020)在《汽车传动系统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质量飞轮(Dual Mass Flywheel,简称DMF)是在传统单质量飞轮的基础改进的一种新型结构,相比较于传统离合器(Clutch Torsional Damper,简称CTD)系统中扭转减振器,其扭转减振器具有低刚度、大阻尼及大转角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改善车辆起步工况下起步抖动、耸车等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问题,但合理的参数匹配是其发挥良好性能的关键。本文以车辆怠速工况与行驶工况两种车辆典型工况为建模环境着重分析了双质量飞轮相关结构参数对车辆NVH性能的影响,并研究双质量飞轮相关结构参数的优化方法。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对本课题的研究意义进行了论述,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双质量飞轮的结构及分类,分析了双质量飞轮的工作原理。(2)建立了车辆行驶工况及怠速工况的传动扭振模型。利用Matlab编程,形成了一套通用的传统系固有特性计算软件。计算结果显示怠速工况下2阶固有频率从31.50Hz降到10.93Hz,行驶工况3阶固有频率从27.78Hz降到12.21Hz,表明双质量飞轮可以降低传动系低阶固有频率。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出了双质量飞轮惯量比与扭转刚度的设计方法,并以某款车辆进行了实例说明。(3)建立了双质量飞轮的扭矩传递模型,并通过双质量飞轮扭转试验台进行验证。建立了车辆怠速工况及4挡WOT(Wide Open Throttle)行驶工况动态响应计算模型与优化模型。研究了双质量飞轮各参数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优化结果显示四挡WOT行驶工况下加权衰减率从77%上升到86%,怠速工况下衰减率从13%上升到60%。(4)对双质量飞轮的各结构参数进行区间不确定分析,基于Chebyshev多项式建立区间模型,根据确定性参数条件下动态响应的计算结果,建立了车辆怠速工况与行驶工况下动态响应的代理模型与参数优化模型,并进行了代理模型的误差分析,误差均小于3%,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准确性。(5)依据优化结果对某款双质量飞轮进行了实例说明。设计了双质量飞轮的整车匹配试验,结合整车试验结果对优化结论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研究可为双质量飞轮的设计、传动系的仿真以及整车匹配测试提供有效指导,对双质量飞轮产品的推广与应用有重要意义。
徐琳[4](2019)在《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理论及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单环路耦合行星轮系因其具有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可实现功率分流等优势,已经在车辆、航空、风力发电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单环路耦合行星轮系的功率特性十分复杂,在动力传递中,不良的功率流特性会导致传递效率低下甚至机构失效。特别是国内外关于差动式单环路耦合行星轮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尤其在多动力源的应用中,缺乏工况变化时关于轮系的准动态响应问题的衡量标准。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差动轮系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影响单环路行星轮系功率流临界点的新参数、总结了单环路行星轮系的设计准则并且通过课题组自行研发的试验系统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针对应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提出了反映轮系的转速、转矩与功率调整速度与效果的新概念——轮系的动态跟随性能,对差动轮系展开了灵敏度与贡献度的分析。通过分析转速、转矩、功率特性的灵敏度与贡献度的表达式,得出了系统参数对动态跟随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对转速灵敏度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差动轮系各基本构件之间的转速灵敏度以及转矩贡献度只与差动轮系特性参数有关;转速贡献度与功率贡献度由特性参数与轮系运动状态共同决定。针对耦合机构为无级变速器情况的单自由度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系统,分析了无级变速器滑动率对系统功率分配系数、系统滑动率、系统各支路功率比例以及功率流形式所造成的影响。在单自由度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展开了系统的动态跟随性能研究。综合了差动轮系的特性参数、耦合机构的传动比与耦合机构滑动率对系统传动效果、系统动态跟随性能、功率分配系数、功率流形式等因素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单自由度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系统的系统参数选择原则,补充和完善了现有的设计准则。为了填补差动式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理论与设计准则的空白,对双自由度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差动式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系统的转速、转矩以及功率特性分析表明,系统的对外特性与差动轮系的对外特性相似,符合轮系相似原理。对系统的功率研究得出了系统存在的19种不同的功率流形式,并依据结点功率法分别给出了效率计算公式。这些功率流包括7种临界点功率流形式、6种功率分汇流形式以及6种功率循环形式,后者又分为3种顺时针循环形式与3种逆时针循环形式。提出了差动式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系统的组合式杠杆力学模型,通过力学模型与功率流形式的综合分析,解释了循环功率的本质。总结了耦合转矩存在的结构条件与运动学条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动态跟随性能,提出了差动式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系统的参数选择原则。研制了耦合机构可变的开放式单自由度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的计算机控制综合试验平台,设计了转矩和功率流研究的试验方案。并通过试验研究了单自由度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系统的不同的功率流形式,以及系统中存在的自锁区域。试验还研究了系统传动比、差动轮系单元各基本构件之间转矩的定比例关系以及单自由度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系统动态跟随性能理论。试验结论进一步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
李彦桦[5](2019)在《汽车ABS性能检测台测控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对汽车ABS的检测常采用道路试验法,但其危险性高、占地面积大、环境因素影响严重等问题阻碍了汽车ABS检测的发展。因此简便、安全的室内台架检测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汽车ABS性能检测台机械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对汽车ABS性能检测台的测控系统进行开发,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测控系统的可行性。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汽车ABS性能检测原理进行研究,对汽车ABS性能检测台机械结构和测控系统进行设计。设计了主副滚筒组模拟车辆行驶路面,联动总成保证了前后滚筒组速度的一致;设计滚筒中心距调节装置实现了主副滚筒中心距可调的功能。最后针对检测原理确定相关参数及计算方法。(2)根据检测台设计要求对检测台测控系统进行开发,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开发。硬件系统设计主要针对工控机、传感器进行选型,并根据性能要求对各检测电路和调理电路进行设计;软件系统主要基于Delphi软件利用Pascal语言编写上位机程序和基于Keil软件利用C语言编写下位机程序,保证了检测流程的流畅性及各项功能的实现。(3)通过实车测试检验检测台测控系统的可靠性,验证测控系统各项预设功能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进行了ABS道路试验,并与检测台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试验证明检测台测控系统稳定,流畅,检测数据显示及时,无卡顿延时等现象,汽车ABS性能检测台可以实现汽车ABS性能的检测。(4)针对相应的检测标准及相关文献对汽车ABS性能检测评价指标进行选取,采用制动时间、制动减速度、附着系数利用率、平均滑移率、滑移率阈值和汽车ABS调整次数对汽车ABS性能进行评价;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分别对滚筒表面附着系数、滚筒中心距、轮胎胎压、车辆载荷以及脱开飞轮个数进行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影响原因及其规律。
杨硕[6](2018)在《基于单片机驱动的汽车防抱死系统故障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车防抱死系统(ABS)是保障汽车制动安全的重要装置,随着其装车率越来越高并逐步成为了汽车的标准配件之一,针对ABS的故障诊断就变得越发重要。传统的诊断手段依赖于ABS中带有的自检功能,但是该手段只能检测出ABS电气故障,对ABS执行器故障却无法检测,而ABS执行器一旦发生故障,其对行车安全的威胁是十分严重的。因此,探究和完善ABS执行器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了近年来国内外在ABS故障诊断中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各种故障检测手段的特点,最终选择了搭建一个ABS全实物仿真试验台来展开本次研究。试验台中的ABS电子控制模块,采用了自主开发的基于单片机的ABS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不仅能够替代原ABS中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完成对轮速信号的计算、分析并控制电磁阀进行增压、保压与减压工作;同时可以通过改变单片机内的控制逻辑,实现ABS的低速启动与零速启动,且能够根据实验需求自主控制ABS的工作节奏,便于更好的探究ABS在健康与故障下的运动规律,丰富了ABS故障诊断的研究方法。本文在自主搭建的ABS全实物仿真实验台上,模拟出最常见的两种ABS执行器故障,制动液泄漏故障与液压系统混入空气故障。同时,在试验台上还植入了压力传感系统,并应用NI采集卡与LabVIEW软件搭建出了一套信号采集系统,用以采集与保存制动轮缸中的液压信号。模拟实车制动的同时进行压力信号的采集,数据经过MATLAB处理、绘制、截取并标定后,得出不同故障下的压力信号图。将处理后的信号图进行分类对比,总结出了汽车在制动液轻微泄漏、中等泄漏与严重泄漏下的故障信号规律;同时还得到了在高速与低速下制动,各自液压系统混入空气故障的信号特征。以上实验结论与理论预期相符,验证了基于单片机驱动与压力传感的ABS故障诊断的可行性,完成了针对ABS执行器故障诊断的探究。
邢雯[7](2015)在《并联HEV用动力合成器的特性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并联HEV用动力合成器为对象,从理论分析、动力学仿真分析与试验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差动轮系作为动力合成器的参数匹配原则,稳态特性及动态特性,功率流判定,效率的研究,以及在各工况下的瞬态动力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其研究结果为动力合成器的参数设计及整车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首先对2K-H型差动轮系系统的一般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并联HEV用动力合成器的客观选取条件为原则对差动轮系的结构参数进行选取,由灵敏度理论得出两个动力源的最佳搭配方案,对差动轮系功率进行分析得到功率流的判定条件,对系统功率的实际分配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系统传动的最佳耦合点,应用结点功率法得出差动轮系的系统传动效率计算公式。其次,从能量的角度在各个工况下对差动轮系建立了当量系统模型,对其瞬态响应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动力学研究。基于振动力学建立起差动轮系的系统动力学方程并求解,使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编程及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得到差动轮系在各个工况下的瞬态响应特性,并对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系统在双动力源驱动时的最佳转速比,从而对动力合成装置的参数选择、设计,以及整车控制方法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在试验台上搭建了两组符合动力合成器特性要求的2K-H型WW式差动轮系试验装置,采集了在控制各个变量下的输入输出转速及转矩的试验数据。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验证了文中给出的差动轮系传动比关系、转速关系与转速灵敏度、效率计算公式及最佳耦合点的正确性。
桂鸿杰[8](2015)在《某轿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电控单元硬件在环试验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稳定性控制(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简称ESC,下同)通过监测车辆的运行状态,比较车辆实际行驶轨迹与驾驶员期望的行驶轨迹之间的差异,并根据两者之间的差异来决策如何调节轮缸压力和发动机输出转矩,从而减小或消除车辆行驶方向的偏差,保证车辆按照驾驶员期望的安全行车轨迹行驶。由于ESC对汽车主动安全性提高所起的重大作用,人们对ESC的研究热情不减,ESC已成为汽车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国外,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各国都已经制定相关法规强制车辆装备ESC系统,并给出了相应的试验评价标准,但目前我国仅针对制动防抱死功能ABS制定了GB/T13594-2003标准,其他与ESC相关的法规或试验评价标准还未制定或发布,针对ESC的研究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目前,基于硬件在环仿真技术的试验评价已经成为各大汽车生产厂、供应商测试验证ESC性能的主要手段。尽管实车道路试验可以最直接最有效地评价ESC的性能,但由于很多因素会限制实车道路试验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对试验条件的要求、试验的危险性、试验的可重复性等,使得部分实车道路试验逐渐被硬件在环仿真试验所取代。就国内汽车企业现状而言,国内新车型装备的ESC均由国外供应商提供,为了验证供应的ESC与新车开发阶段的功能定义相符,同时也为了防止该款ESC在使用中出现某些缺陷,国内汽车企业都需要在新车开发阶段对ESC进行硬件在环测试,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可以避免新车上市后由于ESC缺陷出现的召回问题。针对ESC进行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就需要建立基于硬件在环的试验评价体系,从而为整个仿真测试的进行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本文结合某企业ESC电控单元测试项目,针对目标ESC开展电控单元硬件在环试验评价研究。本文的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硬件在环仿真技术、ESC硬件在环试验台、ESC试验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ESC电控单元,提出了ESC电控单元硬件在环试验评价体系的总体架构,并依次对其包含的各个模块进行了功能定义和简要的分析。(2)提出了ESC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的总体方案,并对测试平台的工作原理和软硬件组成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介绍。然后将测试平台的搭建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设计,一方面是软件设计。就硬件设计而言,具体进行的工作包括dSPACE实时仿真系统的介绍和硬件选取、车辆姿态模拟试验台的方案设计和模拟原理分析、霍尔传感器安装位置及磁饱和性能的测试、阀线圈信号检测模块的设计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的开发等。然后,针对测试平台的软件设计,本文先对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CarSim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实时接口RTI等软件环境进行了介绍,接着搭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IO接口模型,设计了ControlDesk试验管理界面,设计了基于模糊PID的车辆姿态模拟试验台的控制器,并分别进行了离线仿真和硬件在环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实现较好的控制效果。(3)通过查阅国内外标准,统计了国内外汽车主动安全性试验评价相关标准,并针对其中与ESC控制功能试验评价相关的标准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具体的试验方法、评价标准等。然后,结合国内外ESC控制功能试验评价标准,并根据目标ESC的性能要求,确定了本文的ESC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控制功能试验评价方法。针对故障诊断功能的试验评价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外汽车故障诊断相关的标准,并将在ESC上应用的故障诊断协议进行了分类,根据分类对国外ESC故障诊断功能试验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确定了本文的ESC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故障诊断功能试验评价方法。(4)基于搭建的控制功能测试平台和故障诊断功能测试平台,并根据前面确定的仿真试验工况及评价标准,分别对ESC电控单元的控制功能和故障诊断功能进行了试验评价。试验评价的结果不仅证明了所建立的ESC电控单元硬件在环试验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也进一步验证了ESC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的有效性。
徐珊珊[9](2013)在《电控变附着系数的汽车滚筒试验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发展,汽车车速不断提高,由此引发的公路交通事故急剧增多,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汽车的安全性能引起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汽车制动性能与驱动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和动力性。ABS和TCS工作性能因使用时间等因素而劣化,从而引起车辆的危险行驶。为了保证汽车的安全行驶,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必要对汽车ABS和TCS工作性能进行定期的检测。目前ABS和TCS的检测方法不能有效地测试其工作性能,更不能满足高效智能化检测线的需求。本论文旨在研发一种电控变附着系数的汽车滚筒试验台,以实现模拟各种复杂路面同时检测汽车ABS和TCS工作性能的目的。本文主要进行如下方面的研究:1.汽车ABS和TCS试验评价指标的研究。对汽车制动及驱动时进行受力分析,对滑移率、滑转率与附着系数的解释及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介绍ABS和TCS试验评价指标,包括ABS和TCS道路试验评价指标和出厂新车台架试验评价指标,为ABS和TCS试验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提出现有ABS和TCS台架试验评价指标无法满足在用车ABS和TCS试验的需求,因此需要脱离这些参数建立能够满足在用车ABS和TCS台架试验的评价指标。2.试验台检测理论的研究。对汽车在试验台上制动及驱动时进行受力分析,根据有无ABS汽车制动时各参数的变化和有无TCS汽车驱动时各参数的变化,确定车轮速度变化的检测方法。提出提高模拟试验精度的措施,并根据电控变附着系数的模拟原理制定模拟方案,包括滚筒式磁粉离合器设计计算。对滚筒式磁粉离合器进行ANSOFT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分析汽车动能的模拟原理以及能量的释放方式。根据试验台的能量守恒与转化,考虑冷却系统及部分设备选型。3.根据试验台检测理论,基于SolidWorks平台研发了电控变附着系数的汽车滚筒试验台,分析其检测过程。分别对试验台的组成装置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同时,对测控系统的硬件部分进行了相关设备的选型;对测控系统的软件部分也进行了相关检测流程的设计。4.基于ADAMS平台的试验台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建立ADAMS模型,定义输入和输出。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从而验证本论文研发的电控变附着系数的汽车滚筒试验台,能够实现精确模拟各种路面附着系数的同时检测汽车ABS和TCS工作性能的目的。
郝茹茹[10](2010)在《汽车ABS试验台测控系统研究与试验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ABS试验台是针对汽车ABS整车台架检测而开发的一种复杂机、电、气一体化检测设备,该设备具有测试任务繁重、操作程序复杂、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为了保证ABS试验台工作的可靠性以及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论文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计算机测控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车型对比试验及测试数据分析研究工作。论文在研究了汽车ABS理论及台架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汽车ABS试验台测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布式的CAN总线结构将复杂繁重的测控任务分散在各智能节点模块上,每个节点具备独立的测量、控制、标定、自诊断等多种功能,由上位机发送的控制信息进行统筹工作,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利用PWM技术控制四个扭矩控制器的输入电流,以产生大小不同的扭矩,实现不同路面附着系数的模拟;通过变频器、交流伺服电机、行程光电编码器等设备组成了行程控制系统,实现了可移动台架位置的精确控制。运用CPLD技术实现各车轮及车身速度的高精度、实时采集。最后在所开发的系统上进行了多车型、不同路面附着系数、不同工况的台架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ABS故障分类模型,该模型用大量实验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参数实现了ABS检测结果的自动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论文设计的汽车ABS试验台测控系统能够实时精确地采集装有ABS的汽车在台架上进行高速紧急制动时的轮速及车速数据,通过训练后的人工神经网络可将检测结果分为ABS正常工作、ABS故障、制动力不足三个类别。
二、汽车ABS试验台传感器与系统灵敏度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ABS试验台传感器与系统灵敏度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试验台地面制动力模拟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面制动力模拟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电动汽车ABS与 RBS集成控制试验平台 |
2.1.1 总体结构与工作过程 |
2.1.2 存在问题分析 |
2.2 试验平台改进方案设计 |
2.2.1 系统控制要求 |
2.2.2 改进方案 |
2.2.3 控制策略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粉离合器控制器设计 |
3.1 磁粉离合器性能分析 |
3.1.1 磁粉离合器简介 |
3.1.2 磁粉离合器工作特性 |
3.1.3 磁粉离合器数学模型分析 |
3.2 控制方法的选取 |
3.2.1 传统PID算法 |
3.2.2 模糊控制算法 |
3.3 磁粉离合器控制器设计 |
3.3.1 基本思想和总体方案 |
3.3.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面制动力模拟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 |
4.1 系统开发工具 |
4.2 系统程序总体设计 |
4.2.1 程序设计原则 |
4.2.2 软件设计总体要求 |
4.2.3 软件系统结构 |
4.2.4 软件设计流程 |
4.3 主要控制模块设计 |
4.3.1 主界面 |
4.3.2 数据采集模块 |
4.3.3 目标转矩计算模块 |
4.3.4 磁粉离合器控制模块 |
4.3.5 数据储存与显示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试验与结果分析 |
5.1 磁粉离合器控制器主要参数确定 |
5.1.1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
5.1.2 主要参数的确定 |
5.2 单一路面地面制动力模拟控制试验 |
5.2.1 试验方案 |
5.2.2 试验结果 |
5.2.3 结果分析 |
5.3 突变路面地面制动力模拟控制试验 |
5.3.1 试验方案 |
5.3.2 试验结果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2)基于原位阻塞力和多级子系统逆子结构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传递路径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动态子结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动态子结构/逆子结构理论和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
2.1 柔性耦合系统的原位阻塞力 |
2.1.1 阻塞力 |
2.1.2 柔性耦合系统的原位阻塞力 |
2.2 柔性耦合系统动态逆子结构分析 |
2.2.1 柔性连接动态子结构理论 |
2.2.2 柔性连接动态子结构解耦 |
2.2.3 三级子系统动态逆子结构理论 |
2.3 传递路径分析理论 |
2.3.1 传递路径问题 |
2.3.2 传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传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整车模拟试验台振动分析 |
3.1 整车振动硬件在环模拟试验台开发及有限元建模 |
3.1.1 试验台设计开发 |
3.1.2 试验台有限元建模 |
3.2 传统传递路径分析建模 |
3.3 工况振动测试及结果分析 |
3.4 频响函数测试与结果分析 |
3.4.1 频响函数条件数 |
3.4.2 频响函数测试与结果分析 |
3.5 传递路径分析及结果 |
3.5.1 载荷识别方法及精度分析 |
3.5.2 载荷识别结果及分析 |
3.5.3 贡献量分析 |
3.6 数值传递路径分析 |
3.6.1 频响函数数值仿真 |
3.6.2 贡献量的数值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原位阻塞力的传递路径方法研究 |
4.1 原位阻塞力传递路径方法 |
4.1.1 基于系统试验频响的原位阻塞力传递路径方法 |
4.1.2 基于子结构数值频响的原位阻塞力传递路径方法 |
4.2 基于系统频响原位阻塞力TPA的原结构试验台响应分析与预测 |
4.2.1 传递路径分析建模和工况测试 |
4.2.2 原结构试验台的导纳和速度响应分析 |
4.2.3 原结构试验台的阻塞力识别 |
4.2.4 原结构试验台的响应点路径贡献量分析 |
4.2.5 原结构试验台的响应点速度预测与分析 |
4.3 基于系统频响原位阻塞力TPA的变结构试验台响应分析与预测 |
4.3.1 传递路径分析的工况测试 |
4.3.2 变结构试验台的导纳和速度响应分析 |
4.3.3 变结构试验台的阻塞力识别 |
4.3.4 变结构试验台的响应点路径贡献量分析 |
4.4 两种试验台响应比较及原位阻塞力传递路径方法的验证 |
4.4.1 两试验台速度导纳的比较 |
4.4.2 两试验台阻塞力的比较 |
4.5 传统传递路径方法和原位阻塞力传递路径方法比较 |
4.5.1 两种传递路径方法载荷识别比较 |
4.5.2 两种传递路径方法贡献量比较 |
4.5.3 两种传递路径方法的响应点速度响应比较 |
4.6 基于子结构数值频响原位阻塞力TPA的试验台响应分析与预测 |
4.6.1 试验台频响函数数值预测 |
4.6.2 试验台振动响应预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级子系统逆子结构的传递路径方法研究 |
5.1 基于多级子系统逆子结构的传递路径方法 |
5.2 数值验证 |
5.2.1 多自由度系统模型 |
5.2.2 数值验证 |
5.2.3 路径力传递率和系统频响灵敏度分析 |
5.3 逆子结构传递路径分析 |
5.3.1 试验台子结构模型和传递路径分析建模 |
5.3.2 传递路径分析的数据测试 |
5.4 试验台子结构频响与悬置动刚度预测 |
5.5 载荷识别与路径贡献量分析 |
5.5.1 工况载荷识别 |
5.5.2 路径贡献量分析 |
5.5.3 路径力传递率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汽车传动系统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双质量飞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1.2.1 双质量飞轮的组成及几种典型结构 |
1.2.2 双质量飞轮的工作原理 |
1.3 双质量飞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对传动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 |
2.1 汽车传动系统扭振模型的建立 |
2.1.1 汽车传动系统扭振模型的简化方法 |
2.1.2 转动惯量、扭振刚度的当量转化原则 |
2.2 双质量飞轮车辆传动系统固有特性的计算 |
2.2.1 车辆怠速工况下传动系统固有特性分析 |
2.2.2 车辆行驶工况下传动系统固有特性分析 |
2.3 传动系固有频率对双质量飞轮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2.3.1 结构灵敏度分析方法 |
2.3.2 传动系固有频率对双质量飞轮扭转刚度的灵敏度分析 |
2.3.3 传动系固有频率对双质量飞轮惯量比的灵敏度分析 |
2.3.4 计算实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质量飞轮动态响应计算与参数确定性优化 |
3.1 三缸发动机激励扭矩 |
3.2 双质量飞轮扭矩传递模型的建立 |
3.2.1 双质量飞轮扭转特性试验 |
3.2.2 双质量飞轮扭转特性建模 |
3.2.3 模型验证 |
3.3 车辆行驶工况下动态响应计算 |
3.3.1 车辆行驶工况下动态响应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2 计算方法 |
3.3.3 车辆WOT行驶工况下的共振分析及减振评价标准 |
3.3.4 车辆行驶工况下的动态响应计算结果 |
3.4 行驶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对其减振性能的影响 |
3.4.1 行驶工况下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评价指标 |
3.4.2 扭转刚度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4.3 惯量比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4.4 滞后扭矩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4.5 空转角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5 车辆行驶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优化 |
3.5.1 优化模型的建立 |
3.5.2 遗传优化算法 |
3.5.3 优化结果 |
3.6 车辆怠速工况下动态响应的计算 |
3.6.1 车辆怠速工况下动态响应计算模型的建立 |
3.6.2 变速箱阻滞力矩的计算 |
3.6.3 车辆怠速工况下的动态响应计算结果 |
3.7 怠速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对其减振性能的影响 |
3.7.1 一级扭转刚度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7.2 滞后扭矩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7.3 空转角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7.4 惯量比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8 车辆怠速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优化 |
3.8.1 优化模型的建立 |
3.8.2 优化结果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不确定性的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分析 |
4.1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4.1.1 不确定性的分类 |
4.1.2 不确定性建模 |
4.2 区间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4.2.1 区间模型 |
4.2.2 蒙特卡洛法求解区间模型 |
4.2.3 代理模型建立与求解(Chebyshev多项式—顶点法) |
4.3 行驶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分析与优化 |
4.3.1 行驶工况下双质量飞轮加权衰减率区间模型的建立 |
4.3.2 行驶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的不确定优化 |
4.4 怠速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分析与优化 |
4.4.1 怠速工况下双质量飞轮衰减率区间模型的建立 |
4.4.2 怠速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的不确定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试验验证 |
5.1 试验对象与工况 |
5.2 试验测试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理论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行星齿轮系统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行星轮系的研究现状 |
1.2.2 SS-EGT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DS-EGT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4 试验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体系 |
2 差动轮系动态跟随性能研究 |
2.1 D-EGT基本理论 |
2.1.1 D-EGT运动学分析 |
2.1.2 D-EGT的力学分析 |
2.1.3 D-EGT的功率分析 |
2.2 D-EGT效率 |
2.2.1 结点功率法 |
2.2.2 D-EGT效率分析 |
2.3 D-EGT动态跟随性能研究 |
2.3.1 灵敏度分析 |
2.3.2 贡献度分析 |
2.4 基于动态跟随性能的参数选择原则 |
2.4.1 D-EGT动态跟随性能的规律 |
2.4.2 基于动态跟随性能的参数选择原则 |
2.5 转速灵敏度试验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单自由度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系统特性研究 |
3.1 SS-EGT模型的建立与基本特性 |
3.1.1 运动学特性 |
3.1.2 力学特性 |
3.1.3 功率特性 |
3.2 复合式杠杆分析方法 |
3.2.1 模型建立 |
3.2.2 SS-EGT运动学分析 |
3.2.3 SS-EGT转矩分汇流与转矩耦合传动的物理机制 |
3.2.4 耦合转矩存在条件 |
3.2.5 SS-EGT系统功率流分析 |
3.2.6 支路a、b的功率分配 |
3.3 循环功率对系统造成的功率损失及参数匹配 |
3.4 SS-EGT系统动态跟随性能分析 |
3.4.1 转速灵敏度 |
3.4.2 转矩灵敏度 |
3.5 耦合机构滑动率分析及其影响 |
3.5.1 耦合机构滑动率与系统滑动率 |
3.5.2 滑动率对功率流的影响 |
3.6 SS-EGT系统参数选择原则 |
3.7 本章小结 |
4 差动式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系统特性研究 |
4.1 DS-EGT系统运动学分析 |
4.2 DS-EGT系统力学分析 |
4.2.1 DS-EGT系统基本构件力学关系 |
4.2.2 DS-EGT系统复合式杠杆模型 |
4.3 DS-EGT系统功率流分析 |
4.3.1 转矩分汇流式结构功率流分析 |
4.3.2 转矩耦合式结构的功率流分析 |
4.4 DS-EGT系统耦合转矩的存在条件与大小判定 |
4.4.1 耦合转矩存在的结构条件与端口传动比条件 |
4.4.2 转矩耦合式结构功率分汇流的传动比宽度 |
4.4.3 算例说明 |
4.5 DS-EGT系统的动态跟随性能分析 |
4.5.1 基于当量特性参数的动态跟随性能分析 |
4.5.2 基于差动轮系特性参数的动态跟随性能分析 |
4.6 基于结点功率法的DS-EGT系统效率分析 |
4.6.1 分汇流式功率流效率 |
4.6.2 顺时针循环式功率流效率 |
4.6.3 逆时针循环式功率流效率 |
4.6.4 端口传动比临界点的功率流效率 |
4.6.5 效率结果分析 |
4.7 DS-EGT系统参数选择原则与算例仿真 |
4.7.1 DS-EGT系统参数选择原则 |
4.7.2 DS-EGT在混合动力车辆中的算例 |
4.8 本章小结 |
5 功率流与灵敏度试验研究 |
5.1 试验系统组成与原理 |
5.1.1 试验系统组成 |
5.1.2 试验系统原理 |
5.2 转矩特性与功率流形式试验研究 |
5.2.1 试验方案 |
5.2.2 转矩分汇流式结构试验 |
5.2.3 转矩耦合式结构试验 |
5.3 转速灵敏度试验研究 |
5.3.1 试验方案 |
5.3.2 转速灵敏度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汽车ABS性能检测台测控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2 汽车ABS性能检测台设计 |
2.1 汽车ABS性能检测台机械结构 |
2.2 汽车ABS性能检测台测控系统 |
2.3 汽车ABS性能检测台动力学分析 |
2.4 汽车ABS性能检测台检测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汽车ABS性能检测台测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选型 |
3.1.1 工控机的选用 |
3.1.2 传感器选型 |
3.2 主控板电路设计 |
3.2.1 单片机选型 |
3.2.2 通讯电路设计 |
3.2.3 光隔及功率驱动单元 |
3.2.4 车轮、轮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2.5 轴距、中心距传感器调理电路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汽车ABS性能检测台测控系统软件开发 |
4.1 上位机程序设计 |
4.1.1 上位机编程软件简介 |
4.1.2 上位机功能 |
4.2 下位机程序设计 |
4.2.1 下位机编程软件简介 |
4.2.2 下位机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5 汽车ABS性能检测台测控系统调试及功能验证 |
5.1 系统调试 |
5.1.1 硬件调试 |
5.1.2 软件调试 |
5.1.3 检测台联调 |
5.2 实车测试 |
5.3 检测台检测与道路试验对比 |
5.3.1 试验场地 |
5.3.2 试验车辆和设备 |
5.3.3 检测台试验与道路试验对比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汽车ABS性能评价指标及检测台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
6.1 汽车ABS性能评价指标分析 |
6.1.1 国标对ABS性能的评价标准 |
6.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6.2 汽车ABS性能检测台测量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滚筒表面附着系数对汽车ABS性能检测结果的影响 |
6.2.2 滚筒中心距对汽车ABS性能检测结果的影响 |
6.2.3 轮胎胎压对汽车ABS性能检测结果的影响 |
6.2.4 车辆载荷对汽车ABS性能检测结果的影响 |
6.2.5 脱开飞轮个数对汽车ABS性能检测结果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特色和创新之处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基于单片机驱动的汽车防抱死系统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意义 |
1.2 汽车ABS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现有故障检测手段及存在的问题 |
1.3.1 车载诊断仪检测 |
1.3.2 仪表检测 |
1.3.3 路试检测 |
1.3.4 半实物仿真检测 |
1.3.5 全实物仿真检测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ABS系统的基础理论 |
2.1 ABS 系统的组成 |
2.1.1 轮速传感器 |
2.1.2 电子控制单元 |
2.1.3 液压控制单元 |
2.2 ABS内部结构 |
2.3 ABS工作理论 |
2.3.1 滑移率的选取 |
2.3.2 ABS的工作策略 |
2.4 ABS系统的主要控制方法 |
2.4.1 逻辑门限的控制方法 |
2.4.2 基于滑移率的控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ABS系统开发 |
3.1 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3.2 单片机的选取 |
3.3 ABS控制主程序 |
3.4 电磁阀控制模块 |
3.4.1 滑移率计算 |
3.4.2 电磁阀状态判断 |
3.5 驱动电路控制模块 |
3.6 供电系统控制模块 |
3.6.1 电磁阀继电器供电 |
3.6.2 液压泵继电器供电 |
3.7 系统自检模块 |
3.7.1 继电器故障自检 |
3.7.2 轮速传感器故障自检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故障设置与信号采集 |
4.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4.1.1 MY-8108 汽车ABS制动系统实训台 |
4.1.2 控制单元的植入 |
4.2 ABS执行器故障设置 |
4.2.1 制动液泄漏的故障设置 |
4.2.2 液压系统混入空气的故障设置 |
4.3 信号采集系统 |
4.3.1 压力变送器的植入 |
4.3.2 NI采集卡介绍 |
4.4 故障信号采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障信号分析 |
5.1 故障信号的理论分析 |
5.1.1 制动液泄漏 |
5.1.2 液压系统混入空气 |
5.2 制动液泄漏故障分析 |
5.2.1 正常信号处理及分析 |
5.2.2 故障信号处理及分析 |
5.2.3 实验结论 |
5.3 液压系统混入空气故障分析 |
5.3.1 信号的处理及分析 |
5.3.2 实验结论 |
5.4 ABS直控模式信号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并联HEV用动力合成器的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HEV发展状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动力合成器的参数选择及动力源搭配 |
2.1 差动轮系传动特性理论分析 |
2.1.1 传动比分析 |
2.1.2 转矩关系分析 |
2.2 轮系结构参数选取 |
2.2.1 由转速关系选取参数 |
2.2.2 由转矩关系选取参数 |
2.3 灵敏度分析及动力源分配 |
2.3.1 由转速灵敏度分析 |
2.3.2 由转矩灵敏度分析 |
2.4 差动轮系灵敏度综合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功率及效率分析 |
3.1 功率分析 |
3.2 差动轮系功率流 |
3.3 差动轮系传动效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动力合成器的动力学分析 |
4.1 当量力学模型的建立 |
4.1.1 系统的当量转动惯量 |
4.1.2 系统的当量刚度 |
4.2 动力学方程建立与求解 |
4.3 仿真求解算例与结果分析 |
4.3.1 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 |
4.3.2 电动机单独驱动模式 |
4.3.3 发动机单独驱动变混合驱动模式 |
4.3.4 电动机单独驱动变混合驱动模式 |
4.3.5 混合驱动变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 |
4.3.6 混合驱动变电动机单独驱动模式 |
4.3.7 充电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差动轮系稳态性能的试验研究 |
5.1 试验设备概述 |
5.2 试验原理与方法设定 |
5.3 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 |
5.3.1 传动比与转速灵敏度试验 |
5.3.2 效率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 |
5.4 对试验台提出的改进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某轿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电控单元硬件在环试验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试验评价架构 |
2.1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试验评价总体架构 |
2.2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试验评价架构分析 |
2.2.1 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的搭建 |
2.2.2 硬件在环试验评价方法的研究 |
2.2.3 硬件在环试验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的搭建 |
3.1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的总体方案 |
3.2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的硬件设计 |
3.2.1 dSPACE 实时仿真系统 |
3.2.2 车辆姿态模拟试验台的设计 |
3.2.3 霍尔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3.2.4 阀线圈信号检测模块设计 |
3.2.5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 |
3.3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测试平台软件设计 |
3.3.1 Matlab/Simulink 软件环境 |
3.3.2 CarSim 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 |
3.3.3 dSPACE 实时仿真系统软件环境 |
3.3.4 基于模糊 PID 的车辆姿态模拟试验台控制器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试验评价方法研究 |
4.1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控制功能试验评价研究 |
4.1.1 国内外汽车主动安全性试验评价标准 |
4.1.2 国内外 ESC 控制功能试验评价标准 |
4.1.3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控制功能试验评价方法 |
4.2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故障诊断功能试验评价研究 |
4.2.1 国外汽车故障诊断相关的标准 |
4.2.2 国外 ESC 故障诊断功能试验评价方法 |
4.2.3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故障诊断功能试验评价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试验评价 |
5.1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控制功能试验评价 |
5.1.1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控制功能测试平台 |
5.1.2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控制功能试验评价 |
5.2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故障诊断功能试验评价 |
5.2.1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故障诊断功能测试平台 |
5.2.2 ESC 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故障诊断功能试验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电控变附着系数的汽车滚筒试验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汽车检测诊断的概述及发展状况 |
1.1.1 汽车检测诊断的概述及意义 |
1.1.2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 |
1.2 汽车 ABS 和 TCS 检测的目的与意义 |
1.3 目前 ABS 和 TCS 检测的方法与不足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汽车 ABS 和 TCS 试验评价指标的研究 |
2.1 汽车制动及驱动时的受力分析 |
2.1.1 汽车制动时的地面制动力 |
2.1.2 汽车驱动时的驱动力 |
2.2 滑移率、滑转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
2.2.1 滑移率、滑转率及附着系数的解释 |
2.2.2 滑移率、滑转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
2.3 汽车 ABS 和 TCS 试验评价指标 |
2.3.1 ABS 和 TCS 道路试验评价指标 |
2.3.2 ABS 和 TCS 台架试验评价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台检测理论的研究 |
3.1 汽车在试验台上的力学分析 |
3.1.1 试验台上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
3.1.2 试验台上制动时滚筒的受力分析 |
3.1.3 试验台上驱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
3.1.4 试验台上驱动时滚筒的受力分析 |
3.2 试验台检测方法的确定 |
3.2.1 有无 ABS 汽车制动时各参数的变化 |
3.2.2 有无 TCS 汽车驱动时各参数的变化 |
3.2.3 车轮速度变化的检测方法 |
3.3 电控变附着系数路面的模拟 |
3.3.1 提高模拟试验精度的措施 |
3.3.2 电控变附着系数的模拟原理 |
3.3.3 滚筒式磁粉离合器工作原理 |
3.3.4 滚筒式磁粉离合器主要材料及特性 |
3.3.5 滚筒式磁粉离合器设计 |
3.3.6 滚筒式磁粉离合器计算 |
3.3.7 滚筒式磁粉离合器模拟变附着系数 |
3.4 滚筒式磁粉离合器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 |
3.4.1 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 |
3.4.2 ANSOFT 磁场分析前处理 |
3.4.3 ANSOFT 有限元计算求解 |
3.4.4 仿真结果与数据分析 |
3.5 汽车动能的模拟 |
3.5.1 动能的模拟原理 |
3.5.2 能量的释放方式 |
3.6 试验台的能量守恒与转化 |
3.6.1 试验台的能量守恒与转化 |
3.6.2 冷却系统水泵选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台检测系统的研究 |
4.1 试验台结构 |
4.2 精确细分飞轮组装置 |
4.3 前后轮检测试验装置 |
4.4 移动传力装置 |
4.5 测控系统 |
4.5.1 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4.5.2 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4.6 试验台 ABS 和 TCS 的检测过程 |
4.6.1 试验台 ABS 的检测过程 |
4.6.2 试验台 TCS 的检测过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试验台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 |
5.1 仿真方案设计 |
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汽车ABS试验台测控系统研究与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况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汽车ABS检测技术发展状况 |
1.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汽车ABS检测理论研究 |
2.1 汽车ABS理论研究 |
2.2 汽车ABS检测方法研究 |
2.2.1 汽车ABS传统检测方法 |
2.2.2 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 |
2.3 汽车ABS台架检测关键技术 |
第三章 汽车ABS试验台架及测控系统研究 |
3.1 汽车ABS试验台机械结构设计 |
3.1.1 总体设计 |
3.1.2 详细设计 |
3.2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ABS试验台测控系统设计 |
3.2.1 分布式测控技术 |
3.2.2 试验台测控系统结构 |
3.2.3 测控系统各智能节点的功能及原理 |
3.3 测控系统关键技术及实现 |
3.3.1 试验台架可移动台体位置精确控制 |
3.3.2 基于PWM的扭矩控制器电流控制方法 |
3.3.3 基于CAN总线的多路高精度测速方法 |
3.3.4 上位机与智能节点间的CAN总线通信 |
3.4 上位机测控软件开发 |
3.4.1 开发环境选择 |
3.4.2 软件功能设计 |
3.4.3 检测流程设计 |
第四章 测控系统多车型试验及结果分析 |
4.1 汽车ABS道路试验与台架检测方法对比 |
4.2 台架及测控系统试验 |
4.2.1 实验方案 |
4.2.2 试验车辆选择 |
4.2.3 台架及测控系统试验 |
4.3 试验数据分析 |
第五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汽车ABS故障分类 |
5.1 BP神经网络研究 |
5.1.1 BP神经网络结构 |
5.1.2 BP神经网络学习规则 |
5.2 BP网络输入参数确定/性能评价参数选取 |
5.2.1 滑移率均值和方差 |
5.2.2 附着系数利用率 |
5.3 基于BP算法的多层前馈网络设计 |
5.3.1 训练样本选取 |
5.3.2 初始权值的设计 |
5.3.3 多层前馈网络结构设计 |
5.3.4 网络训练与测试 |
5.4 BP网络在系统中的应用 |
5.4.1 VB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接口 |
5.4.2 实测数据的故障分类 |
总结与展望 |
研究工作总结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汽车ABS试验台传感器与系统灵敏度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试验台地面制动力模拟控制研究[D]. 王辉.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原位阻塞力和多级子系统逆子结构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D]. 时辉. 吉林大学, 2021(01)
- [3]汽车传动系统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D]. 戴亚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单环路耦合行星传动理论及试验研究[D]. 徐琳.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5]汽车ABS性能检测台测控系统开发[D]. 李彦桦. 山东交通学院, 2019(03)
- [6]基于单片机驱动的汽车防抱死系统故障诊断研究[D]. 杨硕.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7]并联HEV用动力合成器的特性分析[D]. 邢雯. 西安理工大学, 2015(01)
- [8]某轿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电控单元硬件在环试验评价研究[D]. 桂鸿杰. 吉林大学, 2015(09)
- [9]电控变附着系数的汽车滚筒试验台研究[D]. 徐珊珊. 吉林大学, 2013(09)
- [10]汽车ABS试验台测控系统研究与试验分析[D]. 郝茹茹. 长安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