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伟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内一科 473000
摘要: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的所有患者给予传统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病人则使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在住院期舒适度以及医护工作者的满意度。结果 此次研究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病人的心理以及生理不适,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 舒适护理 观察研究
所谓慢性的心力衰竭疾病实际上就是心脏排血量不能够有效满足患者机体的代谢需要,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和肺循环或者体循环出现静脉淤血情况,为一种进行性的临床综合征[1]。因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一般发生在老年患者身上,同时由于病人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之后,血流更为缓慢,此次患者的血液粘滞性也会随着增加,容易出现肺炎等相关并发症,导致病人的住院时间直接加长,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2]。此次研究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对象,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87岁,年龄最小的患者51岁,平均年龄63.2±3.5岁,另外冠心病患者11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3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有17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88岁,年龄最小的患者52岁,平均年龄63.8±3.9岁,另外冠心病患者13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3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有16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人全部都接受慢性心力衰竭等常规的治疗,依据心力衰竭的护理护理常规,60例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病人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
1.2.1 常规护理
病人入院接受治疗之后,依据医嘱给予心力衰竭等常规的护理。
1.2.2 舒适护理
此次研究所选取的病人全部为老年人,老年患者往往由于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相关疾病而直接诱发心力衰竭,所以病人入院接受治疗之后,责任护士一定要对病人的病情实施评估,制定对于的护理方法。比如热情的接待病人以及病人家属,认真询问病人家属关于病人病情的相关情况,协助病人完成相关检查。
心理护理。实际上老年慢性心衰病往往是一种病史较长的疾病,因为病人反复住院,容易出现不适以及焦虑等心理问题。此事作为护理工作者一定要对其实施必要的安抚,要以和蔼的言语和家属以及病人实施交谈,让病人有足够的信心面对疾病,如果病人心理过于紧张,则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对病人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尽可能的解除病人恐惧焦虑等心理,让老年人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感受亲人般的舒适以及温暖,让患者和家属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为后期的护理以及治疗创造条件。
输液舒适护理。临床中对老年心衰病人输液的要求往往非常严格,尤其是在控制输液的速度以及输液量方面,比如输液速度如果太快,由于前负荷于短时间内会骤然增加,往往会加重病人的心衰,甚至会直接诱发急性的肺水肿。所以护理工作者一定要告知病人输液的速度不能自行调节。
密切观察病情。在出现心律加快到100次/min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出现心律失常等时需要警惕病人可能会出现心衰加重情况。尤其是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往往会因为夜间阵发性的呼吸困难,所以护理工作者一定要认真观察病人的病情,加强巡视,出现问题立即处理。
1.3 治疗效果判断
治疗显效:病人治疗之后心功能恢复能够达到I级,或者心功能的改善达到了II级;治疗有效:病人治疗之后心功能恢复能够达到I级,但没有达到II级;治疗无效:通过治疗之后病人心功能没有改变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仅为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心血管疾病最终的归宿即为慢性的心力衰竭,这也是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最终因素[3]。因为老年病人的重要生命器官出现生理退行性的病变,其代偿力往往也较差,功能的恢复一般较为缓慢,如果护理的方法不恰当,能够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4]。
因为舒适护理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让护士更加客观的熟悉所有病人的不同需要,同时尽量给予满足,此种具备人性化的舒适护理方法,对降低慢性心衰病人因为长时间的卧床所带来的影响非常有帮助。此次研究的最终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比对照组的78.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病人的心理以及生理不适,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盛伟,张焱,夏文兰等.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干预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4,20(6):436-438.
[2] 李丽娥,朱丹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特征与舒适护理干预效果[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9(4):262-264.
[3] 冒云霞.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医药前沿,2013,30(32):296-297.
[4] 龙秋香.老年慢性心衰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J].延边医学,2014,27(28):99-100.
论文作者:马艳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病人论文; 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老年论文; 心衰论文; 舒适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2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