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概论_职业技术教育论文

中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技术论文,中国论文,师范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13)07-0072-05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作为职业教育“工作母机”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备受关注,成为当下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中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性质特征、发展历史、重要贡献和愿景展望做一概括性论述。

一、中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性质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一个具有国际蕴涵的本土概论。在国外,不同国家有不同称谓,德国称为“师傅教育”,俄罗斯和乌克兰称为“工程师范教育”,日本则称为“职业教育指导员训练”;在国内,清末把培养职业学校教师称为“职业师资训练”,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有“技工师范教育”、“工程师范教育”、“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职业师范教育”和“技术师范教育”等,这些歧见让我们窥探出其“学”和“术”的经脉。①1988年,何齐宗最早提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概念;1995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类〉(试行)》的通知中,首次确定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专业地位;1999年,原天津技工师范学院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现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为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冠名“职业技术师范”的职教师资培养的最高学府。

何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在西方,“师范”一词由法文école normale翻译而来。其中normale源于拉丁文的norma,意指木工的规矩、标尺、图标、模型等,带有“规范”的含义,用此表示培养教师的一种专门机构。[1](P3)在国内,已形成共识,师范教育就是一种“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2](P319)。由此,笔者认为,中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适应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一种新型高等师范教育类型,它是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②或一体化教师的一种专业教育。从功能来看,主要承担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指导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从跨度来看,它肇始于20世纪初的癸卯学制,承接于建国后60年代技工教育兴起,崛起于改革开放初职业教育大发展,兴盛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繁荣昌盛,具有百年历史;从结构来看,主要由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普通高校中的职业技术师范(或教育)学院(系部)和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组成,是我国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既有其特指内涵,也有其独特性质。一是学术性。“学术性”是指教师所教的学科专业性,即教育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学术水平,它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在学科知识和科研中所表现出的可与综合性大学同类学科相比的学术水平,也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根基。二是师范性。“师范性”是指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专业性,即教育专业水平,它主要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专业思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在学校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的集中反映,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特殊性所在。三是职业性。“职业性”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有别于普通师范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培养未来教师的职业和就业意识,正如美国明尼苏达圣·保罗技术学院门口醒目地镌刻的口号:“Our Mission is to provide education for employment”(我们的使命是为就业提供教育)。

上述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三性”在实践中不是孤立的,而是融合一体。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这方面做出有益探索,提出了融“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为一体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特色。[3](P279-280)即由初期的“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组合的课程形态,到中期的“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准、体现职业性与师范性结合特点”的专业形态,再到目前探索的“三性融合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学”的学科形态。

二、中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历史

我国制度化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主要经历了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普通院校建立二级学院和建立职教师资国家培训基地等三个时期。

(一)建立独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职业院校师资主要是从职业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中选拔培养。195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中指出:“中等技术学校为培养技术课师资,得配备成绩优良的毕业生为技术课助理教师。”1955年国家劳动部在第一次全国技工学校校长会议上指出:“新教师的培养,目前主要应从技工学校的毕业生中选择优秀者,留校或送工厂在实际工作中有系统地培养。”1959年全国技工学校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提出:“在技工学校较多的地区,应争取选择条件较好的技工学校附设师资培训班,招收技工学校优秀毕业生,经过两年或三年的培养,使他们成为一批新成长的教师。”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劳动部着手在天津等地筹建四所技工师范学院。1962年,在贯彻中央关于“缩短工业、文教战线、压缩城市人口”政策中均因停招而夭折。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正式设置独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院校。1979年,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我国开始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恢复和发展被“文革”破坏殆尽的职业教育。为了确保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国家把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提到议事日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建立若干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有关大专院校、研究机构都要担负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任务,使专业师资有一个稳定的来源。”同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劳动总局在天津、吉林等地恢复建设四所技工师范学院,学制四年,主要设置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企业电气化等专业,以及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所必需的专业。③至今,我国先后已有8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高等学校,开展本科和研究生教育。④

(二)建立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师范二级学院时期

为满足日益扩大的职业教育需要,国家开始在普通高校建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二级学院。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中指出:“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要有计划地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师资。省、市、自治区应积极筹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各地师范院校和各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应开办专业课教师培训班”,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和省级两个层次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学院。

1986年,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进一步提出:“理论课教师主要依靠现有各类普通高等院校解决。有关大专院校有计划地设置职业技术师资班、专业或系,纳入高校招生计划,为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师资。高等师范院校,应根据学校师资、设备等条件增设相关或相近专业的职业技术师范系、科、班,担负起培养部分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师资的任务。”

2011年,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意见》再次要求,“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基地中的普通本科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师范)学院。”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全国已有32所高校设置了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设职教师资班,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二级体系。

(三)建立国家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时期

首先,以机构建立为重点的基地建设。1999年,教育部在上海市、天津市筹建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并委托有条件的省市遴选30所左右高职高专院校建成专业培训点。同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依托普通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训基地,地方也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为此,中央财政拨出2000万元专款,用于重点建设50个基地。这标志着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其次,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的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国家组织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一是制定下发《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包括三个项目: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重点专业师资方案,课程和教材开发项目和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项目。⑤二是制订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区域性、专业性的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促进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深入发展。

第三,以培养培训一体为重点的基地建设。进入“十二五”时期,国家进一步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突出培养培训一体化。2011年,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系统评估,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赋予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新的内涵和使命。

总之,经过六十余年的探索,特别是近三十年的发展,全国现在已有独立设置职业技术师范院校8所,普通高校建立了职业技术教育(或师范)学院32所和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00个,已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

三、中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贡献

综观中国百年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其开拓性贡献在于学制创生、学校创立和学科创建。

(一)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学制的创生

伴随着近代实业和实业学堂的兴起,实业教育师资培养制度同其他教育制度一起应运而生。1904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教育制度——“癸卯学制”中,专门设置了实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实业教员讲习所”。癸卯学制中《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实业教员培养机构法规。《实业学堂管理通则》开宗明义:实业教员讲习所即实业之师范学堂,为实业师范所资。[4](P29)它规定讲习所“以教成各类实业学堂及实业补习普通学堂、艺徒学堂之教员为宗旨”,“以各种实业师不外求为成效”。主要招收初级师范学堂、中学堂或同等以上之实业学堂17岁以上毕业生,分农、商、工业3种。工业教员讲习所分完全科(3年)及简易科(1年),完全科分金工、木工、染织、窑业、应用化学和工业图样6科,简易科分金工、木工、染色、机织、陶器、漆工6科,各科分别开设不同课程;农业教员讲习所分人伦道德、算学及测量术、气象学、农业泛论等23科,学习2年;商业教员讲习所分人伦道德、应用化学、商品学等15科,学习2年,后增设简易科。当时,学生在学一切费用均由官为筹给,毕业后须为教育职事效力6年。否则,由官勒令缴还前给学费。附设于农工商大学或高等农工商业学堂,由学堂监督兼管,亦可单独设立,另派员管理。[4](P30)可以说,癸卯学制中的“实业教员讲习所”的设立创生了中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制度。

(二)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学校的创立

伴随着实业教育制度,除了官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还产生了民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学校。实业家张謇,在他一生的政治生涯及办企业的“千磨万折”之中,始终重视和支持教育。他在1902年用血汗培育出一朵奇葩——通州师范学校,成为中国师范学校之滥觞。同时,也是中国职业技术师范学校创立的标志。20世纪初,张謇极力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二十多个企业,三百七十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他提出的“艺之末,学必有师”,“教育为实业之母,师范为教育之母[5](P134)”等思想,奠定了开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基础。正是出于为其所创办的实业学校培养师资之所需,张謇于1902年创办通州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原以“亟造小学教习计”,后因创办各种实业而设立的职业学校急需师资,承担起培养职业学校师资之重任。学校主要开设教育学科、职业学科与职业实习等课程。通州师范学校自1906年,增设农、工、蚕、桑、土木、测绘等科,至1912年培养测绘科师范生43人、工科师范生9人、农科师范生23人,蚕科师范生20人等,成为一所多学科的师范学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主持的南京政府评价通州师范学校的创办为“开全国的先河”[6](P321)。

(三)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学科的创建

改革开放后,伴随职业教育学科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力图寻求自己的学科,开启“学科”创建之路。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类〉(试行)》的通知,设立“农艺教育”、“机械制造工艺教育”和“市场运销教育”等36个本科专业,从而奠定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地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教育学科下自设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二级学科,一些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点开设相关研究方向;天津、吉林、江西、江苏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创办职业教育期刊,开辟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学术园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组织编写全国第一套系列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教学法,首创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设置了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原名: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委员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召开了“首届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特别是2013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招收首批“双师型”博士研究生,标志着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事实表明,一门新兴的学科——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学科正在创建之中。[7](P281)创建中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学科体系如下图:

四、中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愿景

综上所述,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经过百年开拓,特别是近三十年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国际先进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相比,我国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培养体系,职教师资培养质量问题突出,现有教师队伍能力存在如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师范能力等许多不足的地方。[8] 因此,抓住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对于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构建现代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

适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构建开放、多元和包容的“混合型”⑥现代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本科院校大力开展博士、硕士层次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鼓励并扩大普通本科院校,设置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学院规模,探索国家示范性高职举办专科层次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积极举办院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吸收有培训能力的企业参与举办校企合作的兼职教师,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与国际机构联合培养国际化技能大师的机制。

(二)优化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学科专业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在学科方面,可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增设“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二级学科,或在“职业技术教育学”二级学科下设“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研究方向,借鉴国际经验,创设职业教育硕士和博士专业学位。⑦在专业建设方面,组织修订《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本科目录》,扩大覆盖面并与中高职院校专业目录对接;我国现有职业1838个,分成8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9](P124),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广泛的社会性,导致其专业的多样性,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只宜按专业基础知识的类别,设置几大类专业面宽、适应性强的通用专业。

(三)保障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生质量

在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师生的“质”和“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量”不足,会影响培养规模;“质”不高,会直接影响培养质量。因此,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既要控制“质”,又要控制“量”。具体而言,在教师方面,对于理论课教师要让他们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企业第一线实际锻炼,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组建来自不同行业、企业适合教学的高技能人才,担任职业学校兼职教师[10];在学生方面,要适度扩大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招生计划,继续做好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积极探索招收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探索开展非师范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建立职业技术师范免费教育制度,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优异者实行推荐免试录取,职业院校在职优秀教师推荐免试进行研究生教育。

(四)加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科学研究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要科学发展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当前应重点研究“学”、“术”和“业”三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在学理方面,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规律,内涵、外延和性质特质,与社会、职业院校和教师间的关系,形成独立的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体系;在术理方面,积极探索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法,特别是专业技能、师范技能和职业技能教学如何适应教师专业发展;在业理方面,积极探索社会职业发展规律,行业、专业对职业的影响,由此涉及的“双证书”制度。

(五)营造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文化环境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精神文化。结合职业理想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宣传职业教育、树立先进典型、引导职业生涯发展等综合措施,使职业院校教师坚定职业方向、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增强从事职业教育荣誉感和使命感。二是制度文化。继续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制度,充实专业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将双师素质基本要求纳入教师资格评价体系,按专业大类开发职业院校教师资格标准,制定资格考试大纲和考试办法;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规范职业院校教师职务(职称)序列;建立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方法;建立充满活力的职业院校用人机制。三是物质文化。采取积极措施增加投入,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经济待遇⑧,改善办学和生活条件,增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吸引力。

注释:

①有关文献参见,钟道赞“职业师资训练问题之研究”,《教育与职业》,1932(137);何齐宗“论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上海高教研究》,1988年第1期;中国职业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委员会《首届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孙煜,马万昌,傅小平“中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兴起和发展”,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王珍“乌克兰、俄罗斯职业师范教育考察报告”,《现代职业技能开发》,1999年;郭红玉硕士论文“中德职业师范教育之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查玉凤,杨大伟“民国时期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理论探索与研究”,《职教论坛》,2011年等。

②“双师型”是职教师资典型特征。尽管有“双证书一体化”、“双职称”和“双素质”等不同说法,但总的是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开展专业实践;既能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能指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的“双层次”型教师。见周明星著《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③参见国家计划委员会、教育部文件,计劳[1979]09号。

④8所独立设置的院校: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吉林工程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安徽农村科技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⑤据统计,2007-2010年,来自八千余所中等职业学校(占全国中职学校60%)的3万名专业骨干教师,在56个全国重点建设职业师资培训基地接受国家培训。开发70个专业的教师培训包括,3个校长培训包,72个职教师资公共基础研究成果,约四千五百所中职学校近六千八百个专业点。得到中央财政资助面向社会和企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1.6万余人。资料来源:2011年12月,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材料。

⑥国际上师范教育大体上可分为“定向型”、“非定向型”、“混合型”三种。“定向型”是指从事教师工作方向的指导下,同时进行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培训的师资培养方式,其师范性倾向较强,我国的师资培训机构基本上属于此类。“非定向型”是指完成学科专业学习后再确定教师工作方向,并进行教育专业培训,其学术性倾向较强。“混合型”即采用“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结合的模式,兼顾“学术性”和“师范性”。

⑦2005年12月在天津召开的“东亚及东南亚国际职教教师教育硕士学位标准的开发与应用”国际会议,提出“国际职教教师教育硕士学位”(Master Degree in TVTE)以及“职教理学硕士”(Master for Engineering for TVTE)的概念。见周明星《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25页。

⑧如德国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经济待遇,工资平均比普通教育教师工资高25%。职业稳定是人们向往的职业,由此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颇受欢迎。见张传义,李婉琳,H.基尔(德)《职业教育教师手册》,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标签:;  ;  ;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概论_职业技术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