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比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单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县级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经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通过单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的数据对比为:97.14%、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实行比较,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脊柱骨折治疗中,经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并能促使患者脊柱及早获得恢复,值得在脊柱骨折中治疗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内固定;椎体成形术;单纯内固定;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为临床方面发病率较高的病症之一,病症的发生和直接外力、间接外力所致有直接联系[1]。脊柱骨折,若没有及时诊治会遗留慢性腰痛病症,引发并发症情况,还会对临床疗效构成直接影响。临床上多采取单纯内固定方式治疗,但相关研究认为应用椎弓根钉技术,手术后易于产生脊柱骨折术后断钉、松动的情况,进而对患者的预后构成不良影响。因此,本次研究将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将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单纯内固定作为治疗基础,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县级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共收治70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能经脊柱骨折临床诊断确诊,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2],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精神障碍者、手术禁忌症者。观察组中22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区间30~80岁,中位年龄(55.6±5.7)岁。包括高空坠落致伤者、交通车祸致伤者、跌倒致伤者、其他致伤者各15例、8例、10例、2例。对照组中20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区间32~80岁,中位年龄(56.2±5.8)岁。包括高空坠落致伤者、交通车祸致伤者、跌倒致伤者、其他致伤者各17例、9例、6例、3例。采用SPSS11.0统计学处理软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统计学意义不显著,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通过单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取患者俯卧位,实行全麻处理。将患者伤椎作为中心,在其后正中作一切口,充分显露关节突位置、棘突和伤椎位置、四周椎板。然后,将椎弓根钉进顶点,使用C型臂X线设备加以监测,放置4枚椎弓根螺钉,借助体位结合内固定物及横向提拉力,进而保证患者椎体在正常高度范围。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椎体成形术实行治疗。待椎体恢复正常高度,经X线机监视,经伤椎压缩严重一侧椎弓根位置钻孔。然后,放置椎弓根穿刺套管针,确保针头的斜面面对椎体中心位置,将穿刺针内芯拔除后,注入椎体硫酸钙粉末及固化液的混合液。注入混合液到达椎体后壁位置,同时注射物体为凝固状态,将穿刺针拔出,实行切口负压引流处理。
1.3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
1.3.2 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的测定
治疗前、后90d,实行骨折椎体正位X线片、侧位X线片检查,于侧位X线顺着伤椎上位椎体上终板、下椎体下终板作直线,交界角即为Cobb角。然后,对患者侧位片上椎的前缘高度和上、下邻椎前缘高度加以测定。
1.3.3 疗效评判标准
根据Prolo功能评分标准[3],评判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评分范围:0~20分,评分范围为15~20分,优;10~14分,良;<10分,差。(优n+良n)×100%=治疗优良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经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均数差经“±”表示,采取t检验;组间对比率经“%”代表,通过X?检验,组间对比为P<0.05,即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优良率的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比较,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治疗优良率的对比[n=35(%)]
3.讨论
当前,交通业、建筑业的良好发展,使得车祸率、高空坠落率、意外致伤率增加,进而直接危及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4]。脊柱骨折,和直接外力、间接外力作用有关。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群因骨质疏松比较严重,所以发生脊柱骨折的可能性更大。临床方面多通过保守治疗、手术方式,对脊柱骨折进行治疗。保守治疗,需患者长期卧床,所以易于产生并发症情况,且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心理压力[5]。内固定手术,为临床上治疗脊柱骨折常用的方法,这种手术可直视下进行操作,能明确进针部位。然而,复位高度的变化,使得填充不均匀、椎体空腔情况出现,且椎弓根植骨需在异处取骨。因此,导致内固定手术成功率较低。为此,本次研究,在内固定手术基础上实行椎体成形术,将人工骨注于椎体中心的缺损位置,有效的诱导成骨,并能减少椎弓根钉松动、折断的发生率。此外,注入硫酸钙粉末,操作简单且不会对四周组织构成严重影响,还可提高患者椎体强度,促使患者手术后及早获得康复。
总之,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经伤椎中心植骨,能实现伤椎支撑的效果,确保前中柱的稳定,有效减小患者的Cobb角,促使患者脊柱及早获得恢复,存在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唐志辉.对比分析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8):49-51.
[2]胡朝辉.脊柱骨折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11):1156-1157.
[3]谷韶平,倪海平,路坦.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6,5(1):32-34.
[4]吕晓峰.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32-33.
[5]舒象成.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3):118-119.
论文作者:李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脊柱论文; 患者论文; 椎体论文; 成形术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优良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