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科病人手术前的心理问题和对应的心理护理方法,从而解决患者手术前的负面情绪,确保手术的正常开展。方法:对60例耳鼻喉科患者手术前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全面的心理护理。结果:手术前90%的患者出现恐惧情绪,88%的患者产生焦虑情绪,75%的患者担忧手术时产生较大疼痛感,50%的患者出现悲观焦躁的情绪。经过术前的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可以十分有效的控制和减轻耳鼻喉科患者面对手术时的负面情绪,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耳鼻喉科;手术前;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179-02
现代医学模式和传统模式相比发生了十分重大的变化,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这对于医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护理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正确开展护患沟通工作,才能更好的缓解患者在心理层面存在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我院对20015年3月—2016年10月60例耳鼻喉科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的调查,对患者的心理诉求予以分析和讨论,同时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手段,使患者在术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手术完成的效果和患者的预后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范围为49~71岁,平均年龄60±2.5岁,疾病种类:咳嗽15例,鼻窦恶性肿瘤13例,中耳炎4例,鼻息肉22例,扁桃体炎6例,所有患者手术前均经过临床诊断和病理学诊断。
1.2 方法
对本组所有患者的心理状况开展全方位分析和评估,对患者术前恐惧感、悲观失落、焦虑感、恐惧手术中的疼痛感等开展全面调查,全面分析患者的心理需要,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制定周密的心理护理计划,按计划,分阶段开展心理护理工作[1]。
2.结果
60例患者中,54例患者的出现恐惧情绪,53例患者出现焦虑情绪,45例患者惧怕术中疼痛,30例患者出现悲观失望焦躁的负面情绪,1例喉癌患者由于对手术治疗恐惧,护理无效[2]。经过术前的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3.1 耳鼻喉手术患者的心理评估分析
3.1.1恐惧 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耳鼻喉手术的认识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耳鼻喉部位如果出现了恶性肿瘤,其确诊、化疗、放疗等都会对人的身体状态构成非常大的影响,手术前的紧张状态也极其容易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手术时可能会对某些部位的功能性和美观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很多患者对此没有客观的认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患者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存在者一定的局限[3]。
3.1.2焦虑 很多患者并没有做好做手术的准备,所以在术前会有紧张,焦虑的情绪,他们也害怕手术之后会对以后的正常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经常会在手术前有所担忧,怕造手术中出现意外或者是生命危险,而且这种症状距离手术日期越近就越明显,在本组中有88%的患者产生了焦虑情绪,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心理护理,就会影响伤口的恢复和愈合[4]。
3.1.3悲观失望 耳鼻喉科患者存在一些负面思想,所以面对疾病容易出现愤怒和焦躁等情绪,甚至有一些患者产生了自我放弃的念头,本组中有30例患者出现了此负面情绪。
3.1.4恐惧术中的疼痛感 在本组患者中,有45例患者惧怕手术中的疼痛感,这种情绪和患者的疼痛忍耐度、行为反应以及心理变化等都存在者密切的关系。
3.2 术前心理护理
3.2.1心理疏导 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心情,用细心和热情的态度和患者开展积极的交流,让患者在交谈中真实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提出的各项提问给出专业的细心的解答,解除患者内心的疑虑,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5]。对患者术前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进行科学评估,依照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心理支持。
3.2.2心理行为控制 耳鼻喉科的术前护理当中,要详细告知患者保持慎行放松的实用方法,此外,要让患者有自我调节的意识,当患者的形态出现问题时,患者可以利用自我解压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态,从而减少病人对于手术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另外,音乐也有很好的纾解情绪的作用,所以在耳鼻喉手术之前还可以听舒缓的音乐来减轻紧张感和不适感[6]。
3.2.3语言安慰心理 暗示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耳鼻喉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护理人员在对耳鼻喉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可以采用语言暗示的方式让患者了解手术是十分安全的,医生的水平很高,失败率很低,而且手术中不会出现明显疼痛感,手术不会持续过长时间,出血量不是很大,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患者的信心[7]。患者在对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之后,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就会得到明显缓解,生理反应也会明显减少,手术成功率也会明显提高。
3.2.4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很多耳鼻喉科患者由于对疾病和手术流程不是十分了解,所以容易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负面情绪,所以,在耳鼻喉科疾病护理中,护理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本身的认知水平。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应采用患者及家属可以理解的叙述形式去讲解关于耳鼻喉科疾病的基本常识,使患者和家属能够对耳鼻喉疾病有所了解,同时还要在护理中帮助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积极地开展自我心理疏导,对疾病的病理、治疗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解答,从而让患者了解有关疾病治疗和护理方面的知识,从而也为患者建立良好的形态奠定坚实的基础[8]。
【参考文献】
[1]黄冬云.耳鼻喉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9):2405-2406.
[2]刘雪峰,许红秋,王霞,等.老年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前心理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6):112-113.
[3]张艳红,彭晶晶,曹景雪.耳鼻喉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J].心理医生月刊,2012,28(4):228-228.
[4]陈秀捞,翁琼英,张慧娇,等.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19):385-386.
[5]谢咏梅,张媛娜.耳鼻喉科患者术前心理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12(2):59-59.
[6]鲁美玲,王传玲,LUMei-ling,等.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1):77-78.
[7]周丽英.耳鼻咽喉科老年病人手术前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07,5(18):65-66.
[8]张华.浅谈耳鼻咽喉科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91-93.
论文作者:鉴翠玲,魏天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术前论文; 手术论文; 耳鼻喉科论文; 情绪论文; 疾病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