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荣
山西省人民医院 030000
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接受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的情况,明确此护理模式对术后偏瘫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8月到2016年12月间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共计101例作为调查对象,将所选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共51例患者,对照组共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早期康复干预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肢体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的QOL与MIB评分并无差异,(P>0.05),无体现统计学差异,在接受不同的康复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QOL与MIB评分明显提高,且对照组患者的QOL与MIB评分明显低于研究组,体现出了具体的评分差异,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应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由此改善患者术后肢体偏瘫现象,关注手术效果的优化,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
重型颅脑损伤属于一种严重的外壳重伤,其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致残率高等特点,尤其是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有着严重的影响,即使是在术后,发生肢体偏瘫的概率也极高。总结以往护理经验发现,常规术后护理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则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护理效果佳,因此主张落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此次研究将我院在2017年8月到2016年12月间接收的101例患者视为调查主体,将其合理的分组之后,研究组共51例患者,对照组共50例患者,判断不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1】。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7年8月到2016年12月间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共计101例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选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共51例患者,对照组共50例患者。研究组中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为7~43岁;对照组中国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6.5~45岁。对比其年龄和性别等详细的资料,差异并不明显,无法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存有可比性【2】。
1.2 方法
将我院在2017年8月到2016年12月间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共计101例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选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共51例患者,对照组共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早期康复干预性护理,两组的护理内容分别如下: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其护理内容如下:(1)定期检查患者体温,对于高温患者予以物理降温措施进行降温治疗;(2)观察、评估患者瞳孔的浅反射以及其它变化;(3)对患者进行常温身体护理,包括尿道口护理、口腔清洁、局部按摩清洁、皮肤清洁等;(4)对患者进行气道护理,确保患者呼吸顺畅;(5)观察、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确保患者生命安全;(6)对患者予以颅内降压治疗,改善脑细胞受损情况【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研究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如下:(1)实施亚低温治疗的护理配合:为患者设置、提供温度舒适、环境安全、卫生干净且空气流通的特殊病房,并定期对病房进行消除,确保病房卫生的干净整洁,同时将病房内的温度保持在恒温状态,最佳温度为22~250C,另外也要确保病房内湿度适宜稳定,将其控制在45%~60%之间,根据患者情况对其实施冬眠药静脉滴注,当患者进入冬眠状态后及时做降温处理,根据设定的初始温度,每小时进行下调,每小时均下调一度,并将原有水温也做下调从处理,每小时降低5摄氏度。在患者进入冬眠状态后,密切关注患者各项身体机的变化,根据患者的变化情况适当调节滴注速度,并且深刻观察患者德邦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以及颅内压,并究各项变化做好记录;采用测肛温的方法测试患者的体温,做好体温的分析与评估【4】。(2)对患者实施下肢功能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定期按摩患者足部,采用踩跷、拍打、揉等按摩手法,刺激患者足底穴位;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下肢功能康复锻炼,在被动康复锻炼阶段,护理人员从患者的脚裸开始,采用屈曲、伸展等控制锻炼手法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当患者的肢体恢复一定的知觉时,护理人员主要是引导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当患者进入到稳定恢复期后,护理人员就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例如指导患者翻身、前屈、外展等,帮助患者改善肢体功能。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肢体恢复效果,明确其对护理满意度,判断两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判断的指标为QOL(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MBI(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并就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行了对比与分析【5】。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获取到的数据展开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运用了%表示,采用x2值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证明差异存在显著性,反映统计学意义【6】。
2 结果
经过统计比较,最终得到数据:研究组的QOL以及MBI评分在接受康复护理前与对照组的QOL以及MBI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无体现统计学差异,而在接受康复护理干预1、3、5个月后,两组患者的QOL以及MBI评分较之接受护理干预前的评分有了明显的提升,且研究组的QOL以及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体现出了具体的评分差异,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就并发症情况分析,研究组在术后出现肌肉萎缩、肢体肿胀、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为2、1、0例,而对照组出现上述并发症患者为8、6、9例,研究组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
3 讨论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明确重型颅脑损伤发病急、病情重且致残率极高,会直接的对患者的肢体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通过科学、专业的护理手段,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且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因此应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积极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黄现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3):1621-1623.
[2]闵群慧.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36):166-168.
[3]韦献萍,潘少云,龙玉兰.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0):162-164.
[4]陈曦.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7):135-136.
[5]皮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3,19(05):768-771.
[6]韩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4):96-97.
论文作者:范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颅脑论文; 肢体论文; 损伤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