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确保粮食有效供给_农民论文

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确保粮食有效供给_农民论文

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 保证粮食有效供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品粮论文,基地建设论文,粮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保证粮食有效供给,始终是党和各级政府奋斗的重要目标,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我国粮食的供给潜力,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与吉林省农经学会于1996年8月11日至14 日在吉林农业大学联合召开了粮食供给与商品粮基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共计4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议由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副所长、《农业经济问题》副主编武兆瑞和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吉林省农经学会秘书长郭庆海主持,正在吉林省作调研的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唐仁健应邀到会就当前形势和农村改革作了专题讲话。现将与会代表发言简要整理如下,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粮食问题是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 养育着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一贡献,为世人称赞。然而,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在1994年提出2030年“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中国粮食供给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吉林农大党委书记高远志发言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粮食问题只能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中国的农业发展、粮食生产虽经过曲折艰难的发展道路,但最终还是解决了人民的温饱,目前正向小康生活迈进。布朗先生提出“谁来养活中国”后,有的悲观,有的盲目乐观。我认为,这两种情绪都不足取。中国农业发展,中国的粮食生产是很有成效的,解决了12亿人民吃饭的大问题,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同时还要看到,今后的压力很大,耕地在减少,人口在增加,生活质量要提高,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处长石骏孺持类似观点。她认为中国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在自己,不能悲观,也不容乐观。中国粮食生产潜力大,问题多,由潜力变成现实生产力道路还很艰难。解决中国粮食的关键,一是需要国家相对稳定的政策;二是农业科技的提高发展;三是不同地区需有微观的农业发展政策。

吉林农大副校长孙立诚在发言中特别强调,粮食是我国头等大事,不管是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如此。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 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今后还将继续支撑起这个局面。粮食供给十分艰巨,一是人口增长,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对质的需求比对量的需求更高。二是农产品价格在相当长时期仍处于低价水平,在低价政策的舞台上解决中国农民的小康生活是很艰巨的。三是投入减少,水、旱灾害威协着农业生产。中国能够在总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重点投入商品粮食基地建设,不失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良策。中国能解决12亿人民吃饭问题,说明中国粮食供给研究是很有成效的,对世界粮食研究宝库的贡献是巨大的。

吉林农大农商学院教授徐受琛发言说,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三位的粮食进口大国,进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10%,为全国消费量的2 %—4%,如果在下一世纪粮食问题解决不好, 有可能被美国新的战略武器“粮食大棒”击倒,而蹈前苏联的复辙。莱斯特·布朗对我国粮食的悲观预警,倒是一贴很好的清醒剂。我们必须把粮食问题解决好,立足在自立更生基础上。

二、立足国情,中国人完全能够养活自己

与会同志针对布朗先生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结合本地实际,列举大量事实,从以下几方面说明中国人完全能够养活自己。

(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农业、重视粮食生产 地方各级政府对发展粮食生产、保证供给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并付诸行动。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必须把加强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后,历年中央有关农业文件反复强调此点。各级党、政遵照中央指示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从而促进了粮食稳定增长,对保证供给起到了积极作用。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唐仁健在分析当前形势说,从全国来看,尽管有些地区遭受程度不同的水旱灾害,但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农业部的看法认为有望增产30亿公斤,统计局的估计更乐观一些,可望增产50亿公斤。从来吉林看,秋粮长势良好,丰收在望,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唐仁健认为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发达国家都基本上经历了农业停滞、徘徊、萎缩阶段。我国正处于向工业化成熟阶段转化,我们农业不能停滞萎缩,如何避免,需要研究。中央对农业很重视,出台了许多发展农业的政策,有的还需完善。当前面临矛盾较多,大的政策取向,要向农业倾斜,农业不保护不行。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的粮食问题只能靠自己解决。

吉林农大副校长郭庆海发言说,政府的重粮行为为粮食增长提供了政治保证。新中国建立后,吉林省一直属于商品粮输出大省,吉林省历届党政领导都十分重视粮食生产,把增加粮食供给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特别是80年代以来,吉林省粮食呈现跳跃式增长,10年内连续登上100亿公斤、150亿公斤、200亿公斤三个台阶。 成为粮食输出大省,确立了吉林省在国家粮食供给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云南省委农研室副主任科员陶忠发言说, 云南省委、 省政府根据中央农业发展纲要和2010年远景目标,制定了《云南省“九五”农业发展纲要》,并作出了《关于确保“九五”末基本实现粮食自求平衡的决定》,这两个文件对全省农业和粮食生产上新台阶作了全面部署,提出实施《纲要》和《决定》要切实落实农业的“十大工程”和“十大政策措施”,努力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完成粮食基本自给,农民人均纯收入1290元以上,660 万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三大任务,达到粮食产、购、销基本自求平衡,多数县财政收入基本平衡和生态平衡,使云南农村和农村经济登上一个新台阶。福建省农经学会秘书长李继祖发言说,1995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精神,进一步确定了以“增粮增收保供给,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主线,出台了一系列扶农、护农、促农措施,牢固树立农业基础地位,促进了农业升温、发展和农村经济全面繁荣。为了鼓励粮食生产出台了“十条政策措施”,划定耕地保护区,199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919.93万吨, 创历史最高记录。江苏省农经学会秘书长何良友、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教授刘葆金联合发言说,江苏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同时又是一个产粮大省、人口大省和消费大省。由于长期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保证有效供给的目标,贯彻政策驱动、科技兴农的方针,在占全国4.7% 的耕地上生产了占全国6.8%的粮食、10.5%的棉花、6.7%的油料,确保了占全国 6%人口的粮食需求,为全国粮食安全状况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商品粮基地建设促进了粮食稳定增长,对保证粮食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郭庆海说,在“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664个商品粮基地县,吉林省有27 个县被列入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七五”后期,国家又将松辽平原列入国家的农业综合开发区。经过15年的建设,全省商品粮基地县的粮食平均亩产(0.0667公顷,下同)由“六五”期间的225公斤上升到324公斤, 增长27%,粮食总产由576亿公斤增加到774亿公斤,共增产198亿公斤, 增长34.4%。自实施商品粮基地建设以来,全省粮食总产每年以8.3 %的速度递增,10年内连续登上了100亿公斤、150亿公斤、200 亿公斤三个台阶。粮食调出量、出口量都有较大幅度增加,1981 —1994 年累计调出量5222.5万吨,为全国粮食平衡作出巨大贡献。全国产粮第一大县,吉林省农安县副县长高剑峰发言说,1990年,我们在找准粮食增产潜力的基础上,通过加大物质投入和科技投入,提高组织程度,加大工作力度,实现了粮食生产突破性发展,粮食总产达15.7亿公斤,跨入了全省 4个粮食超15 亿公斤县的行列, 成为全国十大产粮县之一,受到国务院表彰。 1991—1994年间,尽管有的年份有灾害,但粮食生产仍保持在15 亿公斤以上的水平,始终名列全国前三位。1995年突破20亿公斤大关,再次成为全国第一产粮大县,1996年农安县又加大了粮食丰产方的建设,有望达到25亿公斤大关。“七五”期间累计向国家和市场提供商品粮130 亿公斤,为国家作出积极贡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研究室副处长张存平发言说,宁夏引黄灌区6个县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商品粮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灌区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依靠党的政策,依靠科技,增加投入,粮食生产迅速发展。从1978年到1995年粮食总产翻了一番多,年均递增4.5%;自1989年开始建设商品粮基地以来,共增产粮食21 亿公斤;粮食商品率达60%以上,平均亩产350公斤,农业人均产粮858公斤,人均占有粮食584公斤,承担了全区90%以上的各项用粮, 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副厅级巡视员邹富发言说,内蒙古自治区为经济不发达地区,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一系列保护农业、支持农业和发展农业的方针政策,在国家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农业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1985年后,全区粮食总产量由1985年的60亿公斤,增加到1995年的105.5亿公斤,增长75%。人均占有粮食478公斤,居全国前列。全区粮食总量做到自给有余,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粮食由调入转为调出。安徽省农经学会副理事长陶亦工也用同样的事实证明,商品粮基地在保障供给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他说,安徽省在“六五”至“八五”期间,到1995年已投入商品粮基地资金累计2.47亿元,建成32个基地,1995年粮食总产量达158亿公斤,其中商品量为56 亿公斤以上。以上事实充分说明,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政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我国粮食供给的有效途径,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市场粮食供应的重大举措。

(三)粮食增产仍有潜力可挖 与会代表结合本地实际数据分析认为,我国粮食增产仍有潜力可挖。一是可垦荒地资源多。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整个引黄灌区有易垦的成片宜农荒地20万公顷,若以50%的垦殖率计算,开垦10万公顷,将其中70%用于粮食生产, 每亩单产按25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2.6亿公斤。内蒙古自治区目前也有133.33 万公顷一、二类宜农荒地尚未开发利用。特别是黄河、西辽河、嫩江流域的土、水、光、热资源较好,一旦综合开发利用,可生产出较多的粮、油、糖、肉等农畜产品。二是单产仍有潜力可挖。内蒙古自治区当前的单产水平只有179公斤,比全国水平低100公斤,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0%,若能提高到40%、50%,将会增产更多的粮食。宁夏引黄灌区小麦、水稻、玉米单产分别为353公斤、463公斤和419公斤。据测算, 通过大面积小麦覆膜穴播、水稻旱秧稀植技术、玉米紧凑型高产品种,可使三种作物单产分别增加50公斤、140公斤和100公斤。三是中低产田面积大,增产潜力也大。内蒙古自治区现有耕地520多万公顷,中低产田占85 %左右,搞好中低产田改造,全区粮食单产平均每亩提高100—150公斤是完全可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现有中低产田13.33万公顷, 到本世纪末,能改造6.66万公顷,亩产增加50公斤,即可增加粮食0.5亿公斤。 陶忠认为,抓好节约用粮,减少产后粮食损失率,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据有关部门典型调查,每年在收获、运输、加工、储备、销售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上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浪费,总损失率在15%—18%,约16亿公斤以上,节约潜力很大,如能节约50%,就能节约8亿公斤以上。

三、影响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几个问题

与会代表认为,保障粮食供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商品粮基地提供粮食作保证,然而,实践中尚有许多不利因素制约商品粮基地建设。

(一)农业(产粮)大省、大县利益流失,财政包袱重 此点,作为我国商品粮主产区、商品粮输出大省感觉尤为突出。郭庆海经过多年对吉林粮食生产流通研究认为,粮食大量调出,对产粮大省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影响,主要是:

1.造成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流失。一是直接由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所形成的利益流失。吉林省近年来每年向外调出的商品粮70亿公斤左右,这些粮食80%是平价调出,如果按每公斤粮食损失0.1元计算,每年仅此一项至少要损失5.6亿元。二是粮食产后经营过程中不合理的政策性亏损造成的利益流失。经营环节的利益流失主要是由于国家对粮食经营过程中经营补贴费过低和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1990年每公斤粮食实际储存费用开支为0.124元, 但实际到位的超储补贴费用仅有0.04元。从调拨经营费看,每50公斤粮食费用支出为0.91元,但补贴只有0.43元。1990年,由于这两项政策补贴标准不到位,使吉林省粮食企业少得补贴收入4.5亿元。 三是粮食产前要素补贴所形成的利益流失。吉林省每年需化肥340万标吨, 但实际上国家只能供应200万标吨,每年缺口大约140万标吨,吉林省每年都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优质化肥,然后降价卖给农民,仅此一项每年就要赔1000多万元。此外,各粮食生产县每年都要支付大量采购成本到省外购进化肥,用于化肥的补贴每年随粮食的调出而流失。

2.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一方面是粮食生产与经营造成了巨额财政补贴,吉林省每年用于粮食生产与经营的补贴约10亿元,占省财政收入的8%,减弱了财政对发展工业的投资能力。另一方面, 粮食大量外运,占用了大量铁路运输能力,限制了工业品的运出和工业原料的运进及其他产品流通。据调查,粮食外调最高年份占用的车皮占全省铁路运输量的60%以上。

3.限制了粮食转化产业的发展。从动态角度看,粮食长期大量调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配置,势必影响本省粮食转化产业的发展。

商品粮大省如此,商品粮基地县又如何呢?吉林省农业厅信息站副站长吴秀媛通过对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经济发展落后成因的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吉林省所辖40个县(市)中,有28个县(市)为商品粮基地县,是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粮食收购量占全省87.24%,粮食商品率达68%,其中有9个县超过了70%。这些县为全省粮食超常规增长,为增加全国粮食供给、保证国家急需、稳定经济秩序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商品粮基地县二、三产业和城市经济却相对落后,在28个商品粮基地县中,仅有7 个是财政上缴县,其余21个县均为财政补贴县。

(二)种粮比较效益低与农民增收的矛盾,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与会同志普遍认为,商品粮基地普遍存在着二、三产业不发达,农产品加工落后,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及牌市差价等方面影响,农业比较效益低,增产与增收不能同步,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以吉林省为例:1984—1996年的12年间,二铵从700元/吨涨到2640元/吨,尿素从520元/吨涨到2180元/吨,硝铵从374元/吨涨到1354元/吨, 三种化肥平均上涨幅度为2.87倍。零号柴油由228元/吨涨到2280 元/吨。 而同期粮食价格提高幅度较小,以玉米为例,1984年平、超综合价0.28元/公斤,1996年定、议综合价0.912元/公斤,仅涨2.32倍。 从农民种植的投入产出比看,1984年为1:4.28,1985年为1:3.62,1988年为1:2.98,1989年为1:2.88,1990年因大丰收,也只有1:2.94,1994年为1:2.54,比1984年下降40%。由于生资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农产品提价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使农民种粮收益下降。

(三)新技术创新跟不上粮食增长的需要 吉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所所长于德运认为,从全国看,科技后劲不足。一方面技术储备少,缺乏突破性的技术和优良品种。另一方面,科技投入少,科技成果转化慢,推广力度差,难以满足增长需要。贵州省农业区划办副研究员朱成松特别指出,目前在农村第一线的农业科技人员本来就少,又多是一些老技术员,年龄到60岁,全部退休,年轻的有的怕艰苦,不愿干,科技后继乏人。因此,他特别建议延长第一线农业技术员的退休年龄。

(四)配套政策不落实 山西省农办副处长陈克毅认为,在党和国家重视下,农业在升温,已出台的农业政策逐步得到落实,但不尽如人意。一是耕地保护政策尚未完全落实,非法占用农地或占而不用仍有发生。二是农资、化肥价格居高不下,难以控制。三是国家粮食风险基金制度不完善,国家和地方配套资金比例对粮食输出大省来说有待改进。四是收购资金不足,价格波动大,滞销、压库时有发生,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

四、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对保证粮食供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会同志对此给予极大关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设,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条。

(一)转变观念,认真落实发展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关政策 长春《经济纵横》杂志副主编刘铮发言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要经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农民面对三大风险,经过比较后,肯定要作出改变经营方向、经营项目的选择。因此,在经济转轨时期,要充分利用自然优势,调整结构,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型转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石骏孺说,从当前政策执行情况看,需从五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农地基本政策还需相应的法规保护。二是鼓励调动农民积极性政策。家庭承包长期不变,农民有了土地经营权,有土地使用政策,还要有经营体制政策。三是保证农民收入增加政策。四是建立和完善粮食购销政策和保证粮食稳定增长政策。五是投入政策。投入主体到底是谁,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很大,应区别情况,分项确立。

(二)加大投资力度,抑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种粮成本高,是损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而粮食主产区又是农资涨价的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因此,与会同志大声疾呼,政府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抑制农资价格上涨,加大投资力度,挂钩的化肥、农药要保证兑现。

(三)大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 与会同志从我国实际出发,认为当务之急:一要加强先进实用科学技术的研究,实现作物品种的新突破。二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现有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三要稳定现有农业科技队伍,加强农村职业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四要走农科教、农工商结合的路子,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四)改善生产条件,加速中低产田改造 我国中低产田面积大,改造潜力也大。宜农荒地垦殖也有很大潜力。因此,与会代表提出,国家应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加速大江大河治理,加速自然灾害多发区治理改造,提高复种指数,优化品种结构,以保证粮食稳产高产。

(五)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粮食稳定增长,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对商品粮基地县、粮食输出大省尤为重要。因此,与会同志提出,应为粮食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调整宏观政策, 继续推进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在财政、信贷方面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2)加强市场网络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保证商品粮价值的实现。(3)合理调整粮食生产和粮食产品的加工布局, 进一步搞好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增加粮食产品的附加值。(4 )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行适度规模经营。(5)发展为农服务的中介组织, 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既尊重价值规律又实行政府保护的粮食生产经营体制,使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此外,还要贯彻落实好粮食区域平衡政策,建立省际间比较稳定的、公正合理的粮食调拨关系。

五、需探讨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改革问题 江苏何良友同志针对当前农村改革中有争议的问题提出四点:(1)规模农业问题。农业规模经营需两个条件, 一是大量劳动力转移出去,二是需大量的基本建设投资。江苏规模农业搞了多年,从现在看,趋于稳定,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那么,怎么样实现规模经营、实现什么样的规模经营值得研究。(2)家庭承包问题。 有的谈家庭承包造成小规模、高成本、低效益、土地细化,因此提出要改变家庭承包。造成上述问题,还有没有深层次的问题,值得讨论。(3)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当前,集体经济面临挑战,有的搞股份制, 把企业下放给私人。农村没有集体经济,农村党支部的领导作用怎么巩固的问题值得重视。(4)产业化问题。 目前多种经营产业化成功的多,粮棉油产业化还有很大困难,如何在农村全方位领域实行产业化经营问题,需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二)关于粮食生产和购销体制改革问题 海南省农恳总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许峰同志根据海南省情,提出了四个有没有的问题,值得深思。

1.有没有可能让每个地方都来发展粮食生产。各省省情、各县县情不一样。有的地方粮食发展的潜力很大,应大力发展;有的地方则没有粮食生产优势而有其他优势,就不一定以发展粮食为主。工业经济要讲生产力布局,要讲资源的优化配置,农业经济更是如此。

2.有没有可能大幅度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再大幅度地增加财政支出以投入农业,是很有难度的。我们应该把眼睛盯到挖新财源上面。因为,全国财政收入目前占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1%,这是世界罕见的低,而我国最高的年份这一比重曾近30%。很多税目名义税率不低但偷漏太严重了。立足于挖新财源,农业增加投入才有真正的基础。

3.有没有可能解决粮食购销体制的难题。保护农民利益,保护粮食生产,很关键的一环是解决粮食购销体制的问题。而解决粮食购销体制的关键,是加快粮食企业的改革。如果国家将国营粮食企业视为亲生,将亿万农民另眼看待,则必然在粮食购销问题上出现的利益冲突中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保护粮食企业一方。粮食企业不真正进入市场,就不可能自我发展而只能与农民争利益。

4.有没有可能保障粮食生产的科技进步。粮食生产以至整个大农业生产,最大的隐忧在科技方面。目前,农村、农场的农科工作已到了青黄不接的危机境地。而稳住人才、吸引人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建议国家实行对农业科技人员特殊的系列化优惠政策,从根本上调动第一线农业科人员积极性,使第一线的农科教人员的比较利益、比较地位上升到有利位置。

标签:;  ;  ;  ;  ;  ;  ;  ;  

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确保粮食有效供给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