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论文_孙伟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论文_孙伟

中图分类号: G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4-036-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激发兴趣开始。小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老师可选择益智、有趣、充满幻想等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进行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逸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在习作训练中,教师适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培养小学生阅读的习惯,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很关键的。教师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老师还可以同孩子定期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活动,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不断增强学生阅读的内驱力,使之成为自觉行为。

三、指导学生选择阅读书籍

知识如烟波浩淼的大海,书多如沙砾,寮如繁星。一本好书,会带领学生遨游瑰丽多姿的知识海洋;一本好书,会引导学生探索古今中外的无数奥秘;一本好书,会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交谈,读一本坏书比不阅读还糟糕,因此,对于小学生课内外读什么书,教师需做精心的指导。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一些带图画的形象生动的图画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中年级比较喜欢读一些短小的科普类图书,如历史故事、科幻小说、人物传记及《十万个为什么》等;高年级学生则喜欢思辩性较强的文章,像名人成长录、名人名言等,因此,不同年级所选的书也应有所不同。

四、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

兴趣是做好的动力,光有阅读的兴趣是不够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生动情节的内容也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掌握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读书的方法大致有三种,既精读、略读、浏览。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体裁文章选择不同方法进行阅读,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后,三种方法可以交替进行。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阅读时要让学生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再读。读书时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那儿?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边读边想才有效益,达到读有所思,思有所得。还可以抄一抄,写一写。好书百读不厌,读书不能走马观花,了解情节就算,要养成反复阅读的习惯。因此,教师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段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这样不但训练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训练。

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阅读习惯的培养不仅仅是教师的事,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不可忽视。教师可根据新课标要求的小学生各年龄段阅读书的篇目,让学生和家长有选择性的阅读书籍,还可督促家长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去图书馆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扩大阅读的视野。积极提倡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天天阅读的习惯。学生在家庭的阅读过程中,要求家长要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这点工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是面访,也可以是电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阅读现状,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论文作者:孙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论文_孙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