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学生绘画状态缺失的对策浅析论文_杨小耀

新理念下学生绘画状态缺失的对策浅析论文_杨小耀

(万源市职业高级中学 万源 636350)

【摘 要】:对于学习美术(绘画)的同学来说,要想达到一定高度水准,一要靠灵感,灵感是绘画的基本天赋,二要是实践,实践是绘画的真实素材来源,只要两方面较完美的结合,学生的绘图素养就会有效提升和培养。

【关键词】:绘画训练状态缺失对策

在美术绘画教学训练过程中,时常都有绘画的学生在学习中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老师,我怎么老是画不好啊?怎么临摹不好啊?为什么我总是没有进步啊?也常常听到学生说起:老师我的状态不好,或者说,老师我没有感觉,画不出来。甚至有学生面对景物或描绘对象时几个小时动不了笔,或者与描绘对象相差太远。笔者在常态观察这种现象后浅析。

一、发现绘画状态缺失存在的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是进步的起点和成功的关键。本人认为主要表现为两大较为普遍的问题。

1、有一部份学生描绘对象时毫无兴趣,没有目标,视线也没有汇集在对象上,到处游离,敷衍了事完成作业。

2、另外一批学生则是非常投入到绘画中去,仔细的观察每一物体的细节与之间的对比,但最后的画面却一片凌乱,毫无美感。这是学生中出现的最大两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基本都是同学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和绘画兴趣因对象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心情造成的,简称——就是学习的状态问题。现在我们就好好的分析一下学生绘画中的状态问题。

二、学生绘画学习状态缺失的成因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怎样的学习状态是正确的或是好的绘画学习状态呢?我认为,好的学习状态就是:随时面对自己的课业你都能迅速投入进去,都能有充沛的精力和渴望完成的决心。都能从点滴到全局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同学们有时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在某个时段,你画的非常好,而在另一个时段,却怎么也画不出好的东西来!大家经常把这种画的好的时段叫做有感觉,而总是画的很好的人就说他是有感觉的人,也把这种画不出画的时段叫做没有感觉,而总是画不好的人就说他是没有感觉的人,同学们经常抱怨自己:为什么我就没有感觉呢?这种情况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更长时间找不到感觉。甚至画的东西怎么也超不过最初学画时画的画作,我想在我们同学中这应该是一种普遍现象。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心态,不能沉静下来仔细研究绘画的规律和表现的方式方法。二是缺乏绘画的思维模式。

关于心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青年学生很容易出现浮躁的心理,学生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当我们被金钱所左右或者看到花花绿绿世界的时候,就很自然的向往或是迷惑于千奇百怪的世界,妄想一步就找到属于自己的捷径,急于求成,这是绘画的大敌。因此我们首先必须驱除不良的浮躁的心态,踏实学习,从基础练起,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绘画所带来的快乐。即使不能够完全去除或控制,至少在学习或者绘画时,我们不能有焦躁着急的心理而是需要安静的思考和仔细的理解。引用绘画大师达.芬奇的话来提醒大家:“如果你是一个初学画者,想学好绘画并取得成效,那么你就要习惯于慢慢地描画。。。。。最后还要使你所画的阴影和光是统一在一起的,没有孤立的界线和边缘,就像烟雾一般。”对于大师的见解我们坚信不疑,我想,通过一段略显枯燥的练习,当你养成用功和仔细认真的习惯,通过手不停地描画和理解的不断加深,那么你的技术和艺术水平也就会得到飞速的提高,甚至有时连你自己都还没有察觉到你就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时,我们就能找到真正的快乐,浮躁已离我们远去。

三、学生绘画存在缺失问题的有效对策。

有效对策是提高学生绘画水平的根本。关于绘画思维模式,我们的画面是平面的,但展现的却又是一种虚拟的立体的空间,点线面最终汇合成我们的画面。所以我们在绘画中最需要去感知的不是语言的描绘而是点线面的交叉组织描绘。下面几个方面的观念让我们进入这种绘画感知:1、画面的空间关系2、对边线和轮廓的感知即画面的构图3、画面的质感4、对比例与透视的了解和运用5、画面的整体6、对光影明暗与色彩的感觉与应用。不需要语言就可以立体的多元化的直观的看到事物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关键是可以增加图象记忆和在大脑中直接看到构思的图象。我们要在观察事物时尽量减少词汇在头脑中的干扰,放松自己,不要提醒自己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只是安静的仔细的看,观察自然事物时如此,观看大师作品时同样如此,我们要有意剔除形体与结构的明暗,强调物体的空间距离慢慢就会发现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细微区别,体会到了平常人体会不到的特殊感受,,到了这个阶段,我们的绘画就应该是一种轻松而写意的精神享受。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正确的绘画状态。在绘画时我们有了良好状态,加上勤快的练习,就容易描摹出常人所发现不了的事物的真实。自己更能在作品或习作中反映出自己内心的特别思想。希望所有学绘画的同学都能尽快的找到自己的状态,用画笔绘制自己美好的未来。

总之,在美术专业教学或绘画训练指导活动中,教师一定遵循专业教学发展规律,以学生为本,从学生个体出发,点面结合,认真分析绘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因材施教,仔细探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策略或对策,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相信学生的绘画的主动性意识和绘画水平会稳步提高。

论文作者:杨小耀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5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新理念下学生绘画状态缺失的对策浅析论文_杨小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