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纪之交:21世纪图书馆学术研讨会综述_图书馆论文

站在世纪之交:21世纪图书馆学术研讨会综述_图书馆论文

站在世纪的转折点上——“21世纪的图书馆”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论文,站在论文,点上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11月,岁末的初雪已在北国大地纷纷扬扬,南国的深圳却是金风送爽,秋意阑珊。来自全国各地图书馆界专家学者、城区图书馆馆长、论文作者近50人,聚首南山图书馆,为下世纪图书馆的发展献计献策、各抒己见。这个题为“21世纪的图书馆”学术研讨会是由深圳南山图书馆和《图书馆》杂志共同主办的。

站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们在对过去的历史进行回顾和反思之余,更多的是对新世纪的憧憬和展望。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图书馆更是任重而道远。为了召开这次世纪主题的研讨会,《图书馆》杂志于今年年初刊登征文启事,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论文80余篇。为了共商城区图书馆发展大计,会务组给全国一些颇具影响的城区图书馆发出了邀请。北京西城区图书馆、天津塘沽区图书馆、广州海珠区图书馆、佛山苏李秀英图书馆、长沙、常德、郴州、韶关等市级图书馆及江苏、江西、云南、福建、广东等省高等院校图书馆领导和专家同仁欣然赴会。数千里外北国边陲铁人的故乡大庆市亦有代表携论文参加。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少长咸集,群贤毕至。24日上午9时, 东道主南山图书馆馆长程亚男宣布大会开始,南山区委宣传部长莅会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随后,代表们就21世纪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和各自关注的热点,进行了大会交流。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统教授刘延章认为,21世纪是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我国图书馆事业面临着管理、队伍、经费、体制、读者、设备、教育等多方面的危机。图书馆工作者应正视现实,正视矛盾,勇敢地肩负起立法、改制、树人、解困的使命,使图书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这一观点,超脱了世纪危机论的窠臼,对人们理性地看待新世纪的挑战,有的放矢地制定对策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福建省图书馆的张方把着眼点放在本世纪方兴未艾的人类“终身教育”课题之上,研究和阐述了21世纪的图书馆和终身教育的关系,认为:终身教育将成为21世纪的教育主体,图书馆应肩负起全民终身教育的重任,“21世纪的图书馆应成为终身教育的场所”。这一命题,给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赋予了新的内涵。南山图书馆信息服务部的谌缨毕业于计算机专业,并从事计算机信息服务多年。从全球计算机技术发展角度。他描绘了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远景:服务网络化多元化、文献资源数字化多媒体化、服务手段社区化自助化。一种伴随着新型服务模式的新型图书馆将逐步取代传统落后的图书馆,为未来的人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会上,不少代表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从所在岗位的特点出发,介绍了面对世纪的挑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南京图书馆的王邗华从地方文献的角度,论述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苏州大学图书馆的陆汉荣谈了抓住高校合并办馆机遇,开创读者服务工作新局面的心得;佛山苏李秀英图书馆馆长屈义华介绍了该馆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发数据库的经验,使代表们受到启迪。

特邀图书馆学专家,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谭祥金、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院长马费成专程从广州和武汉赶来,带来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把大会推向高潮。

谭祥金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图书馆事业跨入21世纪所面临的几个问题。在谈到发展趋势问题时,谭教授认为:由于知识经济的兴起,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21世纪的图书馆将向着自动化、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虚似化的复合型图书馆转变,而呈现馆藏多样化、技术自动化、组织网络化、服务大众化、管理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并由单一的公益性服务向部分有偿服务转变。其时,将会出现研究型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富有特色的图书馆形式。针对时下某些人对未来图书馆会不会消亡的担忧,谭教授从图书馆产生的原因,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等方面分析,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只要人类存在,图书馆就不会消亡”的观点。对于图书馆的发展之路,谭教授认为,中国的图书馆将出现纸本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并存的状况。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宏观管理、馆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更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图书馆间的合作,倡导依法治馆、以人为本的治馆方针和服务思想,完成新世纪赋予图书馆的使命。

马费成先生在题为“知识经济与信息服务业”的报告中,着重就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对信息服务业的影响展开了广泛而又精辟的论说。全球物质经济的衰退,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兴起。由于知识经济具有收益递增、知识信息密集、集约化程度高、增值大、可持续性发展、连续性创新、高度整合、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全球化、国际化、一体化等特点,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奠定了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虽然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仍然面临着高新技术对人类文化伦理和社会的冲击,仍然存在着知识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延续与可持续性发展等诸多矛盾,但仍具有着令人乐观的发展前景,并且对信息服务业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特征为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信息服务业提供的服务更大、更快、更精、更准;其发展更大、更高、更多、更活。报告中提出的新观点新思维和列举的大量极具说服力的数据,使与会者倍受启发,有耳目一新之感。

深圳图书馆、深大图书馆及深圳地区学校和基层图书馆的馆长及员工纷纷慕名而来,对报告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在随后的分组讨论会上,代表们对这两场报告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为“国内图书馆界顶级人物作的顶级报告”。会议期间,代表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南山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了两馆科学化管理模式和开放式服务体系。

为期三天的会议虽然是短暂的,代表们的收获却是很多很多。他们深深懂得,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需要的不仅仅是反思和前瞻,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地工作,他们将把会议中获得的收益,带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在代表们踏上归程的时刻,久旱的深圳飘起了丝丝细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重显红花点点、绿草葱茏,它仿佛预示着:未来世纪,我们的事业虽然夹杂风雨,但将会生机勃勃,充满光明。

标签:;  ;  

站在世纪之交:21世纪图书馆学术研讨会综述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