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事业的逐渐上升,对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所进行的排水设计也是有比较高的要求,目前我们对于排水设计的操作还是不够完善,在进行施工操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都是需要注意的,本文就是一篇针对民用建筑工程中的排水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
1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1民用建筑给排水节水问题
根据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节水减排”一直是我国新时期政府对各行各业发展的新要求,建筑业自然也不例外。但经调查统计发现,我国民用建筑给排水系统无论是在方案设计方面,还是安装施工,都没能将节水理念彻底贯彻到现实当中。举例来说,我国大部分民用建筑给排水管道缺少关键的减压节流装置,水压过高,导致管道破裂漏水,或是供水排水流量缺少控制,流量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一切都与给排水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宗旨背道而驰。
1.2管道问题
管道问题一直是我国在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系统中的关键,管道所采用的材料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材料的选择可以使整个管道的锈蚀降低可以降低供水能力,还导致水质变质,不能够满足水的标准化管理,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我们常用的是塑料管和复合管,虽然可以缓解目前的状态,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管道的配件和整个系统配套比较落后,给水管网带来了影响。并且,塑料管出现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容易发生膨胀,硬度不够,噪声比较大的问题。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管道施工必须要严格进行操作,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带来质量问题给后期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麻烦,比如说卫生器具的排水口和存水弯之间的管段操作不当就会造成卫生间出现异味的问题。
1.3排水与室内空气质量问题
在进行排水系统的设计的时候一般有着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室内的空气由于施工导致的气味难闻以及舒适度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适当的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防治措施。可以选择通气的管道,较好的平衡管道的正负压保护卫生器具的水封。可以依据相关的资料,比如《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进行合理安排,可以优先选择直通式并下设水弯的地漏,并且将其置于靠近溅水的卫生器具旁,可以达到快速排出积水的目的,并经常补充水弯的数量从而避免水封干涸导致的发臭现象。
2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策略
2.1排水系统设计
由于很多地区降雨比较集中,所以要提前对雨水的排放进行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这样可以使地面积水能够很快的散失,不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设计就很有可能造成积水导致雨水排放不够及时从而影响建筑的整个工程的发展状况。积水还会出现蚊虫等等害虫,严重的影响到了居民的健康。因此,在进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排水管道进行合理的安排,选择新技术新材料进行施工,防止用金属材料导致出现锈蚀或者是重量等原因造成维修的问题。还有道路的绿化也要进行排水的安排,可以保证一个建筑的整体美观,使人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2依靠初期测量来提升设计的科学性
待给排水建设隐蔽工作完成前需要开展水测试,确保相应性能能够契合标准。若部分建筑施工条件不足则需要依据规定适当加厚管道壁、增设支撑点,确保掩埋之后用水足够安全。管道敷设时不能直接将其置于建筑结构内层,并且铺设之后应及时浇灌,浇灌时不能利用编号较低的细石混凝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提升防水效果,还可以在浇灌时添加一定的防水剂等材料。尤其是管道折弯位置必须结合建筑实际改正设计。例如,可以在住宅内部设置存水弯等,提升防漏效果。此外,还应根据建筑实际设计相匹配的水封深度,通常需要控制在60~80mm,防止污水味道出现流窜的情况。为了确保给排水系统的整体质量,必须从设计阶段做到严格把控,同时后续施工也需要严格依据设计开展。
2.3有关给水的设计
设计民用建筑中给水系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需要考虑民用建筑中的实际用水需要,并且精准地计算出建筑中所需的用水量从而找到有效的给水方法,结合民用建筑来有效划分给水区,对给水管道中相应的水流参数进行计算,这样才可以明确给水管道的规格大小等内容,工作人员还需要对给排水系统的环境进行分析,达到民用建筑所规定的要求。
2.4完善民用建筑给排水节水设计
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所带来的供水压力,优化民用建筑给排水节水设计就显得十分关键。具体措施有:应用变频水泵,通过对水压的调控,达到控制水流的目的,避免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在给排水系统中加入污水净化技术,净化生活污水和雨水,建筑用水自成循环,降低对外界供水的需求。节水龙头的使用。相较于普通水龙头,节水龙头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水流,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大力推广节能卫生器具,如虹吸式坐便器、自闭淋浴器、光电淋浴器等。尽管节能卫生器具需要更高的成本,但长远来看,其节水功效是不容小觑的。
2.5增加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自然降水是一种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获取渠道,目前我国对雨水的利用率还不够,因此加强雨水回收利用工作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象。雨水的利用主要包括两方面工作,即收集雨水和进行过滤处理。通过处理的雨水同样可被用于绿化、城市清洁等工作中,实现自然降水的二次利用。雨水处理技术根据雨水的水质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城市中的雨水往往COD的浓度偏高,在进行后期处理时涉及到的成本也较大;而落于民用建筑物顶端的雨水水质较好,且回收过滤工作便于开展,因此成为雨水获取的重要途径。民用建筑的楼顶排水设施,要达到保护雨水水质的材料标准,并保证雨水不在运输过程中被浪费,以便之后的处理利用。而太阳能常被用于给排水系统中热水的能源提供。传统热水供应系统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和电能,从而带来资源浪费。太阳能作为一种方便、清洁的新能源,将其利用到给排水系统的热水供应中,能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在进行太阳能设备建设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取适宜的材料。我国的太阳能设备多使用保温效果较好的外壁,这样就能够有效保证水资源不在上下水的过程中无故浪费。
2.6有效利用位差
在民用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中有效运用位差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由于民用建筑本来就存在高度特点,并且不同楼层间存在较大的高度差,所以给排水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利用位差来进一步节约水资源。在民用建筑中合理地利用位差,可以有效地提供给下层建筑可靠的用水,并且保障下层供水的水箱中不会出现较多浮球,当水箱内水位很低时,可以利用浮球来进行水源的补给,从而稳定地水资源的供应。
结语
在进行建设工程的排水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策划方案,以免施工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整个工程的进度变慢,所以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工作,这样一个企业的建筑行业才会越来越好,排水系统的问题也会逐渐减少,促进企业的整个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单爱清.探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外资,2018,05:210-212.
[2]谢威.浅谈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科技经济场,2018,02:19.
[3]项鑫.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8,02:23.
论文作者:孙学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民用建筑论文; 给排水论文; 雨水论文; 管道论文; 水资源论文; 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