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枣庄市中医院 277100
【摘 要】目的:分析肾内科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诊治方式。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入本院肾内科治疗的97例DN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析其治疗后肾功能情况、并发症情况、治疗效果和随访结果。结果:常见并发症为贫血(70.10%)、心肌病(31.96%)、心功能不全(38.14%)和感染(23.71%),贫血发生率与其他并发症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方式多为口服药物,其中胰岛素治疗的几率最高(1.96%),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差异显著(P<0.05)。随访5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MHD)69例,放弃治疗8例,死亡20例,MHD几率高于其他随访结果(P<0.05)。结论:DN患者多伴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需要对该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以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肾内科;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治;方式
糖尿病(DM)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其致病因素为生活方式改变和饮食结构调整[1]。DN是DM的高发并发症,其表现为肾小球硬化,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若治疗不当或延误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和死亡等后果,需要给予科学且及时的治疗。研究中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入本院肾内科治疗的97例DN患者为主体,旨在探究DN患者的临床诊治方式,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入本院肾内科治疗的97例DN患者为研究主体。纳入标准为:经《肾内科常见诊疗指南》确诊为DN;年龄<80岁;出于自愿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其他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伴有其他器官重大疾病;伴有精神或意识障碍;参与其他研究。其中,男49例,女48例;年龄范围是44-79岁,平均(55.12±0.95)岁;病程范围是6个月-14年,平均(6.12±0.57)年;DM分型为:Ⅰ型10例,Ⅱ型87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实验室检查其肾功能指标,并记录并发症类型,分析其治疗方式,随访5个月,观察其治疗结果。
1.3 观察指标
记录贫血、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和感染并发症情况;分析降糖药物口服治疗、胰岛素治疗、降压药+其他药物治疗、钙通道阻滞剂(CCEB)治疗、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利尿剂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等治疗方式;随访5个月,记录患者的MHD、放弃治疗和死亡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并发症情况、治疗方式和随访结果用(%)表示,行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并发症情况
常见并发症为贫血(70.10%)、心肌病(31.96%)、心功能不全(38.14%)和感染(23.71%),贫血发生率与其他并发症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分析治疗方式
治疗方式多为口服药物,其中胰岛素治疗的几率最高(31.96%),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3 分析随访结果
随访5个月,MHD69例,放弃治疗8例,死亡20例,MHD几率高于其他随访结果(P<0.05),详见表3。
3讨论
DN的致病原因主要为遗传、高血糖影响、肾脏动力学明显异常、高血压影响和血管活性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等因素[2]。DN易导致心肌病等并发症,病情发展至一定程度时会造成肾功能丧失等严重后果,需要进行科学治疗。临床中以替代疗法为常规疗法,但DN患者的身体素质差,无法长期坚持MHD治疗,因此死亡率高[3]。临床认为:早期诊断并治疗DN可取得较佳预后。MHD能够延缓肾衰竭的发展进程,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肾内科将DN的科学疗法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其多通过一体化综合疗法控制血糖和血压,可改善其肾脏组织的血流动力学与代谢功能[4]。
结果为:主要并发症为贫血(70.10%);治疗方式多为口服药物,患者多于院外进行MHD治疗。可见,DN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死亡率高,需要对该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以改善预后性。
参考文献
[1]晋强.分析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J].医药前沿,2018,8(7):200-201.
[2]吴震.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4):28-29.
[3]刘晨,孙立娜,季丹, 等.分析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5):77.
[4]胡蓓君.肾内科糖尿病肾病病患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6):62.
论文作者:段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并发症论文; 患者论文; 方式论文; 肾内科论文; 个月论文; 糖尿病肾病论文; 肾功能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