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尹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目前,随着建筑工程类型的逐渐丰富和完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越来越多,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便是其中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为一种新兴的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建筑施工质量,还可以节约施工中的建材用量,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之中。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应用
1 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的分类
1.1 全预制装配式
建筑所有构件像机械生产产品一样,是批量生产的,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构件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大板、梁、框架结构、板柱结构等,全预制装配式建筑周围维护结构采用现场砌筑,也可以采用预制墙板。全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优点是建筑构件的生产效率高、批量生产的构件质量高、直接拼接施工速度快、施工过程中受到季节性的影响小,对于工程大的早工厂化生产建筑结构有很好的效果。
1.2 半预制装配式
半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承重构件部分采用预制构件,一部分采用现场砌筑的方法,在建筑结构中,砖墙会采用竖向承重,在大规模建筑中,常见的做法外墙都采用预制构件,而内墙采用模板现浇,这种施工方法的优点是需要生产基地一次性投资成本与全预制装配式建筑少,适应性强,我国现在建筑有很多都使用半预制装配结构。
2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特点
(1)较快的施工速度,标准化程度较高。由于需要在工厂提前预制好全部构件,与此同时不影响建设项目场地施工的正常开展,所以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快施工进度,并且在构件生产中,雨雪等恶劣天气不会影响构件生产进度,所以预制装配式建筑能够从很大程度上节省施工时间。同时,工厂通常是批量生产构件,所以利于实现标准化、集成化生产,不但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还能够保证施工进度。
(2)施工现场工料投入少。由于在工厂室内生产预制装配式构件,所以很大一部分工程都无需现场完成,这就给施工现场节省了很大的施工场地,能够将现场劳动力数量、工程施工量大大减少。这不但能够将高空作业等安全风险减少,还能够保证施工进度,可以降低施工的费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可实现复杂新颖的外墙和多功能的设计。在工厂生产预制装配式构件中,可以对钢模板的形状、尺寸等进行严格地控制,能够生产出复杂的构件,能够充分利用钢结构、混凝土等材料,让建筑结构更加多样化。同时,在工厂生产中用户可提出更多的要求,预制构件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化。
(4)具有较为显著的长期效益。预制装配式构件在工厂生产中需要
运用大量的机械设备、技术和生产管理软件,所生产的构件通常有着较大的重量和体积,在运输方面需要有专门的运输工具,吊装过程也需要机械设备,需要在前期一次性投入较多的成本,但是这些设备都是可以后期长期使用的,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预制装配式建筑生产具有长期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效益会更加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方法
3.1 预制叠合墙板施工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建设中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设计、使用构件功能集成度高且具有复合保温功能的外挂墙板,在施工中建筑结构的受力体系不发生改变,同时预制装配比得到优化,有效解决了建筑防水、保温和外装饰等问题。预制叠合墙板技术施工中要做好防水设计,建筑主体结构和预制外墙板需要连接为一体,提高构件结构整体性。安装相邻外墙板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自粘胶带密封连接缝隙,使建筑主体结构在浇筑施工中空腔不被水泥浆阻塞,使空腔完整有效。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叠合墙板施工中要同时在构件拼缝处使用高分子防水油膏,经嵌缝处理防止墙体内部有水气进入。
3.2 预制内剪力墙施工
预制装配式的内剪力墙结构施工中需要对不同预制构件进行可靠连接,为建筑抗震性和结构整体性提供保障,预制内剪力墙施工中可以创新使用螺栓连接技术。在墙板安装时预留插筋位置,内墙预制板在伸入时需要预留出螺栓孔,将水泥砂浆等灌浆材料通过螺栓孔灌入,之后固定螺栓,从而使建筑结构与预制剪力墙连接形成可靠整体。但是在施工操作中需要注意连接剪力墙的螺栓要居中放置,不能影响竖向钢筋连接性,这种操作方法具有方便、可靠特性,连接成本较小,且施工作业对周围环境影响也较小。
4 装配式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
4.1 一体化项目的发展
一体化项目指的是在建筑施工中,对人力、企业结构、体系等资源进行整合,对所有参与因素进行充分利用,同时在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等方面也发挥各方的才能与智慧,让建筑本身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减少资源上的消耗。一体化项目是未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无论是从成本控制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都和我国目前建筑业的需求非常符合。
4.2 建立统一标准规范
装配式建筑中涉及到从生产、施工到运营的一套产业链,对传统建筑是一种颠覆,因此在产业中很多规范和标准都不同,虽然对传统建筑的运行进行了优化,参与分却增加了,建立统一标准规范是从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等几个参与者的方向考虑,共同遵循统一的产业标准,其中包括各类技术的标准以及生产构件的标准等,促进行业内装配规范化,目前在预制构件的标准化制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他的规范还有待完善。
4.3 抗震性能的发展
相比之下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起点更高,因为无论是材料上还是技术上都具备优势,但装配式建筑的抗震研究却不多,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装配式建筑的节点与现浇节点是存在一些差异的,传统的抗震手段无法应用,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改进。而装配式建筑增加了设计空间,抗震方面的设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5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十分重要,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结果进行系统归纳,是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应了解的,随着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全面、系统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已经逐步建立,通过对质量因素的有效控制,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会不断提升,从而使得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杨年喜. 绿色科技.
[2]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李胤楷.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J].刘峰. 甘肃科技纵横.2018(03).
[4]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下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吴超. 住宅与房地产.2018(19).
[5]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刘瑞. 绿色环保建材.2018(08).
论文作者:孟令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螺栓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