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电安装在整个建筑工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想保证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控制体系。机电安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管理人员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认识,还要增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总而言之,施工单位要对施工质量给予重视,采用新进的技术。鉴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电安装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电安装施工技术
一、建筑机电安装技术的特点
机电安装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建筑主体工程完工后、建筑装修前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其工程量巨大,且工期短,因此对工程的质量要求高,再加上施工内容广,如:给排水、电气、通风空调、消防及智能化等,从而使建筑机电安装十分繁琐。另外,由于机电安装要求繁琐,因此对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并对机电中的给排水、消防等都具有重要性,所以这也给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机电安装工程的繁琐多样,使得施工队伍人员具有多样化,从而导致施工技术无法得到良好保证。因此,参与施工的各个队伍间一定要进行良好的配合和协调,这样才能使得机电安装的技术得到提高,质量得到良好的控制。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电安装施工技术
1、电气安装
土建装修:在配合土建装修施工的过程中,对于预留预埋时,首先应该弄清楚建筑物的标准高度,装饰的材料和墙面抹灰装饰的厚度,以此为根据来调整预留预埋的深度和高度,在混凝土内暗敷线管应该按照最近的线路铺设,尽量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中的线管应该与建筑物表面的距离适当,暗配盒、箱应该在其对应的模板处,用防锈漆或者其他有区别的油漆做好标志,引出混凝土墙,地面管子的铺设要顺直,两个或两个以上管子在铺设时应该排列整齐,所有管子的管口应该平齐,光滑无毛刺,并且要封堵严密,对于不同专业的配管应该用不同的标记和图纸相符的编号,严格防止漏配现象的产生。
钢管暗配: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均应该做密封处理,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基础设备,如果实在要穿过建筑物,必须加上保护管,在管与盒的焊接连接处,应该一管一孔顺直插入与管相吻合的孔内,伸进的长度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最好在管与盒的外壁相接触处焊接,盒、箱开孔整齐,管孔不得开长孔,应采用手电钻或液压开孔器进行开孔,孔径与管径相吻合,严禁使用电气焊进行开孔。
管内穿线安装:首先在管内穿入导线之前,必须进行一次彻底扫管,清除管内存积的积水或者是杂物,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扫管,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在钢丝上绑上破布,来回擦拭,直至把管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为止,对于弯头较多或者比较长的钢管,我们擦拭完毕之后要往管内吹入一些滑石粉,以便穿线的时候比较容易。其次,穿引线的过程是为了检查管道是否通畅,管路的走向和盒、箱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在管路较长和弯路较多的时候,可以在敷设管路的同时一并把引线穿好,如果在穿引线的过程中受阻,我们可以用两根铁丝同时搅动,使得两根铁丝的端头互相钩在一起,然后把引线拉出来。导线在管内不允许有接头和扭结之处,严禁将导线的接头埋入箱底板后的墙体之中,如果有接头必须在箱、盒内,导线在箱、盒内必须要预留一定的长度,在接线盒、开关、插座及灯头的时候,盒内的导线必须要有预留的长度,一般为155毫米,在配电箱的预留长度应该是配电箱预留长度的一半为好,出户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米为好,对于共用的导线在分支处,我们可以不用剪断导线,我们可以让它直接导入。对于穿入管内的导线应该分色分相管理,穿线时应该根据各相用电负荷情况进行适当的调配,确保各相之间负荷的平衡。
线槽和桥架的安装:在安装金属桥架和线槽时,支吊架的安装必须拉线安装,这样可以保证支吊架在同一直线上,房内的水平槽架的安装必须要注意防震措施,桥架上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都不应该大于2米,固定桥的支架要遵循牢固、美观的原则,桥架的连接一般分为外连接和内连接两种,螺栓采用方径螺栓,且螺母放在桥架的外侧;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桥架内,如受条件限制确需安装在同一桥架内时,应该用隔板隔开;电缆桥架必须有可靠的接地;垂直敷设的电缆其垂直度允许有一定的偏差,大约偏差在5毫米以内。
金属软管敷设:我们一般采用金属软管来保护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间的电线,金属软管长度不宜过长,一般不应该大于2米,金属软管不应退绞、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在与设备、器具连接的时侯,应采用专用接头,连接处应密封可靠;金属软管的安装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软管外径的6倍;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1m,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离宜为300mm;与嵌入式灯具或类似器具连接的金属软管,其末端的固定管卡,宜安装在自灯具、器具边缘起沿软管长度的1m处。
电缆的敷设:电缆敷设之前必须严格的检查电缆的型号、规格与设计是否符合要求,认真检查电缆的外面有没有破损,绝缘效果如何,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超潮湿的判断,对于直接埋入地下的电缆要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埋入地下。①电缆的封端要严密,要经过绝缘试验,敷设时在终端头及接头附近要有余留长度,直埋电缆应在全长上留少量长度,并做波浪形敷设。温度低于0℃时,不许进行敷设,否则要有计温措施,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10倍电缆直径。②敷设时不应进行交叉,电缆应排列整齐并加以固定,及时装设标志牌,直埋电缆沿线及其接头处应有明显的分位标志或牢固的标志。③电缆终端头和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并有防尘和外来污物的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④电缆终端头与接头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剥切电缆时不得伤及芯线和绝缘,包缠绝缘时应注意清洁,防止灰尘和潮气进入绝缘层,力缆终端头、电缆接头的外壳与该处的金属护套及绝缘层均应良好接地,接地线采用铜绞线,其截面不宜小于10cm。
2、中央空调安装
2.1 设备吊装施工要点
成立主要设备吊装指挥机构和专业吊装作业队。 根据吊装口的位置和设备的平面布置,确定运输路线和就位顺序,编制详细的吊装方案和作业计划。 提前落实主要设备进场时间、进场路线的协调。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与落实吊装方式。 分区分块、吊装方式一致设备的集中吊装模式。 吊装设施设置、操作过程协调、吊装安全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的落实监督。
2.2 安装前准备
在进行具体设备安装前,对于相关基础标高、尺寸、地脚螺栓孔偏差等要进行复核验收,确保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2.3 冷水机组的安装要点
机组到达安装现场后,在移动吊运过程中,在机组接触到的地方,要放置垫块。机组安装于混凝土基础之上,并用螺栓固定,机组与基础之间应安装弹簧减震器。机组纵向、横向的水平偏差均不大于1/1000,找正找平后,然后按要求进行二次灌浆。灌浆不能间断,所用水泥标号比地基高一号,并须一次完成。 机组与系统管路之间要加装隔震软管,连接的管道应单独设支、吊架进行支撑,管路系统的重量不能由机组承担。
2.4 循环水泵安装要点
在水泵准备就位以后,依据标准要求进行找平找正,纵向标准不能大于0.1mm/m,横向标准不能大于0.2mm/m。管道附件安装应设固定支架。 完成水泵试运转后,要关闭水泵出入口及附属管路系统上的所有阀门,排净泵内积水排,避免锈蚀。
2.5 安装空调机组要点
机组安装时应注意减震基础及吊装机组弹簧减震器的选择和安装。对组对安装的空调机组:安装前对各段体进行编号排序,分清左右式。在底座校正各段体位置后,加上衬垫。确保牢固严密的连接了螺栓,要先进行内部清洁,待安装完成后,要把风机段底座减震装置的固定件拆除。
2.6 板式热交换器安装要点
对设备底座或支架的位置、尺寸进行检查,确保符合产品相关技术文件规定。设备与其底座、支架紧密接触,安装平正、牢固。
压力容器,其生产厂方应具有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到场的产品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压力试验记录接管的连接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
热交换器的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检查安装位置、标高和进出水口的方向正确。
三、建筑工程机电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若小区建设时分期使用的,就要考虑到通风工程、消防工程、电气工程和管道等工程的施工工期安排问题,如何交叉布置才能确保在有限工期内完成任务,并且能够按分期验收安排工期,以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交付使用。
(2)高层住宅因为楼层多、沉降量大、高度高,所以在安装给水排水管线和雨水管道时,要防止地下室管道因承受不住沉降剪力而被损坏,应在结构封顶后开始施工,如果因为工期紧张,可以同步进行施工,先安装建筑内的管道,等封顶后再做出户管道。而地下室或建筑外墙在安装管道时都会设置套管,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渗水的情况,因此,在安装管道后还要做好防渗水措施。
结束语
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技术的相关规范比较多,因此,管理人员要结合工程实际,在施工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在工作中,要对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技术加大管理力度,深入现场进行监督,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自从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对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技术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施工单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跟,就必须着力于提高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追求更高的建筑品质。
参考文献
[1]李观生.探析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工程的特点及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235.
[2]张剑锋.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现场管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4,11:255.
[3]张汉军.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质量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7:97-98.
[4]马瑞琴.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分析[J].山西建筑,2014,23:278-279.
论文作者:郝刚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机电论文; 电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导线论文; 机组论文; 管路论文; 管道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