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文化、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一种教学策略、一种教学模式,教师要设计和创设出有效的数学课堂情境和活动,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精选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通过具体的教学措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关键词:课堂 情境 活动 例题 有效教学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不断更新是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展示和追求的亮点,他们自觉反思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内涵,更加关注数学课堂中教的行为和学的方式的有效性。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会到会,从少知到多知;在能力上,从不会学习到会学习、会反思,相应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高;在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被动学到主动学。因此,从内在、深层、隐性上说,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文化,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从外在、表层、显性上说,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一种教学模式。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呢?
一、播下希望的种子:设计和创设出有效的数学课堂情境和活动,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
1.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教学。有的教学情境与生活背景相联,从生活到数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图形认识初步”这一章中都要通过大量的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让学生从中抽象出基本的立体图形,并认识点线面体、展开图、三视图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抽样调查”“统计图”等内容,可以通过举手表决、调查、查询、实验记录等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受收集数据的方法和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应该突出数学学习的主题,对学生理解新的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思想或数学方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苏科版教材每章节的章节图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势必要求教师加强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
2.“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的教学情境与实践活动相联,从活动到数学。如苏科版8(上)“轴对称的性质”,可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小组活动等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学习。作为数学教师,应立足于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寻找数学活动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反思如何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和促进学生的学,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给不同的学生都带来成功的愉悦,以获得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有效的数学活动时要强化目标意识,不但教师自己对活动的目标、活动的结果及活动的执行形式做到心中有数,以把握活动的本质方向,同时还要以目标指导教学,让学生明确目标,进行定向学习,这是强调师生积极性、主动性,以期共同为达标而努力的重要步骤。学生小组讨论的时侯,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教师应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教师在巡课过程中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
二、插上培养数学能力的翅膀: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
例题是把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知识的价值、技能的操作、思想与方法的作用都是通过例题来体现的,例题的讲解与示范是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转化为能力,例题作为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担负着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使命。从能力上看,教学例题具有知识功能、教育功能、发展功能与示范功能。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例题和习题,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形成必要的数学技能技巧。 例题是一堂课的精髓,还是课后学生练习的模板,如果学生课听懂了,但是作业大部分不会做,或者书写格式都不规范,那这样的例题教学就没有起到示范作用,根本谈不上例题教学的有效性。
要做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教师必须树立新课程意识,遵循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实践智慧,在加强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勇于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为此搭建平台,做好铺垫。课堂教学中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通过让学生更多地思考、更多地探索、更多地说和做,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如此,我们的学生将学得更自信,展现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曹峥 关于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若干认识与思考[J].西江大学学报,1997。
[2]约翰·洛克 (著) 傅任敢 (译) 《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任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总第3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数学论文; 例题论文; 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总第3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