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管理
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工程工作量较大,而且工期较长,对于人们的安全方便出行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同时其需要的施工工序复杂,需要多个细微环节相互配合。如果要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就需要每一个部门都要密切交流、互帮互助,各自完成好自己的使命,并能够保证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有机的融合,相互之间较独立且在合作时配合默契。
1.1 轨道设计技术要点
在进行城市轨道设计工作时,需要充分利用建筑学知识,保证其在后期使用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其需要给人们带来较为舒适的驾驶体验并能够采取较为科学的手段来提升其使用寿命。下面就将其分为几个步骤较为详细的说明:首先,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来承受车辆在运行时的横向受力,此处可以使用相关的扣件来保证其在横向受力时不会太“脆弱”,也能够保证其在承受较大负载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紧接着,为了保证导轨能够较长时间的投入使用并且质量也不会有所下滑,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其最大的使用强度,需要空出一部分负载空间以备意外情况发生。最后,为了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震动带来的不安心驾驶体验,需要安装相应的弹性层面以消除震动,能够给驾驶员与乘客带来较为舒适的出行体验。
1.2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工作量巨大,需要的施工技术较为高超,其中的步骤也是复杂且繁琐,工期较长。为了能够保证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工期的同时,保证城市轨道的工程质量,并且每一个工序之间的联系、交流要紧密,但是相互之间不能够存在干扰工作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将各个部门很好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对城市轨道的混凝土浇筑工作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技术分析
2.1 明挖法施工技术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明挖法在施工建设中的运用较为广泛,也是城市地下隧道式工程发展初期首选的开挖施工技术。明挖法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安全的优点,在整个施工建设中若出现密集不大或者埋深较低的情况下,明挖法则是最为常用的施工方法。明挖法的具体操作则是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来设立合理的施工方案,通常要采取降低地下水位,合理的边坡支护方式,采取从地表直接向下的开挖方式,在基底验收结束以后再从下往上将墙板进行浇筑的方式去做施工。明挖法的关键工序是: 降低地下水位,边坡支护,土方开挖,结构施工及防水工程等。其中边坡支护是确保安全施工的关键技术,目前主要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排桩法、SMW 工法等支护方法。尽管这些方法已成熟地被广泛运用到城轨地下工程施工中,但仍存在需要解决的一些难题。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需考虑连续墙的接头防水、泥浆配比等关键施工技术,排桩法则需要考虑加强桩体之间的紧密咬合能力,SMW 工法在支撑系统以及内衬浇筑时的换撑方式方面仍有改进的余地。
2.2 暗挖法施工技术
暗挖法也被称之为浅埋暗挖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革新,暗挖法以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产生噪音小、对地表振动及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被广泛运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暗挖法根据地下掘进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施工方法,包括: 中洞法、交叉中隔墙法、双侧壁导坑法、地下连续墙法、全断面法以及侧洞法等等。双侧壁导坑法为了有效的控制地表沉降,需在施工中辅以其它施工技术,如施加管棚维护。暗挖法在大跨度断面、小间距隧道开挖应用方面仍需要有效解决开挖面对临近建筑物的扰动以及地表容许沉降的精确控制,在具体施工中还需要注意地表失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2.3 盾构法施工技术
盾构法是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也是在近几年中才逐渐兴起的一项施工技术,盾构法施工效率很高且能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合理的使用盾构法施工技术使得工程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盾构法与暗挖施工法一样都不会对地面的建筑和周围的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在地下线路埋深达到10m 或者更深时,通常考虑采用盾构法。盾构法施工工序主要有: 衬砌拼装、土层开挖以及衬砌背后压注等。盾构法需要特别注意对盾构机械进行精确控制,对施工过程的所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不合理的参数设置,对上、下坡以及弯道出现的地段需要特别注意。目前盾构法施工仍需要解决管片的厚度、宽度及拼装方式,以及盾构在防水方面的处理方法,包括管片结构自防水和结构连接缝处的防水工程。
2.4 深基坑防水技术
深基坑防水技术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也尤为重要。对于地铁施工,在地铁施工初期需要精确分析地下水位层位,采取降水帷幕等方式将多余的积水及时排除,以免影响后期的施工。深基坑防水工程,首先要做的就是防水材料的选择,必须选择符合标准的防水材料,其次是施工技术的标准性,包括对基坑基底垫层施工、基坑底板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层、主体结构防水方面的稳定性。在具体基坑基面、防水卷材布设和细部构造防水等关键施工工艺方面,需要综合考虑、以防为主、刚柔结合的施工原则,力保取得有效的防水效果。
2.5 推轨铺设技术
推轨铺设工法是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来定的,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需要区分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施工,不同的施工方法其具体施工方案也是不相同的。对于无砟轨道施工,其道床与轨枕块属于整体浇筑施工,施工时可以将长钢轨一一推进承轨台落槽后,然后将其扣紧,这样运轨车以及推轨车可以在上面自由通过,方便其后续作业。对于有砟轨道施工,则是完全不同的施工方法。根据交通运输良好的条件状况,可以选择单根轨运输的方法人工布放单枕,继而进行长钢轨铺设。除此之外,还需要特别注意钢轨接头的质量、适当的焊接参数和焊接工艺等。
3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开发的力度越来越大,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出现新的趋势。首先,技术的综合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要满足多种使用功能,在立足城市整体建设的基础上发展交通和商业,地下空间不再是孤立的,空间组合形式将更加的灵活,空间整体将有机化和丰富化。其次,设计理论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地下工程规划和设计理论也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地下空间将会作为三维发展空间进行设计,技术人员将会在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更加合理和科学的设计。再次,开发技术将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地下空间土木开发技术较为先进,地下施工自动化技术和电气控制技术还和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施工新工艺和新材料也会不断涌现,地下环保控制将会得到重视,地下空间设施会更加的高效、安全、舒适、美观。
参考文献
[1] 唐晓楠. 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5(12):00131-00131.
[2] 范金山.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分析[J]. 科技研究, 2014.
[3] 王福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4):00094-00094.
[4] 苏超. 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19).
论文作者:潘学峰, 张锦红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轨道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盾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地下论文; 方法论文; 空间论文; 《科技中国》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