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校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监管对策论文_何春明

浅谈中小学校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监管对策论文_何春明

(抚顺市公安消防支队,辽宁 抚顺113008)

摘要:本文结合基层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实际,针对中小学校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监管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校;火灾隐患;消防安全;监管对策

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中小学校是青少年成长进步的摇篮,也是无数家长寄予无限希望的地方,安全尤其重要。对于中小学青少年的消防安全教育,近几年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一定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在校青少年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明显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这项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都还远远不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弊端,一些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缺位,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火场逃生自救心理准备不足,以至于在突发火灾时无所适从、酿成悲剧。例如2000年3月27日,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万发乡中学一栋400平方米的砖瓦结构的平房学生宿舍发生火灾。大火烧毁了12间学生宿舍,共415平方米。四名初中生在火灾中丧生,11名学生被烧成重伤。2001年5月16日,广州市的一所寄宿学校发生火灾,造成8名正在准备高考的学生死亡,25人受伤。火灾是未熄的烟头引燃了一间休息室沙发后引起的,据了解,这幢建筑里的火警装置和灭火器都不能正常使用。2002年6月9日晚23时半,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羊街镇三元庄村小学发生火灾。大火将住宿在该校同一宿舍内的8名男学生烧死,烧毁面积约330平方米的教室4间,学生宿舍7间。一起起中小学校火灾事故触目惊心,令人深思。为此,探究中小学校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监管对策已经成为目前公安消防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中小学校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分析

(一)学校领导思想认识不重视,消防安全管理滞后。由于部分学校领导一味强调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忽视了消防安全,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目前多数学校消防工作由保卫部门负责,对隐患整改资金没有直接决定权,隐患整改工作难以得到及时有效落实。有的学校由年岁较大的员工或是临时工负责日常管理,上岗前多数未经过消防培训,工作责任心不强,职责履行不到位,经常出现不在岗不在位等现象,对存在的火灾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

(二)宿舍楼内学生密度大,安全出口锁闭。有的学校考虑到学生的人身安全或为了防盗等,在宿舍门窗上安装铁栅栏,影响疏散逃生;有的学校锁闭了宿舍楼不常用的安全出口,一栋宿舍楼只留一个出口;在楼梯间或过道增设铁栅门并上锁,增加了疏散障碍,减少了安全出口。一旦发生火灾,这些人为的设施将严重影响学生的疏散逃生。

(三)学生宿舍内违章用火用电现象严重。学生宿舍多数为集体宿舍,寝室内摆满床铺,上下层,几乎是铺连铺、床挨床,且摆放各种书籍等学习及生活用品,悬挂各种衣物、蚊帐,拥挤不堪,火灾一触即发。有的学生乱拉乱接电线在集体宿舍里使用电热毯、热得快,熄灯后私自用蜡烛加班学习,夏天用点蚊香熏蚊子、有吸烟坏习惯的学生乱扔烟头等违章用火用电等问题仍然很严重。

(四)消防设施器材配置不足及维护保养不到位,完好率低。部分学校只重视教学,轻视、忽略对消防设施器材的日常管理。有的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等重要场所未配置室内消火栓、移动式灭火器、应急照灯具、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基本的消防安全设施。有的学校虽然配置了消防器材,也存在数量不足、型号不符合要求等问题。有的学校配备的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不到位,长期处于无人管理、无人维护的状态,造成消防设施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薄弱。从火灾发生的情况来看,中小学校火灾大多是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缺乏引起的。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还很薄弱,学生消防安全素质普遍不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学生对消防安全知识了解、掌握得不深,主观上存在过于自信或麻痹大意倾向。加之一些学校片面追求高升学率、高学分,对学生消防宣传教育不够重视,将宣传工作停留在表面,对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力度不大,致使学生消防安全知识普遍不高。

二、加强中小学校消防安全监管对策

(一)加强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参照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对以前修建的建筑逐步进行改造,使之达到防火要求。对新建、扩建、改建及内部装修的计算机房、实验室、食堂、礼堂等人员聚集或易发生火灾的场所,公安消防部门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0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等技术规范进行防火审核,并根据灭火需要责令配置必备消防器材、解决消防水源、设置安全出口、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安装火灾自动灭火、报警系统等。

(二)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等规定,强化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学校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明确法定代表人是学校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本单位的防火安全负总责,对消防安全工作负总责,控制和减少重大火灾隐患。进一步完善消防责任管理机制,明确学校、系、办公室、年级、班级等消防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到位、到岗。层层签定责任状,逐级落实,层层落实,做到消防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

(三)加强监督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应依据《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20号)规定,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明察暗访、重点督察和阶段性检查等形式,加大中小学校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对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标志完好情况、疏散通道畅通情况、灭火器配置情况等进行检查指导。对能够立即改正的隐患,责令被检查单位当场予以改正;对不能当场改正的问题,责令其限期改正。同时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工作检查指导,帮助学校解决在隐患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四)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消防设施。学校要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力度,每年将消防器材设施经费和维护保养费用纳入正常经费预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改善消防基础设施,配齐配强消防设施和器材,做到有备无患。建立消防设施管理档案,指定专人负责,将学校所有消防设施型号、配置时间和部位、维修时间、运行检查等基本情况记录在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定期组织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加强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对超过使用年限的要及时更换。对损坏丢失、超过年限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药剂定期进行维修更换,确保完好有效。

(五)通过“四个能力”建设,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公安消防部门通过每年的“119宣传日”活动,结合“四个能力”建设,把消防安全知识送进中小学校中,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采取专题讲座、典型案例教育、消防安全图片巡展,消防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消防宣传形式,将火灾报警、火灾扑救、各种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火场逃生自救常识及家庭火灾常识等消防安全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针对师生火灾自救自护能力薄弱环节,组织开展消防逃生疏散演练,掌握消防安全常识和技能,提高学生逃生自救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素质。

参考文献:

[1]卢启华.中小学校园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第12期.

[2]王崇平,陶华.中小学校舍消防安全问题与防控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0年5期.

论文作者:何春明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小学校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监管对策论文_何春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