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新城中学,214111)
摘要:从目前初中化学的教学情况来看,存在教学方式老套,课堂教学过于死板,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并专注在课堂学习中,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基于此,笔者针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多元智能;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引言:
近年,我国用素质教育的方面来评价目前的课堂教学,仍有很多问题:一是学生未成为主体,教师的教学进度没有遵循学生的思维,导致无法调动部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二是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没有关注内容的差异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三是课堂评价方式不够多元化,教师大多以课后作业和考试评价学生,迫于考试的压力,培养出的学生缺少创造性。为此,多元智能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与教师相互合作,共同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多元智能理论简述
这一理论是由有着“多元智能理论”之父之称的世界著名心理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勒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这些智能范畴都有着个性化的区别,因此每个人表现的方式具有差异性。如果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化学中来,帮助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主讲的模式,促进教师在采取多样的方法教学;最后是能够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让学生清晰自己的优点,激励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初中阶段化学教学现状
2.1学生主体性不突出,淡化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主体性对提高课堂效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依据教案上课,所以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学生的主体性下降。化学学科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教师认为让学生动手操作浪费时间,渐渐放弃学生实验,而是以演示实验或视频为主,这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不能提高,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填鸭式的教育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2.2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初中化学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对于思维活跃、喜欢实验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长时间的讲授式教学,不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动力逐渐降低,学生慢慢地对化学的学习失去信心,最终影响教学质量。
2.3教学内容选取不当,影响化学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涉及到很多化学反应,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化学变化很神奇,如果教师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化学变化帮助它们解决生活问题。正是化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概念、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讲解,而对于贴近生活的知识,有趣的化学实验涉及的较少,对于学生而言,只关注到了难懂的概念原理和枯燥的化学方程式,影响教学效果。
2.4 教学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化学教学效率
当今,教师大多以作业和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正是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学生学习的目的逐渐变成了应试,缺少创新思维和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过多的考试导致不少老师迫于压力而选择应试的教学方法,只要讲考试的重难点,学生只要熟练做题,使学生难以主动思考。学生感受到化学神奇魅力的化学实验转变成了抽象难懂的知识,化学变成了“死记硬背”的学科。
3.初中化学教学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策略
3.1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对教师而言,要做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能。对教师来说,有针对性地更新自身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上进行创新改进,灵活地转变教学方式,如在讲解“水的净化”时,可以联系生活中自来水的来源,学生动手实验得到相对纯净的水,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力;在“分子和原子”的学习中,由于是概念比较抽象,可以把学生比作分子来讲授分子运动等性质,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教师采取多元化教学,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能够很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3.2开发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应结合化学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特点,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比如讲“混合物”概念时,可以将硫磺和铁屑放在一起,可以利用磁铁将铁屑取出,分离了硫磺和铁屑,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概念,加深对概念的掌握。在学习“化合价”时,化合价很难记忆,教师可以编写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的口诀,方便学生记忆。教师应该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把学科知识和生活实例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3.3结合多元理论进行实验教学
实验课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的能力,再结合多元理论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学多数以理论知识为主,即使进行实验教学也通常都是由教师完成的,学生进行观看。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结合多元理论的实验教学,将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清晰实验中的化学变化,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主动的思考;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加深理解。学生在家很少干家务,可以布置家庭作业,比如用pH试纸测定食物的酸碱性;清洗水壶中的水垢;利用烧碱清洗油烟机等基本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问题的能力。
3.4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的一种反映方式。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方式而应该以多种评价手段。将学生的强项和弱项比较,鼓励学生加强自己的弱项,更好地进行学习。而对于化学教学来说,侧重评估学生利用该智力解决问题或创新能力,前提是必须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只有这样,学生才易将学习成果学以致用,并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的兴趣。
结语:
综上,多元智能理论具有显著的现代教学色彩,并且有着显著的应用效果。本文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改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结合具体教学探讨了实施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知识情况,这样才能因材施教的实施有效教学,进而发挥多元智能教学理论的正面效果。
参考文献
[1]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D].曹小芬.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吴冰寒.华中师范大学2015
[3]情境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李岩.鲁东大学2015
[4]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张翠.延边大学2015
论文作者:陆崟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理论论文; 多元智能论文; 化学论文; 初中化学论文; 评价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