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高三历史复习论文_刘欣

浅淡高三历史复习论文_刘欣

四川省南部县大桥中学 637300

众所周知高三历史复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既要立足于巩固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又要着眼提高能力,深化思维,力争在高考中达到最佳效果。如何提高历史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的起始阶段对高三整体复习框架的搭建是否科学合理。

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研究《考试说明》,了解命题趋势,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备考的依据。通过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了解考试范围中知识点的增减情况,文字表述有什么变化;关注样卷,了解其题型、命题特点与趋势、设问方式、能力考查要求等。这样可以增加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避免复习中的盲目性。

2.研究高考试题,明确命题特点与复习方向。

(1)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近三年的历史高考试题,明确近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考什么、如何考,适当地统计和分析一下,以便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2)要思考一下近年试题在考查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

二、胸中万千丘壑,排兵落落大度

1.一个中心:搭建四轮复习训练层级,使学生各得其所。

第一阶段:纵的复习。强调以搭建知识体系,梳理答题步骤为核心。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强化常考板块、重点板块、创新板块的专题训练,将考点复习穿成串,连成线,达到系统化。突出“专”字,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集中攻克。第三阶段:综合训练。旨在融会贯通,提高综合、灵活运用能力,强化习惯。第四阶段:自主复习,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总结,自己查漏补缺,同时养精蓄锐,迎接高考。

2.两个聚焦点:聚焦课堂,聚焦测评反馈。

(1)高三课堂教学应该具有弹性和张力,着眼于课堂的吸引力、思维的冲击力、知识能力的提升力及学生的参与度、思维的活跃度、习得的满意度。着力于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减少机械讲授。引导思考,优化思维,强化表述,外显成果。在过程中夯实基础,在活动中提升能力,在自主中发展素养,让学生真正动起来。高三的课堂要有高一高二的文化性、故事性和趣味性。

(2)注意考试密度和难度的合理性。一般而言,一诊前两周一次大考,一诊后每周一次大考,单项考查穿插其中。“一、二诊”及高考前停课复习期间穿插安排小练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注意数据分析的及时性,透视诊断成绩,切实做好班级学情分析,明确班级整体历史薄弱模块,明确班级踩线学生涨分空间,指导学生自主分析调整状态。

三、细雨润物无声,细节点滴入微

1.要用好教材——万丈高楼平地起。

纵观近年历史学科的命题,一直侧重于考查历史主干知识的应用,注重从现实立意,强调考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这充分体现了学科知识考查由片面强调能力又回归主干基础知识和回归教材的趋势。命题贯彻了“试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思想,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因此,不管采取几轮复习,每一轮复习都应回归教材,用好教材,夯实基础,不能完全丢掉教材而复习资料。我们必须要明确,教材是考试内容的媒介,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增长点,资料始终只是我们复习过程中的辅助性资料。

2.要用好教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高考历史复习要回归教材,但不是说要拘泥于教材,不要资料,而是如何把资料和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知道,一本较好的教辅资料,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点归纳;(2)典型例题;(3)强化练习。所以教辅书不在多,一本就够了,多看几遍,最好把它看透、用透和琢磨透。比如要把资料里的典型题在教材中找到对应的历史思维、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做到正本清源。同时,还要反思它是什么类型的题目?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然后提取题中的历史思维,体会其中的方法技巧,达到融会贯通。

3.要用好试卷——宝剑锋从磨砺出。

高考复习过程中离不开试卷,比如滚动练习、章本练习、月考、诊断性考试等,这些试卷是老师精心挑选设计的,学生一定要使用好。考前一定要调节好心态,所有心思都集中到该科上,要信心十足,成竹在胸。考中要细心审题,耐心答题,规范准确,减少失误。一般是先易后难,做到基础题不丢分,中档题拿全分,高难题尽量多得分,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得高分。切忌出现心理性错误,导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或是为了保证正确率,反复思考,浪费很多时间,影响整体得分。考后要认真分析试卷,当我答完此份试卷时,自我感觉是否顺利?在本次测验中,造成丢分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要用好纠错笔记——柳暗花明又一村。

整个高三复习一定会练很多题,难免会做错很多题,特别是很多题目经常出错,所以用好纠错是高三复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难理解的题,不会做的题,写在错题本上。纠错时,最好用几种颜色的笔来整理,比如错题及其解答用黑笔写,正确解题思路及解题步骤用红笔写,出错原因及错题反思,一题多变等用蓝笔写。这样后续翻阅时,既清晰明了,又不觉得很疲惫。纠错本的建立贵在坚持,不拘时间,不问多少,不分课内、课外,凡是错题都应一题不漏地主动收录。长期积累,你就会发现纠错笔记是一个很好的查漏补缺的工具,时时翻看,总结规律,构建题库,悟出解题策略,体会历史思维方法,以后再考到时,便能举一反三,题目自会迎刃而解。

论文作者:刘欣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浅淡高三历史复习论文_刘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