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9例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给予常规组3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40例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脑梗死;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2-0072-01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现象,最终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1],脑梗死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身体部位的偏瘫现象及各类严重并发症现象的出现[1],不利于患者预后,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为了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我院针对收治的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9例进行观察(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随机分成两组后,常规组3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9例,年龄集中于在53至79岁之间,均值为(63.26±3.62)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2:18例,年龄集中于在52至78岁之间,均值为(63.20±3.59)岁。
分组结果满足组间基础数据差异不大的要求(P>0.05),分组结果具备对比价值。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3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40例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平稳之后即可为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早期语言功能的康复护理:告知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必要性就对未来生活的影响,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配合度,指导患者开展噘嘴、叩齿等口腔操训练,鼓励患者实施单音节的发音,采用循序渐进的过程,告知患者切忌操之过急,当患者反复练习单个字母发音不存在错误时即可开展连音的重复训练,引导患者多开口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为患者开创语言情境的训练,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简单的沟通,提高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度;(2)早期心理康复护理:患者及患者家属由于突如其来的疾病、对疾病产生的费用及担心预后等因素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且患者家属的负面情绪极易传染给患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早期的心理康复护理,为患者介绍成功治愈的案例,告知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通过自身努力及锻炼恢复原本的正常生活,引导患者憧憬生活,给予患者积极乐观的情绪传达。此外还应针对患者家属开展积极的心理疏导,告知家属共同与患者携手渡过难关,切忌将负面情绪表现在患者面前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3)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一周时间内协助患者开展肢体功能训练,针对卧床期患者实施肢体的被动运动及按摩,针对下床活动患者指导其进行肢体的主动训练,训练应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患者训练站立、坐位、双手提物、单手提物、拿捏、肩部的旋展、前臂旋后、踝背伸、指关节伸展活动等动作训练,提高患者肢体的康复程度;(4)早期生活自理能力的护理:患者治疗3天后即可开展相应的培养患者独立进食、穿衣等基础的生活能力训练,恢复至后期引导患者进行洗澡、慢走、提物等方面训练,强化患者的生活能力。
1.3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1)运动功能评分:采用运动功能评分法,总分100分,分数越低患者的运动障碍越严重。(2)生活自理能力:采用ADL评分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能力越强。(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21%(11/39),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两组相比:X2值=4.25,P值=0.04;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的各项指标的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表1:两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
3讨论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主要是指在脑梗死患者治疗恢复早期给予肢体、语言、心理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及护理,旨在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为患者回归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3]。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常规的护理及指导无法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早期康复护理主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病情变化及病情预后恢复情况等实施针对性的、专业化的早期康复护理,引导患者及患者家属积极主动参与进康复进程中来,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促进患者预后[4]。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的观察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常规组脑梗死患者,说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明显。
综上,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观阳.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5):194-195.
[2]孙威.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140-141.
[3]袁莉,胡国荣,陈丽丽,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2):871-873.
[4]李彩钱,李沙沙,金爱娟,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17,32(24):3638-3640.
论文作者:吴媛媛,贾嫚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患者论文; 评分论文; 脑梗死论文; 模式论文; 能力论文; 两组论文; 常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