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综合运维保障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赵莹

用电信息采集综合运维保障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赵莹

(国网安徽宣城供电公司 安徽宣城 242000)

摘要:随着用电信息采集建设的深度推进,加强采集系统运行维护,保障采集系统稳定运行,确保采集信息量完整可靠,提升各项考核指标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用电信息采集运维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综合运维指挥平台和故障诊断仪为主体的用电信息采集综合运维保障系统。系统的建设,为现场运维提供了快速、准确的信息,提高了采集建设质量,加快了采集建设进度,为满足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目标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关键词:用电信息;综合运维;保障系统

1 运维现状分析

1.1 采集系统运维情况

现阶段用电信息采集综合运维技术的发展概况可以总结为三两个方面。一方面,运维方法较少。用电信息采集运维通常会牵涉到多个方面,例如主站、内部网络、无线专网以及终端厂商的安装水平和业务数据的完整性。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单位所采用的信息采集运维手段比较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设备供应商与工程的安装水平;另一方面,运维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因为采集故障和多个方面有关,常常会出现非现场中的不足难以在现场弥补的情况,导致维护人员多次来往于同一个环节,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并增加了运维资源耗费。

1.2 标准支撑情况

这一情况主要体现在两点,其一,用电信息采集建设的工作量较为繁重,而且牵涉到的领域也比较多;其二,政府部门在信息采集宣传的早期提出了多项条例规范,其中涉及到了多方面内容,包括终端技术要点、安全保障以及验收管理等。这些条例规范给用电信息采集的规范性发展与进一步扩展奠定了坚实的保障,但是却并未涉及到用电信息采集运维领域。

2 建立高效采集运维体系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稳定运行同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有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采集运维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要强化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力度,可以为系统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高效采集运维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应基于成本费用、管理步骤和岗位分配等层面,完善采集运维体系结构。

(1)构建省市级别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管控中心,对系统开展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2)在各个县区构建运维体系班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用电信息系统的业务操作、工作维护和信息采集等实施全面的运行管控;

(3)推动台区智能表改进工作的开展,完成相应的安装及调试操作,并注重对现场互感器、电表等设施的控制,确保各个环节都满足管理规程的规定;

(4)强化对采集运维团队的构建力度,针对运维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教育,逐步提升运维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扩大采集运维体系的应用范围,保障电力系统各项设备的正常工作;

(5)将SIM卡的管理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要求运营商要统一性的对通信卡进行等级处理,保障卡片的功能和作用;

3 技术应用分析

3.1 总体思路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会把异常终端、计量设备与数据信息都归纳到特定的信息资源库。之后,再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综合运维保障系统对其中的资源进行时时动态监控,同时联系故障系统中的已有资料进行诊断;其次,用电信息采集综合运维保障系统按照出现的异常情况以及运维员工的工作实际调配维修员工;再者,运维员工按照手持现场故障诊断仪完成异常设备的跟踪与修复工作,同时把异常信息发送至综合运维保障系统;最后,综合运维保障系统把最终的解决效果做循环管理,并每隔一段时间就查询运维质量。

3.2 系统功能

3.2.1 设备运行状况管理。涉及有地区企业用电信息采集主站采集前置运行、采集设施工作情况等;

3.2.2 故障监控调度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一管理工作中需深入分析故障量,例如正在实施的工作、尚未开展的工作等。同时,这一管理工作还要动态监控维护工作人员;

3.2.3 故障跟踪服务。通常涉及有设施的运行模型管理、故障异常位置动态监视等。这一功能会在图形中通过灯光的不断闪烁表现出来,最终实现对故障的精确定位目的;

3.2.4 运维区域管理。其功能主要有运维区域规划、异常情况管理以及工作员工管理等;

3.2.5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产品质量监督通常会涉及到不同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的异常管理。以所出现的运维故障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探讨设施的工作稳定性,同时从整体上研究运维信息,最终要求供应商进行相应的补救处理;

3.2.6 报表管理。对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并按照实际所需制定出相应的表格,例如日报、周报等。此外,还要定期将产品、服务的工作稳定情况反馈到产品、服务的供应商手中;

3.3 标准化

在深入的分析讨论综合运维保障系统的各方面需求之后,确定这一系统运行的主要含义、特点以及系统定位。与此同时,还要明确综合运维保障系统的各种架构及其与相关应用系统之间的交互联系。除此之外,还要明确该系统所应实现的功能要求,从整体上明确系统应用的规范性设计。全面分析综合运维保障体制,构建科学、健全的运行维护保障体制、故障运行维护评价体制。

4 应用架构

对现有用电信息采集建设及运维进行现状调研,分析用电信息采集建设及运维的业务与故障情况,用电信息采集综合运维保障系统业务架构从支撑管理应用出发,分为4个层次,自底向上分别是支撑层、执行层、监督层、决策层。

4.1 支撑层主要为综合运维保障系统提供技术支撑,包括运维支撑体系(如辅助决策工具、自定义报表工具、典型故障知识库、运维经验分享平台、GIS/GPS服务)和系统辅助(运维培训服务、运维工具管理、运维人员管理、运维区域管理)。

4.2 执行层主要为综合运维保障人员执行故障工单提供业务支撑,执行层包括运维基础应用、现场运维服务、运维资源预测3部分,其中现场运维服务为核心应用,运维人员通过手持PDA执行现场运维服务。故障工单的分配由运维基础应用发起,工单的现场异常检测、处理、修复都由现场运维服务承担。

4.3 监督层主要执行运维监督服务,对人员、资源、故障源监控与统筹调配;主要业务包括故障任务监控、运维车辆监视、计划执行监控、运维同质化监控、故障预测、运维人员调剂等。

4.4 决策层主要为管理部门对整体运维进度、运维成本、运维效率及运维质量提供决策支撑信息及管理界面。

通过综合运维保障系统业务分析,结合业务架构,用电信息采集综合运维保障系统应用架构包括七大模块:现场运维服务(现场手持智能设备应用功能)、运维产品质量分析、运维监控调度、运维基础管理、运维资源预测、系统辅助和系统支撑功能,并通过接口与营销、采集、网络管理等系统进行交互。

1)现场运维服务由现场运维人员在确认故障情况下,利用现场运维工具(故障诊断仪)进行故障定位、故障识别、故障诊断、故障处理及故障跟踪,

2)运维监控中心人员负责利用综合运维保障系统(运维指挥调度平台)进行运维故障监控、任务调度、统计分析等应用。

5 结语

随着用电信息采集建设的深度推进,如何加强运行维护,保障采集稳定运行、采集信息量完整可靠,提升各项考核指标显得尤为重要。电信息采集综合运维技术保障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运行维护技术服务的规范性,同时还实现了对故障的集中管理。

参考文献:

[1]米晓霞,赵成刚,周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运维实际问题的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174.

[2]何剑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解决对策[J].广东电力,2011(5).

论文作者:赵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  ;  ;  ;  ;  ;  ;  ;  

用电信息采集综合运维保障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赵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