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性论与思想政治教育_政治论文

马克思人性论与思想政治教育_政治论文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本质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与客体都是人,故人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人的认识,尤其是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正确地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的探讨。其中最经典的论述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说这一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核心。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科学论断,联系马克思与恩格斯其它关于人的论述,来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1、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从人的存在来看,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但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由此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人的时候,把人的“肉体”、“自然性”、“动物性”等等已纳入研究之中,并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虽然这些因素是构成人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但只有社会性才能纳入人的本质范畴。对此,马克思作了深刻的论述与说明:“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本身的特性”、“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2]。而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3]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时明确指出:“但是他忘记了‘特殊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4]。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同以前的一些思想家一样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但又超越了他们的思想。现在,有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忽视人的自然属性,这显然是一种片面的理解;而另外一些学者主张把人的自然属性纳入人的本质范畴,而且他们认为这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理解,这种观点显然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误解与倒退,这种人学观点的逻辑发展必然是人的自私自利,最终导致人类道德的倒退。

2、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实践的,不是抽象的。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也在于它的实践性。马克思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5]正是人们的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形成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决不是抽象的“爱”、“善”、“恶”、“理性”、“绝对精神”等等。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理论置根于实践的基础之上,揭示了人的本质的实践性,从而超越了唯心主义的人的本质观。但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和反对个人对自身的关注,“对于各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当然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6]。

3、人的本质是综合性的,在阶级社会中是有阶级性的。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整体上来讲,社会关系包括物质性关系与精神性关系两大类。其中,物质性关系又包括经济关系(决定性的)、职业关系等等;精神性关系又包括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文化关系等等。所以说,人的本质是综合性的,而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当然,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经济关系是最基础的、起决定性作用。在阶级社会中,正如经济关系决定着人的阶级地位一样,经济关系决定着人的本质的阶级性。对此问题,马克思说道:“某一阶级的个人所结成的、受他们反对另一阶级的那种共同利益所制约的社会关系,总是构成这样一种集体,而个人只是作为普通的个人隶属于这个集体,只是由于他们还处在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下才隶属于这个集体;他们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这种社会关系中的”[7]。一些资产阶级学者鼓吹道德、文化的“超阶级性”,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此作了针锋相对的反击:“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8]、“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9]。当然,我们在承认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非经济性因素、特别是思想道德文化关系的反作用,在强调人的本质阶级性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到其阶级性表现的多样性、隐蔽性。

4、人的本质是发展的,不是静止的、永恒不变的。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际上就是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的本质的内涵,因为社会会变,社会关系会变,由社会关系综合决定人的本质同样会变。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10]。所以说,马克思主义者是把人的本质跟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具体地联系起来,强调人的本质的阶段性、变动性。事实上,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及目前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社会关系在变,人的本质也在变。历史上,一些唯心主义者及旧唯物主义者把人的本质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结果只能是使自己及那些执迷不悟的信徒们在自己划定的圈圈内打转转。

二、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实践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基础来指导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脱离客观实践

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人的本质是具体的、是实践的,就是要求我们做工作不能脱离实践,要关注现实的生活及现实的人。虽然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精神性活动,但它并不是以某种主观观念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的,它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为基础的,服务于社会实践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随心所欲,主观臆想。在这方面,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曾有过惨痛的教训。十年“文革”时期,“四人帮”一伙就是脱离实际,企图使思想政治工作超越社会实践,教条式地理解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主观、教条行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从人的实际需要、人的切身利益出发来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和教育人。对此,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指出:“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经常据实讲解,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并且对群众所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11]。

(二)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回避阶级与政治,不能淡化政治

当前,确实有一些人在否认思想政治工作的阶级性,确实有不少人、包括一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想回避政治。他们提出所谓“超阶级”、“全人类”的道德或思想;他们有意或无意地用心理的、人格的或人际关系的教育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人类生活的共同的基本道德规范,而且我们也追求一种超越阶级、超越国家、超越政党并为全体人民所接受的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在阶级社会中,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存与对立的世界格局中,想不谈阶级,想回避政治,恐怕是一厢情愿。有些人害怕讲政治没人听。确实有一些人谈政治,群众不欢迎,其原因不在于政治本身,群众不喜欢的是“空头政治”,而不会拒绝与自己利益紧密相关的、与国家命运紧密相关的政治。所以,问题不在于讲不讲政治,而在于讲什么样的政治、怎么样讲政治。还有些人害怕讲政治会冲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会不合时宜。事实上,只要学习过或稍微熟悉党的方针政策的人就不会在这一点上产生怀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江泽民同志再三强调“讲政治”、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包括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法宝的作用,只有“两手抓、两手硬”,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原则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观、价值观。因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类是一个互相依赖的整体,人们有共同的利益。人们要想自己生活得更幸福,就必须走出个人的“中心”,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集体的道德规范,在实现集体价值、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决不会过时、落后。现在,有一些人鼓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并打出“合理个人主义”、“合理利己主义”的旗号,似乎加上“合理”两个字就真的合理了。其实,周恩来同志早就对此作过精辟的论述:“个人主义可以有各种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表现,但是个人主义总是和集体主义对立的;不管你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或者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它的思想根源都从属于资产阶级的”。[12]面对市场经济转轨期的冲击,集体主义道德观确实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一些青年人也会因为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而产生对集体主义道德观的怀疑,这就更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花心血、下力气去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去引导好青年,而不能任凭个人主义价值观误导青年。

(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与恩格斯十分重视人的自由与解放,恩格斯在描绘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时曾说:“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目标,但自由与发展不是抽象的。从人的本质理论来看,既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必然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特别是在私有制社会中,劳动人民不仅不是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反而是社会关系的奴隶。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个人自由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无阻碍地享用偶然性的权力”[14]的自由。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们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自由的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具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充分条件,但这并不排除一定程度上人的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尤其重要的是我们要防止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人的畸形发展。狭隘的社会分工、失控的科学技术只会造就越来越多的“单面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只会带来更多的空虚的、抽象的甚至是丧失人性的人。我们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分析人的社会关系,帮助人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彻底摆脱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及拜金主义的束缚,做自己的主人,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标签:;  ;  ;  ;  ;  ;  ;  ;  ;  ;  

马克思人性论与思想政治教育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