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何春茜

保山市隆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云南保山市 678000

摘要:目的 对子宫内膜病变运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临床上的治疗意义以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对在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通过临床检验疑似患有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6例,以病理检查的方式作为病情的判定金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比超声检测方式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结果 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76例患者中存在68例患者成功检测出子宫内膜病变,且两种检测方式中,阴道超声检测方式更加具有可靠性,诊断率相对腹部超声检测具备更加优秀的临床推广意义,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测方式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测更加准确,是目前临床上有效的检测方式。

关键词: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子宫内膜病变;效果

子宫内膜病变是目前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雌性激素过度刺激有关,发病者临床表现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紊乱、白带异常等情况,且患者会有一定可能出现不孕的情况[1],子宫内膜病症过于严重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出现,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威胁,本文针对目前临床上子宫内膜病症诊断方式不够明确的缺点进行探究,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确定阴道超声检测以及腹部超声检测的确诊率,从而为子宫内膜的临床检测提供指导性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通过对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疑似出现子宫内膜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抽取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年龄为23~72岁,平均年龄为(45.64±12.51)岁;患者的临床表现均符合子宫内膜病变的症状,主要为阴道出血、月经紊乱以及白带异常,部分患者不孕不育,选取的患者拥有研究的知情权,患者之间的病情具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检测方法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装置,分别使用阴道超声检测以及腹部超声检测的方式确定患者的患病情况,两者检测方式具体操作如下:阴道超声检测,选用频率为(5.0~7.5MHz)高频超声波探头,让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对探头进行相关处理后伸入阴道进行检测,探头方式的具体位置为阴道穹窿与宫颈部位,并通过多切面的检测,判断子宫的具体形态以及大小,在检测的过程中尤其需要确定患者子宫内膜轮廓的具体形态[2]。腹部超声检测,选用频率为3.5MHz的声波探头,患者在检测前需要保持膀胱的充盈,在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其观察的重点是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检查,判定患者子宫腔内是否存在积液,这也是腹部超声检测判定子宫内膜病变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腹部超声检测需要确定患者病灶的具体位置,以及相关表面基底与子宫内膜的位置关系[3]。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9.0软件对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并再次基础上判定两组样本的可靠性,具体检测方式采用P<0.05作为具体判定标准。

2 结果

在本文探究的过程中,选择的76例患者中通过病理检测确诊65例患有子宫内膜病变,出现病变的患者中出现子宫内膜增生32例,子宫内膜息肉11例,子宫内膜癌2例,粘膜下肌瘤20例,通过阴道超声检测的方式确定子宫内膜病变的具体情况基本相同,且确诊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测方式。两种检测方式的具体判定标准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种超声检测方式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符合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检测到子宫内膜病变发病率不断上升,子宫内膜病变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而目前临床诊断方式过于固化,且检测效率不够高,导致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4]。子宫内膜的病变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严重的盆腔炎以及盆腔积水,甚至会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出现,因此,寻找有效的子宫内膜确证方式对临床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影像学检测方式是子宫内膜疾病筛查的重要方式,能够全面诊断患者的子宫内膜患病情况,从而在治疗早期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全面筛查,除此之外,在检测的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辅助检测手段能够全面排除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升病症的确诊率,辅助诊疗手段主要包括多普勒超声检测、X射线平片、计算机体层成像检测以及磁共振的方式进行检查,对于各类妇科病的诊疗有着重要的意义[5]。

子宫内膜病变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子宫内膜正常声学成像性质,未出现病变的子宫内膜回声均匀,且子宫内膜与肌壁之间有着明显的交界线,宫腔线位于子宫的中部位置,并且其内膜厚度一般低于12mm,对于绝经的患者一般不超过5mm,且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会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表现出不同的声像特征,从而为后续临床治疗打下基础。通过腹部超声检测的方式更加容易被患者接受,且此类检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患者子宫内膜的具体形态进行观察,腹部超声检测难以对患者的宫腔内部情况进行判断,临床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6]。在本文研究的过程中,疑似患有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通过病理性检查确证65例,通过阴道超声检测方式确诊率为90.76%,腹部超声检测确诊率为73.8%,且阴道超声检测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判定的子宫内膜增上以及子宫内膜癌等病变总体符合率较高,总体有事较为明显,两种检测方式表现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通过阴道超声检测方式的确诊率较高,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测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方式确诊率较高,对比腹部超声检测有着明显的临床优势,且阴道超声检测方式操作简易、过程无创、外界干扰因素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颖,陈梅,郭银树,等. 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样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宫腔镜诊断价值[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5):366-370.

[2]陈玲,于姣姣,胡兵,等. IVF-ET中内膜整理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经阴道三维超声评价[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7,28(2):123-126.

[3]戴如星,明芳. 血清CA125、经阴道B超检查及CT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方面的价值[J]. 重庆医学,2016,45(24):3421-3424.

[4]王海波,赵金荣,逯彩虹,等. 肥胖妇女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临床病理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31):88-91.

[5]张文燕,施晓波. 经阴道超声诊断不孕症常见宫腔病变的分析——300例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的比较[J]. 生殖与避孕,2015,35(2):137-140.

[6]张嘉洁,张静,张嘉丽,等. 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癌超声及病理鉴别诊断[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11):1015-1018.

论文作者:何春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何春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