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开发性金融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论文_初志刚

论开发性金融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论文_初志刚

摘要:宏观调控是国家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但传统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中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于经济运行的调控力度 和范围有限。开发性金融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金融形态,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中发挥 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期,开发性金融在宏观经济逆周期调节、促进人民币资本输出、调节国民经济结构等方面大有作为。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 ; 宏观调控 ; 政府与市场

由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其固有的内在机制和周期性波动会导致社会资源错配以及经济衰退等严重影响,宏观调控作为政府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然而,面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开发性 金融应运而生,既避免了信息不对称、顺周期和短期化行为等商 业性金融的缺陷,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在没有政 府补贴的情况下长期实现盈利从而解决政府失灵的问题。开发性 金融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实践,逐渐成为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中 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开发性金融的内涵

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2006)认为,开 发性金融是由某个国家或国家联合体通过建立具有国家信用的金 融机构,为特定的需求者提供中长期信用,同时以建设市场和健 全制度的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实现长期经济增长以及其他政府 目标的一种金融形式。中国特色的开发性金融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并借鉴国际经验 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探索中产生的,其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 宗旨,依托国家信用,运用开发性方法和市场化运作,主要从事 中长期投融资业务,以保本微利为经营原则,在实现政府发展目标、 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熨平经 济周期性波动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中国特色的开发性金融灵活地作用于政府与市场之间,为政 府与市场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将国家信用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 起来,服务于国家战略,保障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宏观金融调控新框架为开发性金融拓展了发展空间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 年三季度)中指出,传统的单 一调控框架存在着明显缺陷:以 CPI 为锚的货币政策框架在 CPI 较为稳定时,资产价格以及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性仍然较大;作 为评判金融周期的两个核心指标广义信贷和房地产价格,两者之 间相互放大,从而导致自我强化的顺周期波动;而广义信贷和资产价格通过资产负债表等渠道进一步把金融和实体经济联系起来, 当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同步叠加时会放大影响,而两者不同步时会导致宏观调控政策冲突或失效。因此传统单一调控框架难以有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一 定程度上还能纵容资产泡沫,积聚金融风险。针对日益重要的金 融周期问题,需要引入宏观审慎政策加以应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健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新框架。宏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自我约束和自律管理,克服 金融机构的顺周期行为,这一定程度为开发性金融完成市场孵化 功能创造条件,有利于其发挥规模效应和跨周期效应的优势,在逆周期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全球 经济处于下行趋势,导致银行惜贷,货币供应不足,进而促使经 济进一步下行和货币收缩,形成顺周期的恶性循环。面对这种情 况,利用开发性金融其主要提供中长期贷款的业务特征,以及在 建设市场和健全制度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增加信贷供给,从而逆 周期调节扩大需求,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在此过程中开发性金 融机构也依靠其自身专业优势和“融资融智”相结合的业务特点, 赚取可用于自身发展的收益而无需政府长期补贴,最终获得双赢 的局面。

开发性金融其另一特征为主要通过债券融资,筹集项目资金。 从融资成本考虑,货币当局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建立正向激励 机制为开发性金融机构提供成本适当、来源稳定的资金,克服了 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融资局限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在货币市场建立开 发性金融相关指数,传导政策风向标,增强开发性金融债券的流 动性等手段,降低开发性金融融资成本,以体现开发性金融保本 微利的经营原则。

三、开发性金融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1. 市场建设和制度健全方面开发性金融不同于商业性金融的另一特征是,其以市场建设为抓手,一方面弥补商业金融的不足,另一方面以优质的业绩促进整个市场建设。在一些商业银行不愿介入,看上去没有发展前景的领域,通过主动建设市场,搞好信用结构建设,就可以培育 成为商业可持续的领域,从而引导商业金融进入。例如城建领域, 以前由于缺乏市场机制,银行资金不敢贸然进入。国开行以银政 合作为切入口,开创“芜湖模式”与地方政府共同构造市场化的 融资平台,打破银行资金不能进入城建领域的市场僵局,形成了 金融财政良性互动的局面,从而达到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的作用。

2. 逆周期调节经济波动方面开发性金融不同于商业性金融顺周期的特征,其由政府支持,

作为股东的国家不对其盈利有商业性要求,这样就减少了其短期 性行为,即使在经济收缩期也投放中长期贷款支持经济增长;另外, 在短期不盈利的项目,当经济运行至扩张期时,仍可以取得回报,因此开发性金融在保本微利的基础上可以持续运营,其业务跨周期的特性本身就具有逆周期的特性。因此在宏观调控方面,当经 济运行处于收缩期时,开发性金融在经济薄弱环节以及“两基一支” 等方面进行投资,以保障投资需求的持续性,从而达到熨平经济 周期的作用。

3. 促进人民币资本输出方面 在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上,国开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发挥“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银行作用,突出服务经济外 交战略、能源资源战略和中资企业走出去三大重点,以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等领域为起点,跟进新亚欧大陆桥和海上支点建设,大 力支持高铁、核电、通信、工程机械及汽车、商用飞机等装备走出去, 促进钢铁、水泥、玻璃灯产能转移,支持对外投资和重大海外并 购项目,为人民币资本输出奠定了基础。

同时,抓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时机,支持国际国家能源 资源战略储备和企业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等,促进我国进出 口平衡,起到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

4. 服务供给侧改革方面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 , 就是从生产要素供给角度出发 , 通过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降低无效产能 , 盘活资产存量 , 弥补结构性短板 , 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 , 为中 国经济维持中高速发展培育新的动力。

在这方面,开发性金融大有作为,通过多部门联动,在煤炭、 钢铁等过剩产能领域鼓励优质企业和创新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同 时引导企业对过剩产能进行逐步淘汰,在保持经济平稳过渡的基 础上,化解过剩产能,进行企业技术升级。

通过棚户区改造和专项基金等项目投资,助力地方房地产市 场去库存;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政府购买和 PPP 模式,引导商 业资金进入棚改领域,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通过精准扶贫和“铁 公基”等项目建设,为区域建设补齐短板。大力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 智能消费、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及科技成 果转化项目 , 推动对重大技术、装备、材料的自主可控具有至关 重要作用的技术创新 , 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 营造好的产业生态环 境。

参考文献:

[1] 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实践研究课题组 . 中国特色的开发 性金融理论与实践 [J]. 开发性金融研究,2017(4).

[2] 陈元 . 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 [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 孙国峰 . 开发性金融定位和新时期重要作用 [J]. 开发性 金融研究,2015(1).

[4] 孙国峰 . 中国的开发性金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 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J]. 开发性金融研究,2017(4).

论文作者:初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科学》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论开发性金融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论文_初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