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张咏

(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甘肃平凉 744000)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患者失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2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选取64例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助眠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将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探究影响老年失眠的原因,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分析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患者失眠的影响。结果:经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存在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并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患者失眠的影响发现,影响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十分复杂,药物干扰、心理状态波动、疾病、饮食和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失眠,而利用助眠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患者进行护理,则能够有效的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老年;失眠;原因分析;护理干预;心理状态评分;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196-02

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类疾病,是人体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渐社会功能的主观体验[1]。在临床上,失眠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神经衰弱、疲劳、乏力和入睡困难等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老年人因其年龄限制,精力不如年轻人,往往需要更加充足的睡以保证每天的活动需要[2]。老年患者一旦出现失眠症状,便有可能出现或加重焦躁、易怒和抑郁的症状,不仅影响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对疾病治疗造成负面影响。而长期服用助眠药物,还有可能影响患者的身体状态,造成药物上瘾等并发症的出现,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寻找导致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并寻求其相应的解决方案,就成为各级医疗机构需要解决的难题。在本研究中,将通过回顾行分析的方式探究造成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并通过组间比较的方式分析护理干预方式对老年患者失眠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请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2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选取64例研究对象。在对照组中,男33例,占比51.56%,女31例,占比48.44%;年龄64~79岁,平均年龄(71.46±3.28)岁;其中骨折患者2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18例、高血压15例、其他疾病患者10例。观察组中,男32例,占比50.00%,女32例,占比50.00%;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1.98±3.21)岁;其中骨折患者2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16例、高血压17例、其他疾病患者7例。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且该差异经统计学软件验证无意义(P>0.05),可以进行本研究中各项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其中包括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和生活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用助眠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干预 首先,在患者出现失眠症状以后,护理人员应当予以患者心理状态评级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予以患者相应的心理干预。并且,对于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寻求原因并予以解决,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最后,对于心理压力较大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组织一些病友活动,通过活动的方式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

1.2.2环境干预 护理人员应当对老年失眠患者的住院环境进行排查,保障患者住院环境的清洁卫生和通风,对于睡眠较轻的患者可以予以病房调换的措施,保障患者的睡眠。同时,护理人员可以在不影响其他患者的前提下在病房内播放一些助眠音乐,通过外部手段帮助患者入眠,体高患者的睡眠质量[3]。

1.2.3药物指导 护理人员应当根据医嘱指导患者合理服用药物,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滥用、乱用药物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要求患者不滥用药物,患者在服药前护理人员应当进行检查,避免因药物因素的刺激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1.2.4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每日饮食情况进行干预,避免患者服用油腻、辛辣的食物,并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每日饮食以蔬菜和多蛋白质类食物为主。并且,护理人员应当严格监控患者的饮水情况,老年患者不能大量服用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避免咖啡因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时间和质量,以七分饱为最佳,切记不能暴饮暴食,不能吃的过早或过晚,影响睡眠质量[4]。

1.3 评定标准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所有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波动状态进行评定,该量表采用百分制,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数据输入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x-±s)表示平均数值,组间比较采用t进行数据分析,P<0.05代表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影响老年患者出现失眠的原因

采用回顾行分析法对所有老年患者的失眠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心理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是影响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存在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

经回顾性分析发现,影响老年患者出现失眠现象的原因有心理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和药物因素等。且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得出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助眠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通过环境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指导和心理干预等措施从根源上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并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患者失眠的影响发现,影响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十分复杂,药物干扰、心理状态波动、疾病、饮食和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失眠,而利用助眠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患者进行护理,则能够有效的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付捷.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饮食保健,2018,5(39):236-237.

[2]张宝玉.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医学美学美容,2018,27(6):97.

[3]魏婷婷.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养生保健指南,2017(19):144.

[4]李玲,马宁.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母婴世界,2017(8):166.

论文作者:张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张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