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医院 030012
摘要:目的:探寻优质护理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肿瘤患者中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医院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命质量和心理状态及术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均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对护理的满意度(91.1%)明显高于对照组(82.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状态,提高术后生命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肿瘤;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脑肿瘤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该病病情复杂、发展快且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手术实施时风险较高,研究表明[2]在围手术期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术后效果。本研究旨在探寻优质护理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肿瘤患者中90例,均经过实验室相关检查确诊为脑肿瘤,须行手术予以治疗。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并排除合并有心、肝、肾严重功能不全、精神障碍、语言及理解能力障碍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包括患者45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为(33.4±2.1)岁;肿瘤类型中包括脑膜瘤17例,脑胶质瘤6例,垂体腺瘤11例,转移瘤3例,听神经瘤8例;另一组为对照组,包括患者45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3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为(34.6±2.2)岁;肿瘤类型中包括脑膜瘤18例,脑胶质瘤5例,垂体腺瘤12例,转移瘤4例,听神经瘤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一步的分析。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行开颅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医院的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术前各项检查的完善、病情观察、术前准备、术中协助手术完成及术后患者的常规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术前护理
在术前,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关注其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介绍疾病及治疗的相关情况,缓解患者因过度担心疾病及手术产生的焦虑、恐惧,避免这种不良情绪状态影响手术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还应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2)术中护理
在手术进行时,护理人员应熟悉整个手术操作过程,配合手术的进行,协助患者改变相应体位;并且护理人员应关注手术时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变,并保持手术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清点整理手术所用器械、敷料等。
(3)术后护理
在手术完成后,将患者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病房内保持环境适宜且安静舒适,为患者的术后恢复提供良好外在条件;同时实时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加强对患者术后气管、口腔等基础护理,防止术后感染,并为患者制定相应的饮食及运动计划,促进康复。
1.3 观察指标
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命质量和心理状态,本研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价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与抑郁情况,采用生活评分表(SF-36)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该量表分为八个维度,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价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该问卷评分标准化后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数+满意数)/总观察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前SAS评分为(65.8±7.8)分,手术后评分为(53.2±8.1)分,对照组患者手术前SAS评分为(66.1±8.4)分,手术后为(59.3±9.1)分;观察组患者手术前SDS评分为(61.5±6.7)分,手术后为(53.8±7.4)分,对照组患者手术前SDS评分为(60.7±7.8)分,手术后为(58. 5±7.3)分。经统计分析,手术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均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具体见表1.手术前两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45例研究对象中,非常满意14例,满意27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91.1%,对照组45例研究对象中,非常满意11例,满意26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为82.2%。观察组患者术后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研究对象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开颅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脑肿瘤患者的重要手段,手术难度大、风险较高,患者术前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状态,影响手术效果。与医院的常规护理相比,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干预更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3],并在手术前后各个阶段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手术预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本研究中,经优质护理干预的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生命质量评分更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脑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状态,提高术后生命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燕宏,牟林,王国碧,等.脑肿瘤术后并发症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J].河北医学,2013,19(2):298-299.
[2]高丽,江静敏,江群,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颅脑肿瘤手术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6(14):1625-1628.
[3]陈美.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脑肿瘤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6):294.
论文作者:王颖,赵荣荣,刘跃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术前论文; 两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