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要点论文_李浩坤

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要点论文_李浩坤

惠州市博罗县园洲建筑工程公司 广东惠州 516123

摘要:混凝土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及结构安全。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几点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在实施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便是混凝土,所以混凝土的材质针对房屋建设的质量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混凝土的材质不仅仅对房屋建设的安全性有着影响,还对房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在建设房屋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体现在很多的方面,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对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混凝土材质问题

混凝土是由水泥、石子、水、粗骨料、石灰等组成的,这些材料在合成混凝土的过程中,难免会由于各自的独特性特征、外力、超负荷等因素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当这些外因超出混凝土的抗拉伸力,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另一方面,混凝土在生成的过程中,各材料之间会发生水热反应,造成温度的上升,而混凝土的外表层散热非常快,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混凝土内外的温差逐渐增大,最后超出混凝土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出现大体积的混凝土裂缝,对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非常大。

1.2混凝土结构裂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干缩裂缝主要结构内部结构中的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出现不均匀变形现场。若混凝土受到外部条件的作用,使得表面水分过快损失,出现不均匀变形,从而导致结构受力不均匀而出现干缩裂缝。

1.3麻面、露筋、蜂窝

麻面、露筋、蜂窝均属于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问题,导致露筋、蜂窝的因素主要在于:混凝土在制备过程中,发生漏振或欠振情况,而且由于振捣的诸多不利因素,从而致使振捣不密实,在梁柱接头以及基础相交处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与此同时,相关施工人员的不合理操作也会导致串桶下料处发生混凝土质量问题;混凝土的坍落度不满度设计规范,振捣过程不严密。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2.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保证了原材料的质量才能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1)确保水泥的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泥的质量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针对水泥的质量需要严格的把关,同时需要注意仓库储存保管等工作,将水泥防止仓库之后,需要做好防雨、防潮以及防水灯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具有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明的水泥材料,严禁使用一些没有达标的水泥材料。(2)确保砂石的质量。砂石在形成混凝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选用质量较好,具有较高硬度的砂石材料。针对砂石的选择同样需要进行严格的把关,保证砂石材料的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规定的标准,严禁使用不达标的砂石材料。

2.2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在高层建筑工的前期阶段,应按照工程的需求对混凝土选择不同强度的配合比。然后进行试验准备工作,请具有相关资历的试验机构做出试验,分析相关试验报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按照相关要求做配合比试验,最后再在施工中进行相关工作。混凝土的配合比关键问题是级配和现场施工问题,如果相符合即可运用到施工中,这需要进行试验进行适配,并通过现场的砂石实际含水量的相关确定工作。对有关试验统计和资料的分析之后,如果砂石含水量比较多,那么就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一定的作用。例如,砂石含水量下降2%到3%左后时,混凝土的强度也会下降在15%到20%左右。而在试验中的水泥数量受到影响在5%到20%之间,而砂石的级配受到的影响则在5%懂啊20%之间。且水灰比的影响在实际影响中增多1%,其强度就会降低5%到10%之间。因此,要采用强有力的措施,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科学的调控,同时还要严格遵循配配合比的计算,加强基准配合比的调整与计算,才能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2.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一次浇筑到位可以有效地避免混凝土堆积或倾斜,对下料斗的出料严格控制,缓缓推动料斗,从而形成带状浇筑。有利于高层建筑现浇混凝土的稳定性,以及施工的安全性。整层浇筑时,避免大块或斜层浇筑,这样往往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特别是当新制混凝土不具粘合性时,这时就要给每层浇筑厚度应予以限制,采用薄层浇筑方法,一般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以免顶层混凝土的重量使底层的空气无法逸出,空气无法逸出就会导致混凝土捣实不全,使表面出现缺陷。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尽可能快地灌筑混凝土,但这一速度不能超过震捣施工方法和设备允许的限度,混凝土浇筑速度要控制好,灌筑与振捣的速度应协调、均衡。一旦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效果。从而影响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

2.4裂缝控制

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容易受到材料、环境因素、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影响,导致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结束后产生一些不同程度的裂缝问题,这势必会对混凝土工程的结构强度及性能产生极大影响,所以要求技术人员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要对天气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实时天气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混凝土施工工艺,通过适当选用合理的外加剂来避免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结束后产生裂缝等问题。混凝土裂缝问题在产生后一般需要在其未完全凝固情况下进行填充处理,如果混凝土构筑物完全凝固后再对其进行处理,则会导致整个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满足相关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要求。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混凝土工程裂缝问题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修补的措施,并且要通过对混凝土粘附力与强度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实践,来提高混凝土产品在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整体粘附韧性,合理化混凝土配比来彻底解决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的裂缝问题。

2.5加强监测管理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审查混凝土施工现场的质量,并且将检察数据反复校核,并且记录在案,施工现场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向上级领导进行反馈,并且根据上级领导做的指示,积极开展改善混凝土性能工作,对导致混凝土裂缝的诸多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并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对可能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因素扼杀于襁褓,对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治,全方位的降低混凝土质量的危害程度。

2.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是在混凝土的浇注完成后,对其进行一定的养护,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的要求。对于墙和板结构而言,其拆模的时间必须在其浇注后的七天以后进行。在拆模后,也仍需通过麻袋等包裹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同时通过洒水的方式继续养护一直到第十四天。对于顶板的混凝土而言,则再其终凝后的六小时内,都不可做出洒水的养护措施,方式顶板的表面有所破坏,出现起皮现象。直到第三天或第四天之后,等待混凝土的核心温度有所下降之后,才可以采取洒水养护的措施,直至第十四天。

3.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当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性技术,它是一项包括材料的拌制、混凝土的运输、浇注以及养护的全过程的控制技术,涉及到了人工、材料和机械的科学化管理。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应明确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同环节之间的合理衔接以及施工技术的配合与保障,最终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郭泉美.强化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益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33).

[2]刘晓伟.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河北煤炭,2011(01).

[3]吴希敏.谈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26).

[4]李伟强.建筑施工中遇到的裂缝及处理方法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10).

[5]杨立刚.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04).

论文作者:李浩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要点论文_李浩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