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_生态城市论文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对策论文,现状论文,生态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63(2011)04-0023-08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随着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这方面的规划建设实践。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24项指标,其中关于资源环境的8项指标中有7项是约束性指标。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已经被提到了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未来,中国只有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采用低碳发展模式和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为手段,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健康发展。

但是,由于目前尚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方法体系、规划设计原理、政策体系以及相关的建设技术和实践经验,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城市。

1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热潮正从理论走向实践

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始自江西省宜春市于1986年提出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此后经历了一段相对平静的蛰伏期。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的逐步升级以及气候变化问题的日渐喧嚣,低碳生态城市成为世界各国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转变旧有发展模式、谋求城市新兴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在国内外双重压力的驱使下,中国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的关注也从专家学者的理论探索迅速升温至政府倡导的建设实践层面。

低碳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在2009年国际城市规划与发展论坛上首次提出,一经提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低碳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为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思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既是顺应城市低碳化、生态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战略抉择,同时也是转变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住建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2010年1月,住建部与深圳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2010年7月,住建部与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无锡太湖新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10月,住建部与河北省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河北省生态示范城市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合作备忘录》;2011年1月,住建部成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研究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政策建议、指标体系、示范技术等工作,引导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另外,住建部还与美国、瑞典、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有关部门签署了生态城市合作方面的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展生态城市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1.1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总体概述

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所做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2011年2月,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有230个,所占比重为80.1%;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有133个,所占比重为46.3%;综合上述两种建设目标,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259个①,占到地级市比例的90.2%,如图1所示。

图1 全国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地级市分布示意图

Fig.1 The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prefecture-level cities which proposed objectives related to low-carbon eco-city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

从每年和累计提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目标的城市数量来看,总体保持递增的趋势(图2)。其中1986-2003年每年的城市数量增幅相对不大,均在10个以下,2003年之后每年基本以每年20-40的个数在增加(2011年1-2月数据),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城市数量变化,且增速呈现出较为稳定的状态。

图2 全国提出创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数量年分布和累计分布

Fig.2 The number of annual distribution and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of proposed objectives of low-carbon eco-city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

1.2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类型分析

除了地方政府在建设目标层面的积极响应和倡导,相当一部分的城市(城区)也已经开始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活动,根据其用地性质和开发建设模式的不同,笔者将其分为两类: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和既有改造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

1.2.1 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

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和曹妃甸生态城为代表,其特点为开发建设过程中尽量不占用耕地或实现占补平衡,以盐碱地、滩涂地的生态化恢复、改造为主所进行的从规划到建设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相对来讲,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受到的现状约束性因素较少,规划设计和建设发展的余地较大,可以通过制定指标体系等手段来较好地和相对完整地应用低碳生态城市有关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全方位地开展建设活动,但同时也存在依靠政府投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人口集聚、产业集聚需要依托周边城市辐射力等方面的缺点。目前,中国所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多数属于这种类型(图3、图4)。

图3 中新天津生态城效果图

Fig.3 Rendering of Sino-Singapore Tianjin Eco-city

图4 曹妃甸生态城效果图

Fig.4 Rendering of Caofeidian Eco-city

1.2.2 既有改造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

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主要是指对原有城镇进行的生态化改造,其特点是根据当地的现状发展水平和特色,兼顾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利用适宜的低碳生态技术,逐渐改变原有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如浙江安吉充分利用当地“竹乡”的资源禀赋,形成了从竹产业的原料供应、竹制品的初、深加工到竹产品的销售这样一条循环、高效、完整的产业链;北京的延庆、密云地区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实际需求,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财政补贴和技术扶持下,在新能源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力发电等)、生态修复、垃圾分类处理、循环产业等方面进行了建设示范和应用。相对于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相对见效慢,需要政府加强扶持和引导,但人们应当意识到,既有改造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是我国当前最应重点推进同时也是未来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一种类型(图5、图6)。

图5 北京密云农村太阳能浴室示范工程

Fig.5 Demonstration project of solar energy bathroom

图6 北京延庆“德清源”循环产业园

Fig.6 "Deqingyuan" recycle industrial park

2 当前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中的误区与问题剖析

综上所述,无论是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还是正在开展的建设实践,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热潮已经席卷中国大地,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探索低碳生态城市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当前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尚处探索阶段,其建设和发展中所表露出的问题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为导向不明、目标缺失、理论缺失、唯技术论四大方面。

2.1 导向不明

2.1.1 政府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动机不明晰,强调政绩工程

从前述分析及图1可以看出,当前政府已经普遍对低碳生态城市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且进行了不同程度和不同规模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活动,但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动机不够明晰,盲目跟风,一味强调政绩工程的现象。根据笔者所进行的调查统计可以发现,提出生态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数量随着国家发布相关政策文件的时间有着较大的起落变化(图7),图中2002-2003年和2007-2008年是两个转折点,均表现出提出将“生态市”作为发展目标的城市数量的显著增加,这与环保部分别于2003年和2008年发布《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稿和修订稿有着一定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政府在提出相关的建设目标时,不是完全根据城市自身发展阶段和特点,而是与政绩考核等因素挂钩所做出的跟风之举。

图7 全国提出“生态市”建设目标的数量年分布和累计分布

Fig.7 The number of annual distribution and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of proposed of eco-city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

2.1.2 盲目关注大城市,忽视中小城镇

尽管全国90.2%的地级以上城市均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但从其提出时间和地理分布上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提出时间早、分布密度高的特点。而且当前开展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活动最为积极的多数也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城区),如北京、上海、天津、无锡、武汉、深圳等,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的相关宣传和报道中,中小城镇也鲜有提及,以至于造成了“低碳生态城市等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一种错误认识。

2.1.3 盲目关注“新城开发”,忽视建成区的生态改造

如前所述,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虽然投入成本高,但是具有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在多种因素的驱使下,很多城市在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时选择了“新城运动”,而见效慢、推动慢的建成区生态化改造则处于被当权者冷落的境地。殊不知,建设区的生态化改造才是当前中国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未来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的发展趋势。

2.2 目标缺失

2.2.1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忽视与中国国情和客观需求的结合

中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开展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活动的前提之一就是结合中国国情,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利用盐碱地、滩涂地等未利用地的生态化改造来进行建设。违反了这个大前提,只能使得低碳生态城市的实践前功尽弃,功亏一篑。上海东滩生态城和廊坊万庄生态城均是因为生态城开发占用了农用地等土地性质方面的问题造成生态城建设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困境。

2.2.2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尚未建立权威性、导向性的指标体系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设立明确的目标和衡量标准,需要通过构建具有指导意义的指标体系来引导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方向。由于目前尚未颁布全国性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尽管各地出于实践和建设的需要纷纷制定了地方性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但是缺乏宏观层面的目标引导性,导致地方在制定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目的不清、导向不明的问题。

2.3 理论缺失

2.3.1 低碳生态城市的定义不清,概念多样化

尽管197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但是目前学术界尚未对其有一个明确、公认的定义和理解,其名称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中国目前提出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中就存在诸如“低碳生态城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等至少40种以上的名称,提出的“低碳城市”建设目标中存在诸如“低碳城市”、“低碳产业基地城市”、“低碳先锋城市”等至少15种以上的名称,这就使得低碳生态城市的相关实践活动缺乏一个必要的、清晰的基础前提。

2.3.2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地位、编制方法和体系等尚未得到确立

低碳生态城市的实践活动尽管开展得如火如荼,并且像中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等一些实践已经取得阶段性的建设成果,但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地位、编制方法和体系等目前尚未得到明确,各地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均属于探索性阶段,对于编制内容和深度均没有统一、明确的要求,无法对规划编制后的建设实施起到很好的保障和引导作用。

2.4 唯技术论

2.4.1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一味追求技术的新、奇、特,忽视建设成本的控制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经验和智慧的国家,通过运用传统智慧中的一些简单的措施就能使得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收到良好的效果。而目前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却摒弃这些低成本、高效益的手段,热衷于追求技术的新、奇、特,热衷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如上海世博会上展示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由于技术新颖很快就得到了国内多个正在建设中的低碳生态城市的青睐,争相引入这种技术。尽管此套系统具有全封闭、无需与垃圾接触、投入人力少等优点,但其本身却是一套高耗能的系统,在没有得到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大范围的推广应用这种技术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同时这种动辄投入上百亿元,引入所谓的高新技术的做法,盲目地将高投入与高回报画上等号,实际效果却收效甚微。

2.4.2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存在打着“生态”的旗号干着“反生态”事情的误区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初衷是尊重自然,尽可能小的干扰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现实中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却存在着建设选址的盲目性较大的问题,如国内正在开展的一些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完全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将地点选在自然基底良好的生态敏感区内进行开发建设,这不但是对自然环境的极大干扰,同时也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引发连锁性自然灾害的产生,对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安全造成隐患,酿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3 引导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3.1 理念解析

3.1.1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渐进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低碳生态城市是一个涉及环境、经济、社会3个维度的复杂巨系统,因此其建设发展具有渐进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外,由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远远没有完成,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城镇还将面对人口规模、产业规模增大而带来的碳排放总量大幅度增加、能源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现实压力,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将涉及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变革,因此,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实现的,与此同时,人们也要认识到低碳生态城市不是遥遥无期、虚拟的,而是一个可望可及、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3.1.2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应当遵循生态学原理,倡导循环共生的发展方式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应当强调生态学原理对规划建设的指导作用,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这就需要规划建设时,在结合城市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象条件、水文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规划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容量、城市生态环境演替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处理好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大自然的干扰。同时,还应重视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用,促进系统内外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改变过去以单一的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以较小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尽可能使得物质和能源在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3.1.3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应当实现对A、B模式的扬弃,探索新型C模式

目前来看,城市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众多国际组织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自由放任式的城市化发展的“A模式”,一种是被众多国际组织和权威专家所推崇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B模式”(反增长计划),但这两种模式所基于的制度都无法扭转资本无休止的逐利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城市发展模式,应当从A、B模式的经验教训中转变发展理念,并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弘扬地域文化特色,探索一种对A、B模式扬弃和超越的新模式——“C模式”。“C模式”是在立足国情、坚持发展的前提下,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高效,又能低成本地补偿其负面影响的新型模式,是一种从传统的粗放扩张模式转向低碳能源技术、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社会消费的新型模式②,是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创造性解决我国城市发展瓶颈问题的智慧模式。

3.2 对策行动

3.2.1 颁布全国导向性指标体系,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

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和社会和谐,其规划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而当前低碳生态城市正处于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过程,迫切需要构建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当前城镇发展水平、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引导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在于从宏观层面上引导全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为地方制定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提供必要的导向性准则和方向,同时使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这个抽象的复杂系统变得可被理解、被量测,让城市管理决策部门可以明确城镇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了解当前城镇发展所处位置,距低碳生态城市还有多远,未来该如何引导其朝着生态的方向发展。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是低碳生态城市内涵的具体化,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量化目标,同时也是低碳生态城市的实施指引、管理基准与成效度量;其建立有助于准确把握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支撑和引导。全国导向性指标体系的制定需要在遵循科学性、时效性、可比性、决策相关、易于获取、简明性、普适性和敏感性的原则下,借鉴和参考国内外权威机构和组织制定的指标体系,在充分吸纳经济、环境、社会等各领域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兼具社会认可和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同时,为了保证指标体系的可比性和科学性,全国导向性指标体系的制定还应注意:①尽量使用单项指标,慎用加权指标;②尽量使用结果性指标,慎用过程性指标;③指标的数量不宜过多,从而使得地方在制定指标体系时能够拥有更大的裁量权,实施措施有更多的选择;④在指标属性上还应分为控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从而明确城市发展所必须遵循的控制性指标和引导城市发展的引导性指标。

3.2.2 颁布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指南,确立分区域引导原则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指南的制定意义在于立足国情,将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具体化和形象化,并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提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宏观政策性、技术性的相关指导,包括发展理念、政策保障、行为模式三大方面以及低碳产业、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城市规划、低碳社区、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生态基础设施、废弃物处理、数字城市等专业技术领域,从而引导全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健康、合理的发展。

尽管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但中国地形复杂、国土辽阔的特点决定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过程的多样性。因此,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需要分区域进行政策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指南的制定是在明确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目标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地理区域的地质状况、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经济水平等因素,根据分区域引导的原则,合理制定不同的鼓励引导政策和保障体系;同时从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所涉及的不同专业领域出发,推介成熟、适宜的技术,制定科学、合理引导地方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纲领性的措施,促进各地通过各具特色的发展手段协同进步,共同朝着低碳生态城市的目标发展。

3.2.3 确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地位,落实、分解实施途径

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目标和指标体系等都需要通过与规划相结合落实到空间层面,从而实现低碳生态城市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而当前我国现行规划设计方法中未能有效融合生态的理念和技术,存在着偏向主观经验判断、城乡规划与生态规划和非建设用地规划等脱节、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法缺失等系列问题。

因此,应当以人居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和谐为出发点,对传统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体系进行总结和提升,借助软件模拟和分析研究生态理念植入城市规划的可行方法和途径,明确不同尺度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编制的目标、原则和方法,明确不同规划要素(理念、目标、布局、技术、政策)相应改变的内容和深度。具体来讲就是:①引入“低碳”、“生态”、“宜居”的理念,实现规划理念上的转变和发展;②结合低碳生态城市有关的国家政策背景、地方发展阶段、国内外经验和城市SWOT分析,实现规划目标的总结和提升;③从正反双向思维出发,结合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和用地适宜性分析,实现规划布局的生态化和高效化;④从八大专业领域出发实现规划技术上的创新和完善;⑤从推广适宜技术、改革考核体系、制定鼓励政策、加强公共参与等方面实现规划政策上的衔接和落实,从而达到整体提高我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技术水平的综合目标。

3.2.4 推行示范案例项目,推广适宜技术应用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不但需要理论层面的指导,同时需要在具体实践上遴选示范案例项目为标杆、推广适宜技术作支撑。

具体来讲,就是在遵循能推广、能复制、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下,在全国不同的地域试点示范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所涉及的绿色建筑、新能源使用、绿色交通、循环产业、生态环境、废弃物利用和绿色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新技术、新项目,并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对适宜技术进行推广实施,形成示范基地,加快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在技术研发阶段,应当面向实际需求,研究开发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方面的适用新技术及产品。面向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围绕节能、新能源应用、废物处理等节能减排重点技术领域,研究、开发一批先进的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在技术成果集成、推广阶段,加强对国内外成熟适用节能减排技术的筛选与集成,通过媒体、网络和培训等多种手段实现技术成果的传播、推广和应用,同时选择适宜的地区作为典型示范基地开展综合科技示范,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技术、新项目的专家队伍和技术服务体系。

3.2.5 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倡导社会共融和谐

低碳生态城市所倡导的“低碳”、“生态”、“宜居”的理念除了应该将其贯彻于各项建设中,还应将其逐步引导到居民日常的生活方式中,以此来逐步调整城市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从根本上改变城市旧有的粗放发展模式。

我国当前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多是自上而下的进行,因此在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上,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参与,通过开展系列宣讲教育、示范评选、媒体报道等多种方式推广绿色生态的理念。政府是社会行为和公共道德的示范和标杆,政府机构自身对生态理念的重视程度影响着公众观念。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应该带头增强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为全社会发挥表率作用。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在转变旧有生产生活方式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当增强企业节能减排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奖励措施,促进节能减排;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从细微处着手,找漏洞,找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和完善工艺设计,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环境保护。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是社会的基层组织,是推动绿色生态理念的重要力量。应当以改变当前家庭生活中与绿色生活理念不相适应的观念、行为方式为重点,在广大家庭成员中大力倡导生态环保新理念,形成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家庭影响社区,通过社区带动全社会参与。目前,国际上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要求遵循“5R原则”③,也即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大力鼓励市民自觉选择绿色消费,促进市民养成绿色消费习惯,在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体现绿色生活理念。

3.2.6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深化各国合作方式

目前,低碳生态城市的实践已经遍及世界各大洲,各国也都在努力探索适合本国的城镇发展模式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国正在进行中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也不乏国际合作的案例,如中国和新加坡合作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国和瑞典合作的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中国和芬兰合作的中芬生态谷等,但需注意的是在努力汲取国际成功经验的同时,也需要结合中国国情来进行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不能一味吸纳国外技术,照搬国外发展模式,否则只能酿成像“东滩生态城”和“万庄生态城”类似的失败。

因此,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国际合作需要秉行有条件、有选择、有目的的原则,适当引进国外成熟、适宜的技术和经验,以政府、NGO、企业、科研机构等多主体参与的方式,通过举办国际交流论坛、开展研究课题、参与实践项目等多种合作模式共同促进国外适宜的低碳生态理念和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输入国际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向国际输出自己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与经验,深化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城市稳步、合理的朝着低碳、生态、绿色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由于对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解尚未在定义和内涵上达到统一,且指导建设的部门存在交叉,因此,城市在开展规划建设时存在“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等多种建设目标的提法,上述提法均列入低碳生态城市的统计范围。

②参见参考文献[1]。

③“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标签:;  ;  

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_生态城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