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瘦肉精;检测;色谱;展望
作者简介:刘文芝,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主管检验师,专业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主要从事理化检验工作。
1 前言
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简称CL),其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与肾上腺素相似,是一种β-兴奋剂。临床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和痉挛等,养殖业上主要用于提高动物的胴体瘦肉率,瘦肉精在肉中的残留主要集中在动物内脏,因国外很少使用动物内脏,所以有些国家允许使用瘦肉精,但是在我国,瘦肉精是全面禁止使用的,国外也有将瘦肉精用于减肥,因利润驱使,在我国仍存在非法使用情况,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2 瘦肉精人类的危害
瘦肉精可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一般在食用含瘦肉精较高的动物组织后15 min~6h内出现症状,持续90 min~2d。何松岳等对48例中毒者临床分析发现,病人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54.2%),四肢震颤(95.8%),肌肉酸痛(75%),多汗(47. 9%),胸闷(52. 1%),心悸(54.2%)。可见,出现四肢震颤症状的患者比例最高,肌肉酸痛次之,约一半的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多汗、胸闷、心悸等症状,并无明显年龄、性别差异。目前,没有发现患者死亡的现象。慢性中毒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加强,心率加快;血管壁弹性降低,血压升高;微循环血管膨胀,压迫刺激周围的神经,引起头痛、头晕;内脏横纹肌和平滑肌兴奋性增强,表现为呕吐和腹泻;发生代谢紊乱,细胞膜离子通透性改变。神经另有研究发现,其慢性中毒可引发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3 瘦肉精的检测方法
3.1 感官检验法
感官检验法是凭借人的的感觉器官对商品的外观特征进行判断。可用于CL的粗略判断,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快捷,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检验成本比较低,但是主观性强,可为消费者购买提供一定的参考。屠宰前,当猪皮肤光洁、白里泛红、背毛少而松软、臀部结实上翘、腹部匀称、无下坠感且背部体表经驱打后易见伤痕,可怀疑摄入CL;当猪卧地不起或行走不灵活,易发生跛行或在运输中前后肢易发生开叉,蹄部易受伤并发生其他感染,剧烈运动易造成死亡时,可怀疑摄入CL。屠宰后,如果肉色泽鲜红、松软、后臀肌饱满突出、脂肪层非常薄,酮体两侧腹股沟脂肪层毛细血管分布密集、甚至充血,可怀疑含有CL。
3.2 电化学检测法
电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微分脉冲伏安法和生物传感分析法。生物传感分析法起步较晚,但该法操作简单、成本小。Chang Zhao,BuiTheHuy等分别制备了分子印迹膜电极MIP-CNSQ/WGE 和 MIP-CdTeQDs,分别对猪肉和牛奶样品中的盐酸克伦特罗进行了测定,检出限为0.01 uM 和0.4 uM ,该法重现性好,检测灵敏。
3.3 色谱检测法
目前,检测瘦肉精残留常用的色谱技术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 、毛细管电泳法(CE)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国已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检测饲料中盐酸克伦特罗残留的半确证法,将 GC-MS 法定为确证性方法,主要用于最后确认和仲裁,GB/T22147-2008 “饲料中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和盐酸克伦特罗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规定了同步测定饲料中 β-激动剂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和盐酸克仑特罗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而对于动物性食品,GB/T 5009.192-2003 “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规定的第一法为气相色谱-质谱法,第二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三法为酶联免疫法。
3.4 免疫学检测法
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免疫亲和色谱法、滴金免疫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
ELISA法设备简单,灵敏迅速,成本低,但假阳性率高,适合做大批量常规测定,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欧盟及美国等国家将其作为“筛选法”。滴金免疫技术简便易行、快速、试剂安全、特异性高、不需特殊仪器设备,且金标试剂比酶试剂更稳定,也避免了放射性同位素的污染问题。ELISA和滴金免疫技术是今后开发现场检测技术的重要方向。TR-FIA是一种新型的超微量的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技术,集ELISA和放射免疫技术优点于一身,并克服了其缺点,因此越来越受人们关注。
Shen 等建立了检测猪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当莱克多巴胺浓度为1~10μg/kg时,加标试验猪肌肉和肝脏中莱克多巴胺的回收率分别为88.2%~110.6% 以及 102.3%~118.5%。变异系数分别为7.1%~16.4% 以及14.3%~20.5%。同时,通过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步检测样品,证实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分析样品的可行性。然而,前述方法还存在样品前处理时间较长、过程较繁琐的问题,因此,郑素连(2009)报道了通过制备盐酸克伦特罗分子印迹聚合物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方法,利用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ly imprinted technology,MIT)制备了对CLB具有高特异性、高选择性的 MIPs,进而建立了MISPE程序,并与ELISA技术结合,建立了动物组织样品中CLB 的联用快速检测方法,显著提高了对动物组织类样品的前处理效率和检测灵敏度(0.5μg/kg)。
3.5 生物效应测定法
是利用CL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特性建立的方法。但由于其与其他肾上腺素类物质具有相似的生物效应,特异性差,仅适用于大批量普查。
4 展望
为肉品的安全,鉴于“瘦肉精”危害较大、滥用严重的特点,瘦肉精的检测只是监督手段,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瘦肉精,需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管理。一是加强兽药生产和市场监管,规范兽药生产及销售。二要加强饲料生产监管,杜绝违禁添加剂的使用。三加强养殖生产投入品的使用监管,杜绝私用、滥用药物的现象发生。四是做好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检验工作,确定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全面开展残留检测工作。五是做好替代药品的研发工作。努力开发价格低、促生长、效果明显、提高瘦肉率的绿色新兽药和添加剂,以替代“瘦肉精”,减轻药物残留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嵇大圣,熊汉国,付自政,孙明导.纳米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8,(1):
[2] 郭荷梅,杜红丽,刘文生,刘红,王小宁.莱克多巴胺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J].广东农业科学,2009,(2).
[3] 张清安,范学辉.动物性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残留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9):108-111.
论文作者:刘文芝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