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高频超声检查对于小器官疾病的检查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最近24个月内来到我院就诊的小器官疾病患者共计89例,作为对象进行诊断,并对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当中,总检出率达到了93.26%,眼部、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以及男性生殖疾病的检出率各有不同,分别为96.97%、92%、86.36%以及100%,均高于传统的诊疗手段。结论:在小器官疾病的诊断当中,高频超声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对于病变位置的判断也有更高的准确率,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器官疾病;高频超声;应用价值
结合临床医学的定义情况来看,眼部、甲状腺以及乳腺与男性生殖器官都属于小器官。近年来我国小器官疾病患者数量有增无减,需要对于该疾病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具体的诊断方面,首先需要确定病变的位置与深度,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进一步诊断,确定病因。本研究对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器官疾病诊断当中的作用,对89例小器官疾病患者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最近24个月内收治的89例小器官疾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其中男性为49例,女性为40例;年龄为23~75岁,平均年龄为(48.65±4.18)岁;眼科疾病患者为33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25例,乳腺疾病患者为22例,男性生殖器疾病患者为9例。
(二)方法
全部患者均通过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和检查,首先对患者进行检查,通过机械环阵式探头来对患者检查,水囊放置于探头与皮肤间,增加聚焦点深度,提升清晰度,穿透深度设置成2cm左右,扫查范围在1.5~2.5cm,分辨率:横向为20μm、轴向为80μm。之后进行病灶的确定,通过超声技术判定病灶性质。如浅表囊肿的体积较小,常规手段检查浅表以及低回声时并不能确定病灶,在临床上可通过提高分辨率来确定病灶,比如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囊肿等可通过超声鉴别其性质。对不同病灶进行检查时其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皮肤局限隆起表现是黑色素瘤,在较深或者浅表比较清晰,两侧偶尔不清晰,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深部呈短线血流状。最后,界定病灶边界,超声检测可清晰分辨出肿块边界和包膜,比如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细毛刺和蟹足样等在经彩超进行检查后,鉴别力很高。经二维声像图显示,良性淋巴结特征明显,为椭圆形,长径/短径>2,低回声皮质以及髓质可清晰呈现,皮质/髓质<2。而恶性肿瘤的表现是不规则形或者圆形,长径/短径<2,其中央位置逐渐消失或者变细。
(三)观察指标
比较检查方式的检查效果:检查部位显示清晰为2分,检查部位显示模糊为1分,未显示检查结果为0分。并计算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器官疾病,即甲状腺、眼科病、乳腺病、男性生殖器官病的检出率。
(四)统计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结果
89例小器官疾病患者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如表1所示,在本次研究的89例患者中,检出的例数为83例,检出率为93.26%。其中,33例眼科疾病患者检出的例数为32例,检出率为96.97%;25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检出的例数为23例,检出率为92.0%;22例乳腺疾病患者检出的例数为19例,检出率为86.36%;9例男性生殖器疾病患者检出的例数为9例,检出率为100.0%。
表1 89例小器官疾病患者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n(%)]
三、讨论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应用高频超声来进行小器官疾病的检查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眼部、甲状腺以及乳腺与男性生殖器官的检查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在多项诊断当中,在如下几项指标上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患者的器官组织进行观察,确定是否存在扩大或缩小、确定是否出现占位性病变情况以及特征、并对患者的实际血流与供血情况进行分析,进而以此为基础,判断是否存在良性或恶性肿瘤。设备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视觉分辨率较高,因而为病灶边缘位置的准确观察提供了可能,对疾病的判断来说极为有利。
在眼部疾病诊断方面,高频超声设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在视网膜脱落患者的检测当中,其呈现为Y字型,有明显的特征性;对于甲状腺部位疾病检查过程中,由于设备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因而可以有效地通过回声强弱情况来对甲状腺疾病的特征进行判断,如病变部位的大小、位置以及开关等;在乳腺疾病的诊断方面,不会造成患者的较大损害,并经过多次检查后,仍然可以进一步实施定位,探明其中软组织结构,进而给诊断提供准确依据;最后,在男性生殖器官疾病诊断方面,检出率达到了100%,而高分辨率图像也可以准确地观察到病变位置的情况。
在甲状腺疾病检查中,使用高频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检查过程中能明显呈现检查图像,对疾病的病灶等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依据患者病变部位回声展开准确定位,并确定其病变位置。同时,还能通过回声的强弱来判断甲状腺疾病的具体特征及大小。而甲亢患者经过高频超声检查后,其甲状腺体积会大于检查前,呈现出一种弥漫性肿大的情况,其质地也会随之变硬。因甲状腺疾病患者血管中血流信号较强,故血流速度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而眼球后肌肉会出现水肿的临床症状,故患者眼球较为突出。因此,大多甲状腺瘤在经过高频超声检查后均呈现表面位置光滑的椭圆形回声情况,但其边界位置及其包膜却较为模糊;在对内部进行检查时,主要表现为低回声。由此可说明对甲状腺患者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可准确分辨患者的病变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优势。眼科疾病具有敏感性,对眼科疾病患者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其成像更为清晰,且检查操作过程较为简单,并不会对患者造成疼痛感。在对患者视网膜脱落的具体位置、形态及过程实施观察后,可结合视网膜脱落的状态,对其回声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究与分析。
结合上文分析,调频超声检查对于小器官疾病检查而言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以清晰地检出患者病变位置,加之有较高的检出率,因而为患者的治疗措施选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孙虹秋. 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出率分析[J]. 当代医学, 2013(23):52-52.
[2]朱国强. 小器官疾病诊断中高频超声的应用价值探讨[J]. 医学信息, 2014(16):608-608.
[3]陈刚强. 小器官疾病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2).
[4]林明志. 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查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15(9):239-239.
论文作者: 魏群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