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施工技术与设备的优化,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建筑建设提供了保障基础。对于建筑工程而言,仅仅依靠高质量的设计方案是难以实现建筑水平保证的,只有不断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施工优化,保证整体建筑质量与建筑安全性。所以,相关施工单位应当重视现有施工技术的规范性应用,并在这基础上就实现施工新技术与高科技设备的积极引进,切实提高企业的施工水平与能力。
一、常见的建筑施工技术
(一)建筑钢筋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框架建材,施工人员在展开钢筋施工操作时,应当首先严格就钢筋的加工以及进场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格按照相关建设设计标准与规范就钢筋材料进行检验与审核,确保参与施工的钢筋质量。并且在钢筋下料操作时还应当就钢筋的弯度和搭接长度进行合理的预留,并在开展弯曲加工操作开始之前还应当就相应的弯点与位置进行明确。
之后在进行钢筋绑扎操作时,施工人员应当对比实际施工图纸来就砼保护层进行预留,而实现这一操作还应当运用保护层垫块的方式来进行。并在绑扎过程中还应当保证扎丝头的方向统一且不处于保护层内。
(二)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例如,在进行砂石选择时,应当选用粗细均匀且含有的泥土等杂质的量应当低于实际设计要求的砂石。在进行骨料选择时,不能采用反应性骨料。另外,施工人员还应当建筑结构受力情况进行科学计算,保证材料的实际应力与最大承载重力。
而在进行振捣施工时,施工人员可选用梅花形布点来控制振捣间距。同时在振捣施工时,施工人员还应当保证振捣工作达到各个部位的振捣密实,一般来说单次振捣时间应当保持在5s~10s之间。施工人员在对振捣质量进行正确的判断也是十分必要的,其可通过停止振捣之后,混凝土的实际高度变化情况,混凝土中不再有气泡持续冒出以及振捣操作时声音由最初的沉闷转为调高且稳定等方面来就振捣质量进行判断。而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操作之后,还应当注重后期的浇水保养工作的开展。
(三)建筑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本身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建设任务,其针对不同的工程结构都需采用不同的模板施工方式。例如,建筑顶板中的模板应当选择1830mm×915mm×18mm的双层涂膜胶合板进行模板施工,而建筑截面中的模板则应当选择50mm×100mm的单根枋重做内楞。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当注重利用满堂脚手架来进行模板支撑。
在进行房顶的梁柱模板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当在进行柱模安装时采用全球仪来进行定位操作,始终保持垂直性。在进行柱模板选择时应当选择厚度是18mm的木夹板材料,并且在梁柱模板制作时还应当选择80mm×100mm的方木来充当模板的骨架。并且运用抱箍围柃的方式来进行模板加固操作,同时采用螺丝进行连接处理。之后施工人员还应当根据设计要求在模板上标明梁位、轴线以及高程的具体位置,并进行承重方木的铺设,之后再将模板固定在承重方木之上。而具体的加固方式也主要分为木板夹方式以及方木加固方式,前者被广泛运用于侧模加固处理中。同时还应当在模板的外侧利用槽钢进行直通处理,运用木条来作为基本支撑,避免出现模板变形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建筑砖砌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施工人员应当在砖砌筑施工开展之前的一天就专门进行砖浇湿操作,保证砖体在实际应用时的含水量控制在15%左右。但是根据施工季节的差异,施工人员还应当就砖体的润湿程度进行分别设置。而在正式的砌砖操作开展之前,施工人员应保证少于五层的盘角操作,并注重盘角的吊与靠操作,若存在位置偏差则应当及时展开调整。另外,在盘角操作时还应当就皮数杆的标高等进行分析,进而控制灰缝尺寸,保证灰缝的水平。并且在该操作完成后还应当进行盘角的平整度等性能进行检查,符合标准后才能展开砌墙操作。施工人员可选择满铺和满挤的方式来进行砌砖操作,同时为保证砌砖的水平度,施工人员还可采用双面挂线的方式来进行操作约束。
二、实现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水平优化的相关建议
(一)积极转变施工技术应用观念
大多数建筑企业都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发展起来,存在着较大的即时效益的理念,缺乏实现新技术引进的意识,依旧满足与传统的施工技术所带来的施工效益。即使在施工需要下被迫引进了新技术,也缺乏新技术学习一培训观念,造成了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的提升。所以,施工单位首先应当积极就传统的施工理念进行转换,积极实现先进施工技术与经验的引进。
(二)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培训
施工人员是施工技术直接应用者,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应用水平进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当前的施工企业缺乏新技术人才引进意识,导致施工人员素质与能力水平较低。即使部分企业进行了技术专员的引进,但是却不注重对基层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导致专业的技术应用人才的匮乏。即使有新技术与新设备,也在施工应用时束手无策,难以实现施工质量的提升。所以相关企业应当积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应用培训,这可通过技术交流会议展开以及新技术应用水平测试等工作来实现。
(三)注重科学的技术应用控制
在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加强施工控制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施工管理工作涵盖面较广,管理人员所需兼顾的控制工作内容过于繁多,工作压力较大。所以,缺乏针对施工新技术的控制意识,没有制定严格的技术应用控制措施,且没有就相关措施进行贯彻落实,缺乏技术应用规范。所以,要实现新技术在实际建筑施工中的有效应用,就应当建立专门的技术应用管理部门,实现更加针对性更加全面的技术应用控制与管理。
三、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是工程建设开展的重要基础,高质量的施工技术应用不仅能提升建筑质量,同时还能实现施工周期的减少,保证建筑施工经济效益。所以,相关施工人员应当从实际工程项目展开分析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并要求相关施工人员根据工种的需求进行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模板施工以及砖砌施工等多种技术的灵活运用。并为实现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化,施工单位还应当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实现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唐立立,娄和国.建筑工程中几种关键土建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0):29-30.
[2]王彦辉. 浅谈建筑工程中几种关键土建施工技术[A].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8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8:2.
[3]牛志宏.建筑工程常用的几种建筑施工技术[J].门窗,2017(08):89+91.
[4]孙珊珊.建筑工程中几种关键土建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4(11):156.
论文作者:韩文娣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操作论文; 模板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城镇建设》2020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