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点思维说意境论文_朱婧婧

原点思维说意境论文_朱婧婧

宜昌市远安县职教中心 湖北 远安 444299

古典诗词是文苑里一朵瑰丽的奇葩,诗意盎然,意境优美。古代诗歌鉴赏也成为历年中职高考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分析诗歌意境似乎也成为必考题。但学生的表现又多不尽如人意。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学生分析这首诗歌的意境时,有的抓住了景,旷野之上,天际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水中的月亮离人很近;有的抓住了情,表现了诗人羁旅在外落寞惆怅的情怀;还有的情和景必不可少的两点都抓住了,但还是遗漏了一点,就是由这些景所构成的画面感,它所呈现出的旷远、清冷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意境需从象、境、意这三方面入手,这是由它的内在规律决定的。本文试图运用原点思维法来分析其必要性。

所谓原点思维就是从事物的原点出发,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如果回到问题的原点去思考,去探索比照,就可能有所突破,甚至会找到真相。我们在分析意象与意境时,不如退回到这组概念的原点,从所包含的语素及其意义来分析探究本源。意象的“意”,从心从音,是发自内心的声音,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心意、心音、思想情感。意象的“象”,甲骨文像长鼻、长牙的大型动物。造字本义是鼻子超长、体型超大的食草动物。因形体庞大优美,鼻子动感曲长,富于视觉震撼力,古人遂以象借代万物之形。所以意象,寓“意”之“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意境呢?意境之“意”同上,而意境之“境”再进一步运用原点思维,从构字法上分析是由“土”和“竟”组合而成。“土”,是疆域;“竟”,既是形旁也是声旁,表示结束、终点。境即国土的边际疆界,引申为地域或环境,由此衍化为周围的景物。

意象与意境都含有“意”,但侧重点不同,一个是“象”,一个是“境”。从语素的原点开始发散,我们就能够找出意象与意境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在于:意象是具体形象,意境是整体形象。但意象是情感融入景中,内含于景中,落脚点是象,即景;意境是情感于景中渗透出来,落脚点是感。那么,意象与意境的联系呢?意境是在意象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意象共同构建形成,即由一个个具体的景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意境有实境与虚境之分。实境是由一个个具体的象共生构成一个整体形象;虚境是象外之象,是作者通过象诱发和开拓一个更为广阔的审美空间,在虚实相生的境中,渗透出诗人的情感和让读者体会出的情调与感觉。意象与意境都有一个共同的语素“意”,都含有情感因素,因此情感是内核,是沟通意象与意境的纽带。诗词中往往是由意象到意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一个动态过程,符合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的思维过程。从文学创作的原点出发,它涉及到创作主体、创作客体和文学接受者。创作主体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创作客体景物中,是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立言,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显然,诗歌创作活动中,诗人是先有情,再融情于景,是意、境、象。而文学接受者读者透过景物感受作者的情感,并引起共鸣,即景是情感表达的媒介,是作者与读者情感交流、思想沟通的桥梁。可见在诗歌鉴赏中,读者眼中先有景,再从景中悟情,是象、境、意。因此在诗歌赏析时,即从意象到意境这个动态过程中,情感的流向是由内而外渗透出来的。这就像泡茶一样,用水将茶泡开,泡出浓香,沁人心脾。茶即情,水即景,香即情韵。

从原点思维出发,用分析语素的方法来看,意境包括“意”与“境”两方面,“意”即情感,而“境”是由“象”组合而成,“象”是构成境的砖石,是起点,因此分析诗歌的意境应从象、境、意三方面依次进行。其中象与境都是描写景物的,只不过一个是具体的形象,一个是由具体形象构成的整体形象,即具有整体画面感的图景。这是景物表现的两个层次,所以在分析意境时,应先描绘具体的画面,再概括画面的整体特点,进而揭示诗人的思想情感。因此,鉴赏诗歌的意境,无论它问的是画面还是情感,都必然要从这三方面来作答。比如,唐代诗人戴叔伦的诗《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这首诗创设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首先回答描绘了一幅野草萋萋,暮春日晚,燕子不归,一汀烟雨,料峭春寒中的杏花美妙图画;然后回答这幅画面创设了一种凄美迷蒙的意境;最后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愁别绪或沉重而忧郁的心情。

总之,分析诗歌意境时,先象,而境,而意。三者为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如此就不会轻易漏掉要点了。以上是运用原点思维法从意象与意境入手对诗歌进行赏析的一点浅见,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论文作者:朱婧婧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5月总第1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  ;  ;  ;  ;  ;  ;  ;  

原点思维说意境论文_朱婧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