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说明抗生素的有效性,观察分析呼吸内科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的90例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参照组45名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是呼吸机,实验组45例患者呼吸机治疗,再应用抗生素,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情况,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患者的认可度。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情况为38/45(84.4%), 参照组的治疗方式治疗显著情况为15/45(33.3%),实验组治疗情况为44/45(97.8%),参照组的治疗情况为33/45(73.3%),实验组的治疗方式高于参照组,治疗效果更佳,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实验组与参照组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呼吸内科患者采用呼吸机,再结合抗生素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高于单用呼吸机的治疗方式。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认可度高,治疗期间通过服用抗生素,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患者出现病菌感染的可能,患者肺部功能逐渐恢复,采用呼吸机再结合抗生素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推行。
【关键词】抗生素;呼吸内科;分析治疗情况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354-01
引言:
呼吸内科中所含有的疾病多,疾病情况相对复杂,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肺部有感染、哮喘、呼吸出现困难等,患者发病前与发病后的肺部湿罗音改变,患者患病时呼吸出现困难,临床中的治疗方式借助呼吸机缓解患者的呼吸情况,根据患者肺部的情况进行治疗。这样的治疗方式并不适用于长期治疗,临床中也在不断地研究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将抗生素应用在治疗中,治疗情况理想,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文主要选择的是90例患者作为样本分析说明,研究抗生素的有效性,总结治疗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患者90例作为分析的对象,根据患者的资料显示,9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50例,女性患者有40例,患者的年龄阶段在36-78岁之间,平均年龄(45.6±5.6)岁,编号随机的进行分组,参照组45例患者中女性患者25例,男性20例,患者年龄阶段为38-75岁之间,平均年龄(47.6±3.2)岁,患者患病的期限1-6年,平均的患病年限(1.5±1.2)年;实验组45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5例,男性30例,患者年龄阶段为37-77岁之间,平均年龄(46.8±2.3)岁,患者患病的期限1-5年,平均的患病年限为(1.3±1.6)年。参照组患者采用呼吸机的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除呼吸机外再应用抗生素方式,研究分析治疗效果及患者的认可度,患者及其家属在知晓我院分析研究应用抗生素的有效性后,非常愿意加入此次医学活动。
1.2方法
90例患者中,参照组与实验组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实验组的治疗方式除应用呼吸机外,结合抗生素;参照组的治疗单用呼吸机。
1)参照组采用的治疗方式是呼吸机,所选用的呼吸机仪器应符合医院的规定,避免所应用的呼吸机的仪器不符合规定[1],影响研究效果。患者呼氧量的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呼吸的次数控制在10-15次,氧气的浓度情况控制在28%,氧气的流量控制在每分钟2-5升。选用氧气罩或者鼻氧根据临床患者的情况,采用呼吸机主要是帮助患者呼吸,补充体内的氧气量,应用呼吸机察患者的情况,患者情况逐渐好转时,呼吸情况良好,停止使用呼吸机。
2)实验组主要的治疗是呼吸机外加抗生素,患者呼吸机的使用与参照组的情况一样,患者吸氧结束后[2],服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服用应按次按量,抗生素类的药物有青霉素、头孢拉定、阿奇霉素等,患者服用哪一种药物应听从医嘱,切勿私自用药,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关注患者的情况,若情况渐好,应减少药量[3],直至停止用药。药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影响患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配合医生,注意饮食、休息,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认可度进行观察分析,治疗效果分为效果显著、效果一般、没有效果。根据总体的治疗情况,分析实验组应用抗生素后患者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采用数据记录的方式对比参照组与实验组,利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对两组数据进行计算,结合数据之间的关系,计算相应的数据,P<0.05,有明显的差异。
2.结果
通过记录参照组与实验组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有38例(84.4%),6例(13.4%)治疗效果一般,1例(2.2%)没有效果,总体的治疗情况为44/45(97.8%);参照组治疗效果显著,有15例(33.3%),18例(40.0%)治疗效果一般,12例(26.7%)没有效果,总体的治疗情况为33/45(73.3%),实验组效果显著,患者比参照组多,说明采用呼吸机后,再应用抗生素有效,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1)
2.1
实验组与参照组
表1治疗情况观察
3.讨论:
通过分析参照组与实验组的数据,实验组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情况为50/45(84.4%), 治疗效果一般情况为6/45(13.4%),没有治疗效果1/45(2.2%),总体的治疗情况为44/45(97.8%);参照组治疗效果显著情况为15/45(33.3%),治疗效果一般的情况是18/45(40.0%),没有治疗效果情况为12/45(26.7%),总体的治疗情况为33/45(73.3%)。实验组总体的治疗情况为97.8%,大于参照组73.3%,说明应用抗生素具有有效性,患者主要的治疗需要供氧,但是因为患者患有哮喘,长时间的哮喘会引起肺部有炎症,通过采用抗生素,可以进行消炎,减轻患者肺部炎症的情况,患者通过供氧逐渐恢复呼吸,体内进行消炎,避免炎症引起别的疾病。
抗生素类药物主要的作用是消炎、抗细菌,患者在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不能乱服用药物[4]。服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应注意忌口,不要饮酒。服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应按照药效,先服用药效较轻的药物,服药情况应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次按量的服用,若患者的情况很严重则需要服用药效强的抗生素药物,待病情好转应减量,避免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服用抗生素的药物必须进行测试,有的患者对抗生素类的药物过敏,每个患者在使用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测试,测试符合再使用,一般建议患者口服药物,注射类药物的药效快,但是副作用大,药效过大时,易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中应重视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冬. 抗生素在社区医院呼吸内科应用的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15):163-164.
[2].廖珍珠 . 不同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3].袁芸.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8):101-102.
[4].江志辉, 李娟, 吴飞. 不同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 2016, 29(4):174-175.
论文作者:谢治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情况论文; 抗生素论文; 呼吸机论文; 呼吸论文; 方式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