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所有行业全新的发展契机,建筑行业通过不断变革、实验有效推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方式顺利实施,但是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有许多问题不断出现,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通过建筑技术人员的不断学习改进,能够有效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合理性,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
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具体优点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工厂通过标准化模具进行预制,混凝土外观质量优良,同时可以节约模板,改善制作时的施工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性,促进建筑行业的节能型转变,在不断突破传统施工工艺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整体施工环境的整洁度,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污染率,有效改善周边的生活环境。
二、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它对施工质量、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施工组织能力以及图纸拆解质量等方面都要求的相对较高。该种结构及施工形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大部分构件均需要预制,利用定型模板的平面作业方法替代传统的现浇结构作业方式。这种施工作业方式可以很好地控制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2.2由于结构的大部分构件均是由工厂生产出来,可以利用较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机械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产品质量、对施工现场的噪音污染也将大幅度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避免了施工现场的粉尘等污染物。
2.3由于装配式建筑结构是一种较为前沿的工程技术,该建筑结构形式对前期设计质量和后期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的需求均比较高。
三、影响质量的因素
3.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分为设计和深化设计。设计在传统模式下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蓝图,深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拆分设计,在进行深化设计时需要考虑。
3.1.1构件拆分时各个专业配合不够
设计院在进行构件拆分时,需要建筑、结构、电气和水暖等各个专业的工程师相互配合,减少由于专业限制所带来的理解偏差,不断进行设计优化。由于装配式建筑发展刚刚起步,专业人才还比较短缺,不能有效解决遇到的问题,导致在拆分构件时各个专业配合不够,进而会影响构件质量。
3.1.2预制构件的设计尚未达到标准化
由于装配式建筑发展刚刚开始,行业技术规范不完善,各个装配式建筑在构件拆分时其模数并没有统一标准,导致不同的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多种多样。各个构架加工厂进行构件加工时,由于材料和施工工艺不同,质量也参差不齐。由于构件设计没有标准化,不但加工需要更多模具,且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以后的维护、维修阶段无形中制造了障碍,也影响建筑与设备、设计与部品的协同设计。
3.2预制构件生产制造阶段
3.2.1台座和模具表面不平整
构件的浇筑、成型都需要借助台座和模具,若台座和模具表面不平整,会影响构件成型后的垂直度,这是影响预制构件质量的因素之一。
3.2.2预制构件表面出现裂缝
由于混凝土组成材料之一的水泥在水化时会引起混凝土预制构件背部温度剧烈变化,使混凝土预制构件早期塑性收缩和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增大,使混凝土预制构件内部的温度收缩应力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预制构件出现裂缝,也是影响预制构件质量的因素之一。
3.2.3三明治夹心外墙板连接件性能不符合要求
装配式建筑外墙板一般采用内叶、保温层、外叶三层构成,也称三明治夹心外墙。因为其相关部分需要连接起来,所以其连接件的性能十分重要。金属连接件会造成热桥现象,而用GFRP材料制造的Thermomass连接件保温连接件,虽能彻底杜绝热桥现象,但成本太高,预制构件加工厂如何取舍是影响外墙板质量的关键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4坐浆、注浆质量影响因素
坐浆前预制墙板底部杂物清理不到位或楼板洒水湿润不到位,会影响墙板和楼板粘结强度。注浆时如果环境温度过高,会加快构建结合面水分蒸发,进而会影响结合面的质量。
3.3预制构件施工安装阶段
3.3.1预制构件吊装后产生细微裂缝
按照规定,不同种类的预制构件在起吊时,其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应的要求时才能进行起吊,起吊时若混凝土构件的强度不达标,就会产生细微裂缝。
3.3.2预制构件安装尺寸发生偏差
施工放线位置不准确、预制构件尺寸误差、现场安装人员与吊装机械配合不协调和构件一直晃动等都是造成安装尺寸发生偏差,进而导致安装质量不合格的原因。
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配合比的有效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决定了混凝土的抗压性和强度等级,科学的配合比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在混凝土施工前,要根据建筑工程质量要求,通过科学试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但是,试验所确定的配比中,骨料处于饱和面干状态,并不含超粒径颗粒,而受运输方式、天气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坍落度出现变化,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骨料中不仅含有超粒径颗粒,含水量也大大提高了。
(二)原材料质量的严格控制
加强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将降低原材料变化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质量的风险,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拌和混凝土所需要的骨料、水泥等原材料必须经过检测合格、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1.预制构件的吊装
预制外墙板在运抵施工现场后,经现场管理人员清点数量并核对编号,并采用专用的吊具将外墙板吊至结构安装位置,施工人员在将外墙板初步就位后随即设置临时支撑系统与固定限位措施。
2.预制构件的安装
预制叠合楼板安装:(1)待楼板支撑模板完成后,由测量人员放出定位线,安装竖向独立支撑、顶部10×10厘米木方,并调节龙骨标高;(2)根据楼板分布图在墙体上标注出板缝位置定位线;(3)采用塔吊和吊具,固定于专用吊点上,起吊;(4)距墙顶500mm处,停止降落,操作人员参照垂直控制线,引导楼板降落至独立支撑上;(5)摘钩,校正。按此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预制叠合板、阳台板及悬挑板吊装。
预制墙体安装:(1)首层及二层预制墙体吊装前,安装外防护架;(2)通过吊梁、专用吊扣,吊装预制墙体;吊梁采用工字钢焊接而成,吊梁下设置专用吊扣,用于悬挂吊索,进行不同类型预制墙体的吊装。(3)安装斜向支撑,斜支撑用于固定与调整预制墙体,确保预制墙体安装垂直度。安装七字码,七字码设置于预制墙体的底部,用于加强墙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确保后续灌浆与暗柱混凝土浇筑时,墙体不产生位移。
3.套筒灌浆工序的流程及质量控制
用干硬性砂浆作为塞浆料将墙体与楼面间的缝隙分割为小于1.5米的封闭空间;(1)塞缝效果要确保不漏浆;(2)待塞缝24小时后,准备灌浆;(3)首先封堵下排灌浆孔,然后拌制专用灌浆料并进行浆料流动性检测、留置试块,然后进行灌浆;(4)待灌浆料从上排孔流出时,封堵上排灌浆孔;(5)封堵最后一个灌浆孔后,应持压30秒,确保灌浆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具有很多优点的建筑和施工形式,具有施工效率高、生产周期短、节约建材、降低人工成本、施工质量较好、施工工人安全较易保证等特点,但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有许多问题不断出现,影响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但是通过建筑技术人员的不断学习改进能够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合理性,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月霞.试析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江西建材,2017,02:268.
[2]王进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109.
[3]刘迪.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J].建筑施工,2016(07):991~992.
[4]刘春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分析与控制[D].聊城:聊城大学,2016
论文作者:侯士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墙体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