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路径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效果评价论文_周东彬,张丽瑞

周东彬 张丽瑞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急诊科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 目的:评价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急诊中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0例。将此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则进行急救护理路径,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后的病情好转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可快速判断出急诊中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在第一时间内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急救;急救护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236-02

据临床疾病统计结果得知,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心肌梗死较为多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的一个类型,多数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主要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液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危害生命健康[1-2]。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治疗中需要采取紧急救护,以及时挽救患者生命。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方法可提高急诊中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3]。为此本文比较了常规护理及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中的护理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7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选用时间是介于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整合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得知,A组3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20例,最大年龄是81岁,最小年龄是44岁,平均年龄为(67.9±4.26)岁;B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7例,最大年龄是79岁,最小年龄是46岁,平均年龄为(67.6±3.66)岁。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心悸、休克等症状入我院急诊治疗,经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排除风湿性心脏病、心包积液、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冠心病等疾病后最终确定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利用SPSS16.0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之间比较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常规护理 在急诊治疗过程中,对A组的35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即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1.2.2急救护理路径:(1)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病情,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2)吸氧护理:针对呼吸困难的患者,让其立即吸氧,以缓解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脏负担;(3)建立静脉通道:对于休克的患者,根据其病情程度,给患者静脉输液,缓解休克症状;(4)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及搏动情况,监测患者的四项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处理;(5)实验室检查:检查患者的血象、生化检查、凝血时间、心肌酶检查等,初步判断患者病因,以进行病因治疗;(6)抗凝、溶栓、PCI、对症支持护理。

1.3 统计处理

对此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若结果比较时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经常规护理及急救护理路径

护理后,比较其护理效果。具体见表。

表 比较A、B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n/%)

从上表结果中得出,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后的病情好转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救护理学可以说始于南丁格尔时代。1854~1856年英、俄、土耳其在克里米亚交战时期,前线战伤的英国士兵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土前往前线医院救护,使死亡率明显下降,达到2%左右。说明有效的抢救及急救护理技术对伤病员的救护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急救护理事业在早期只是将危重病人集中在靠近护士站的病房或急救室,以便于护士密切观察与护理;将外科手术后病人,先送到术后复苏室,清醒后再转入病房。以后相继成立了各专科或综合监护病房。80年代,北京、上海等地正式成立了急救中心,促进了急诊医学与急救护理学的发展,开始了急救护理学发展的新阶段。急救护理学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的一门学科。急救护理学确定了急救护理实践的角色、行为和过程。它已经成为护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专业[4]。急救护理路径是根据患者的急救治疗步骤依次设置护理的一种方法。本研究中,在急诊中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急救护理路径包含了体位护理、吸氧护理、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实验室检查及抗凝、溶栓、PCI、对症支持治疗护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经本文研究得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后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因此得出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在急诊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该护理方法值得被广泛应用于急诊护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张学萍.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优化急性$%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流程[J].中华护理杂志,2013,12(48):1102.

[2]程宝珍.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5(27):9.

[3]钟普.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救中的应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2,4(2):294.

[4]魏娇娇.规范化急性护理路径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2,17(10):519.

论文作者:周东彬,张丽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急救护理路径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效果评价论文_周东彬,张丽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