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辽宁丹东 118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落实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努力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能,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健全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机制,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与作业控制。本文通过阐述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针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先进工程管理经验,提出了施工安全的管理策略,强调了加强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策略;意义
建筑业具有的风险比其他行业高,经常会发生故障,一些习惯上不按照规章制度建筑的活动即使禁止也依然在使用,相同的事故经常会出现。态势在壮大,措施在前进,制度也在发生变革,但是建筑行业安全管制方式依然是建筑单位承担责任,建筑行业管制、政府调控、群众监管的安全工作理念,然而,这种管制制度的很多内容都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发展趋势,所以,要改革安全管制思想,建立单位体系,完善安全管制制度以便能够符合现代化态势、新的手段、新的制度、新的建筑者,做到安全生产,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一、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在社会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我国的经济与科技也正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我国的整体实力也因此而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台阶。给我国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看,既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却又让各行各业的发展面临着更为艰巨的考验。如何应对这一考验,已经成为了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建筑工程是一项大型的工程,其作业几乎覆盖了全国各地,且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下,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已逐渐趋于大型化,其质量一旦出现疏漏,给以整个社会造成的损失是极为巨大的。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从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开始着手,施工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施工质量的是否达标,能否满足市场的要求,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只有确保了施工阶段的质量,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了整个工程的质量。而要确保其质量,就必须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任何的企业要想能够立足于市场,就必须做好管理工作,管理工作是企业施工阶段中的一个重点,只有做好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才能够从根本上控制整个工程的质量。尤其是安全管理工作,其贯通了整个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对施工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等工作都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只有在做好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下,整个施工才能更趋平稳有效,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施工的质量,让施工不流于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职工整体素质低,安全教育与培训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人多混杂,特别是对施工人员来说,整体的素质相对来说比较差,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团队,从工程开工就能以高起点、高标准的目标要求自己。各个部门的一些负责人不定期到现场检查工程的时候,都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可是对于一些工地,他们事先就已经跟相关部门打过招呼前来检查,但一到现场时,却总是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2、施工现场安全意识重视不够。
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高空坠物、物体打击、触电、中毒、以及坍塌等事故时有发生,许多施工现场存在场容场貌较差、场地高低不平、道路不畅通、材料及废弃物乱堆乱放、施工现场无安全标志或有安全标志却悬挂位置不合理、部分工地现场封闭管理仍不到位、生活设施不符合规定等现象,安全状况一直得不到彻底改善,最终影响了施工进度、成本和效益。
3、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投人不足,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1)企业认为安全投入没有经济效益,常常不愿意把钱花在这上面,导致现场的安全防护得不到所达目标,同时还把一些旧设备或者器件与新产品鱼目混珠,针对一些施工人员无证上岗,自我安全意识缺乏,甚至存在着违章施工、冒险施工的现象。(2)企业没有进行全面的安全投入。企业为了在工程的投标中有加分的优势,一心将精力都投入到争创文明工地,却将原来工地中的安全管理转移了。(3)一味追求工程成本低。
三、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策略
1、在施工中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建立主要包括: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协调相关方面的检查和处理。
(1)首先要成立安全管理的项目部,聘用专业的安全保护人员从事管理工作,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生产条件确定安全的作业活动、安全技术措施、风险指标。
(2)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和计划,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有效的辨别,同时确定监控措施。
(3)安全项目管理者要协调各相关方面的监控措施和方式,并落实在生产过程中,对危害因素实施动态管理。对突发的新的危害因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2、加强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1)要抓好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教育。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没有深入人心。只有把安全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员工的行为准则上,把安全责任意识溶入企业的血液中,根植于员工的头脑中,企业的本质安全才能最终实现。
(2)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首先要抓好骨干的安全培训工作,重点对项目经理、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员进行培训,强化项目经理、施工员和安全员三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业务素质,有利于整个安全体系的良性运作;然后抓常规培训,要充分利用工地夜校,开展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同时可在不同项目之间组织相互观摩学习活动等。当然,安全教育培训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不仅要重视上岗前的安全教育,更重要是要把安全教育培训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不仅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重要,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培训也重要。
3、加强安全检查,减少安全隐患
(1)实行全程控制。坚持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安全准备防范工作,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确保安全防范到位,堵住安全疏漏。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尽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题,将安全隐患处理在萌芽状态,尽量降低安全施工损坏程度。(2)抓住关键节点进行重点检查。针对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位、薄弱环节和高危性工程项目,要列入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要在醒目的位置按照要求做好安全生产警示牌,实现全程旁站式监控,保证施工前安全准备措施到位,确保工程的质量与施工的安全。增加安全防护成本的投入,尽可能地将可能造成的安全损失降到最低程度。(3)强化检查结果的运用。对于施工中,违章操作的相关人员,坚决追究责任,按照有关制度予以处理,加大安全管理执行力度,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一些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还不完善,影响了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施工安全生的管理者在掌握安全理论知识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杨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1,(05).
[2]秦芳华.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周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