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及实施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内涵论文,语文课程论文,策略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推广中,我们把精力集中地倾注在对语文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新变化的认识、对于新课标内容知识的学习、理解的拓展,以及对于语文教师形成新理念、运用新理念的倡导及操作设计上。这些研究是有益的,而且是有效的,但是也是有局限的。其内容更多的是局限在对语文教育自身的比对上,而往往缺乏宏观背景的思考和研究,尤其缺少对与语文教育关系密切的文化背景的关注,由此必然缩减了语文课程的内涵,并与语文的文化特点不相适应。
一、语文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自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语文教育作为文化现象的特点更为鲜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对语文课程性质和地位的阐述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文教育就是文化教育,而这种文化教育的着眼点应是人文性的文化。人文性文化的构成包含了人文的历史积淀,也包含了现实的人文背景,以及由此构成的文化观念。
语文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对文本的不同内容、不同写作背景、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文化意义的分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任何一种文化,它的产生和存在都与特定时代的整体的社会文化密不可分。因此,语文教学在具体分析、理解、渗透文化的过程中,只有将文本中的文化内涵与它所存在的当时社会整体文化联系起来,才有其合理的价值和意义,也才符合文化自身的逻辑。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跨学科的学习,特别是语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就使得作为一种文化教育的语文教育与社会文化、不同学科的文化有了更紧密的、更广泛的联系。在跨学科学习中,尤其是在语文课程与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联姻的学习中,它会突破语言文字自身文化蕴藏的局限,从时间和地域多个视角拓展它的内涵,使其从当下文化拓展到历史上存在过的社会文化和异地文化甚至是异域文化中去,这种拓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注释。也就是说,跨学科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在语文新课程文化理念支配下的文化行为。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作为文化教育的语文教育与社会文化融为了一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地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也就是说,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文化现象都是语文课程资源,也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从这里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内容与社会文化的联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上,对教育对象的文化素养更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总目标的第二项要求学生应“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的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这里的文化不仅是与社会联系的文化,而且是与整个人类历史和现实联系的文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语文教育这种文化同整个人类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化内涵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将“人文性”纳入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并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即文化性,是语文课程价值和意义最终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成为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化信息
语文课程标准充满着文化信息,是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内容具体、文化理念贯穿的文本。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渗透于语文教学全部内容和所有环节的灵魂,整个语文课程标准充满了文化信息。
首先是直接的文化内容和文化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人文性体现在这样的规定:“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这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语文新课标的灵魂。
其次是文化的方式和理念。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除了对文化提出具体、明确、直接的要求之外,贯穿其全部内容的是文化的方式和理念。所谓文化的方式,是以文化的本质内涵为特点所进行的文字表述和对语文课程内容、方法的规范,诸如语文教学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的定位以及生成性教学等等。其中包含着鲜明的平等观念和对学生自主意志的充分尊重,这是进步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教育文化的体现。语文课程在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完全改变了语文教学大纲在这方面所表现的刚性特征,而具有更多的对于人的尊重和对于要求把握的灵活。同时,通过《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具体的语言表述,也能够鲜明地体会到充溢其间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对于文化内容的强调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这种强调是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进行的。因此,这里的强调就不单纯具有提示意义,而且具有了进行文化渗透的示范作用,而对这一切起着决定性、根本性作用的是语文新课标的文化理念。正因为新课标的文化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和撰写过程中,新课标才有如此厚重的、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既是新课标的鲜明特色,同时也是新课标文化价值继续丰富和创造的基础。
(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化空间
进步文化最大的特点是给人们提供进行创造的余地,是一种包容的气度和灵活的品格。这些特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都获得了鲜明的体现。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操作方案,而是提供了一个框架性的操作原则。无怪乎许多在长期应试教育运行中已经习惯于根据具体方案进行操作的教师,质疑语文新课标缺少操作性,其实这正是它鲜明的文化内涵的表现,正是它的价值所在。它给中小学语文教学在宏观理念的引导和规范之下进行个性化的操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语文新课标从整体上看是如此,具体环节和内容同样也设置了充分的文化空间。一是理念的空间。从语文课程标准的整体来看,理念是明确的,但同时理念的表述又是留有空间的,它使落实理念有更多的自主性,从而催生创造性的运用。二是要求的空间。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是明确的和具体的,但这些具体的要求并不针对具体事物进行细节的规范,而是将要求与理念相对应,既对具体事物和环节进行规范,又对事物和环节突破规范提供可能。三是实施的空间。理念和要求是实施的依据和原则。由于构成依据和原则的因素中包含着促进创造的因子,并为创造提供了空间,因此,实施也就有了非常大的空间和余地。尤其是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对个性化教学的倡导,使新课标实施的空间获得了极大的拓展。四是评价的空间。伴随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的转变,语文评价的结论不再用对与错、成功与失败来表述,在基本的标准之下,将会有更丰富的语言表述和更多样化的判断。以上四个方面对语文教学真正回归语文课程的本体,具有缺一不可的价值和意义。而这一切都决定于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化内涵,是语文课程自身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实施新课标的文化空间。
三、实施语文新课标对文化背景的要求
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语文新课标的把握,不仅需要现代的文化物质基础,更需要现代的文化意识。许多教师在落实讨论语文新课标遇到的困境时,往往把眼光放在文化的物质基础上,诸如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具备现代化设施等等。当然,现代化教育设施的缺乏不能不说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阻碍因素,但观念的因素、习惯的因素、制度的因素对语文新课标实施的影响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刻。语文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文化观念的转变过程,即从旧的传统文化观念转到新的文化观念的过程。没有这种观念的转变,就不可能奠定适应语文新课标的物质基础。有些学校有钱可以建楼、买车,但不去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甚至相反,将购置设备的费用挪用去买车、建楼,便是典型的案例。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突出了文化教育内涵的语文课程标准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文化支持。没有这种支持,缺少适应于推广新课标的文化背景,再好的教育设计也都会落空。成功的德国职业教育无法在中国推广,是因为中国缺少促使德国职业教育走向成功的特定文化背景。同样,美国基础教育的民主氛围无法在中国推广,是因为中国缺少促成美国基础教育民主氛围形成的特定文化背景。因此,要使语文课程标准真正得到落实,在探讨通过具体方式解决问题的同时,应该从更广阔的视野、更大的层面上展开对文化背景的构建。语文新课标所蕴含的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它在继承我国优秀教育文化传统,尤其是吸收一百多年来语文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全新视角,吸收了国外基础教育的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从而构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传统语文教育的文化背景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在传统教育文化背景中所形成的教育观念也明显地落伍了。而漠视文化背景要求的差异,在语文新课标实施中就新课标的要求而狭隘地致力于所谓观念改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没有文化背景相应改变的所谓观念的改变,很容易被背景同化,而重新走回改变之前的状态。
那么,有哪些背景文化不适于语文新课标的落实呢?首先是人本文化的背景。没有整个社会以人为本的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有作为文化重要内容的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落实语文新课标的基础,也是关键。其次是考试文化。考试文化是现实文化背景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一大特色。说它是特色,并不是说它是中国所独有的,而是说我们把它发展到了一种极限,不仅成为百姓观念中的当然,而且以国家制度的形式确定并实施,即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人作为主体的缺位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新课标的实施必然是步履维艰的。第三,整个社会要改变与语文新课标相背离的文化理念的传承。中国教育源远流长,积淀了十分丰富的文化传统,语文新课标中的现代意识对这些文化传统进行了扬弃的选择,但是,被语文新课标扬弃或改变的因素,依旧以传统教育文化积淀的形式存在于现实的教育文化的背景里,这无疑将阻碍语文新课标的落实。因此,对这些背景因素进行改变,成为促进语文新课标落实的必要性工作。一是应改变教师在整个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从而使他们由知识的权威、课堂的主宰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交流的平等对话者。二是要改变千百年来固定在人们意识中的考试观念,使考试成为改善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这样的文化背景逐步形成之后,语文课程标准才能得到真正推广,获得巩固、发展和创新。
四、新课标实施的文化策略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是对语文课程熔铸了深厚文化内涵的设计。语文课程本身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强调外部的社会文化环境对语文新课标实施的影响,强调需要社会全体人员的努力改变当下文化背景中不适于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化因素的同时,还必须通过语文自身的文化建设,为整个文化增添新因素,促使其文化背景朝着语文新课标理念方面转变,充分发挥教育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作用。
其次,要求师生共同落实课堂教学中语文课程的文化理念。在具体文本的教学中,要注重文本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拓展,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开阔视野和广阔胸怀,认识和理解文本文化。要增进师生自身的文化涵养,使师生具备接受新文化因素的素质和传播新文化知识和理念的条件,为影响和引导社会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一前提之下,一方面在社区和家庭直接获取语文资源的素材,丰富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在对素材的处理中,浸注全新的文化理念,使素材成为教学资源时,内涵着新的文化意蕴。特别要在社区和家庭的语文实践中,将语文所负载的新课标的文化理念,直接传达给社会,努力促使其对社会产生影响,为新课标的实施创造出和谐的社会文化背景。
再次,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教育文化观念的改变将是这一系列行为实施的基础和前提。要发挥学校教育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作用,教师首先要躬行新课标的文化理念,从师生教学中主体的易位到对话式生成教学的实施,从观念的改变到行为的规范,从课程内容的价值选择到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化观念的取向,从教学的整体思路到具体的活动细节,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评价,都应为新课标的文化内涵做出解说,使学生在这潜移默化的解说中感受、体验、理解和接受其影响。这是新课标实施的文化策略中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基础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遵循语文新课标的文化包容性内涵,“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即以新课标所体现的文化态度,对待和处理与新课标相背离的背景文化因素,使新旧文化因素在彼此交往中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变化。
语文课程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发展都有赖于人类文化的支撑。语文课程标准在充分阐释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暗含了语文课程的落实中的一种文化背景的适应需要。只有在一种与其和谐、融洽的文化背景中,新课标的文化内涵才能被真正地发掘出来,其文化的意义才能得以实现。这正是我们依据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进行语文教学文化建构的任务和目标所在。
标签:新课标论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文化论文; 课程论文; 语文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