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要立足国情_管理创新论文

管理创新要立足国情_管理创新论文

管理创新要立足国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情论文,管理创新论文,要立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强企业的创新管理不仅对企业改制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是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讨论企业创新,必须立足于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审视,必须弄清楚我们的现实状况,搞清其特殊性在什么地方?唯此,讨论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才能有的放矢。

那么从国情上看,我国究竟哪些地方非常特殊呢?其一,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是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改革政策欠配套,市场机制不够规范,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混沌”期。这是我们最大的国情,也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只要完成生产任务即可,市场、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等都不用企业自己操心;而现在一切都要靠企业通过市场来解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计划经济靠市长,市场经济靠市场”。而现在处于二者之间的过渡状态,企业的地位比较尴尬,它既得靠市场,又得靠市长。因此,在我国照搬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学或者恢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学都是无法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复杂问题,唯有管理创新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其二,从历史文化背景的积淀来考察,我国现阶段既区别于传统的东方类型,又完全不同于西方类型,正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叉影响之下。一些在西方国家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直接运用到我国,效果往往不好,有的甚至带来了副作用,实际上目前我们所要解决的一些棘手问题就是由此产生的。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注意。

其三,由于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比较长,造成了我们国民素质较低,加上现时我国高等教育尚未普及,致使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不仅比不了西方发达国家,就是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比较,也是较低的。

其四,从某种意义上看,市场经济讲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主要由政府承担。但由于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到位,企业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还将会承担社会人口就业的重任。如果我们盲目地减人增效,企业稳定和社会稳定都会受到影响,也是目前社会承受力所不允许的。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国外做法,必须结合实际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管理办法。

管理创新不仅对国有企业重要,就是对顺应市场经济需要而诞生的独资、合资、私营等企业也同样适用。当然,它们各自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所区别的。这里我们将国有企业展开,来谈创新管理,就有着举一反三的意义。那么,国有企业困难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有人讲是管理上不去,有人讲是企业之间三角债的缠绕,有人讲是体制不顺、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政企不分等等,但这只是在表面现象上打转转。我们只有通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找出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真正原因。

这些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四度”不到位:第一,企业的忠诚度不到位。现在的企业明显缺乏忠诚度,缺乏凝聚力;第二,资金的良性循环度不到位;第三,产品的合理度不到位,不少产品是几十年一贯制,完全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第四,体制结构的市场度不到位,企业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缺乏多样性。此外,还存在一个问题,即“老三会”和“新三会”如何衔接,在现实中许多企业对这种关系是扯不断,理还乱。为此,我们必须在选拔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方面,实现观念上的“四个突破”:

第一,要突破用单纯的政治眼光来看待和衡量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桎梏。当然不是说不要政治标准,而是说它不能是唯一最重要的标准。

第二,不要用计划体制下考核干部的内容、形式和标准来考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者。

第三,不要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办法来管理企业经营者。我们没有必要、也完全不应该动不动给我们的企业经营者划上一定的行政级别,加上一个括号(享受什么待遇),而实际上现在是不管什么级别的企业经营者,经营不好自己的企业,再也不会有哪一级的财政给他发工资、让他享受相应的级别待遇了。

第四,不要用成熟的市场经济理论和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来规范和界定我们处于不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由于我们是沿袭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体制和做法走过来的,因此管理创新不仅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十分重要,而且对管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组织结构也更为重要和迫切,甚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管理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从国情及体制环境出发,企业管理创新最迫切的是构筑高素质的企业家群体。这是因为:一个好的企业家可能以一种产品、新机制挽救或创建一个企业。其次,一个好的企业家群体可以造就一个好的商品经济区,繁荣一个区域经济,形成产业优势。中关村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高智能企业家群,造就了一个驰名中外的科技开发区——中国的“硅谷”;企业家一旦形成了一个群体,在商品经济区域内就会产生两种机制:一是协作机制,二是竞争机制。前者是生产力社会化的强大动力,后者则是各个企业培育新生产力的强大动力。第三,只有形成企业家阶层,才能最终造就市场经济体系。仅仅有个别的优秀企业家不行,仅仅有局部经济区中部分优秀企业家的存在也不够,它必须有赖于一个企业家阶层的存在。因此,应加强研究如何造就中国企业家阶层,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

标签:;  ;  ;  ;  ;  

管理创新要立足国情_管理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