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移动平台《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履约方案探讨论文

海上移动平台《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履约方案探讨论文

海上移动平台《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履约方案探讨

丁果林(中国船级社海洋工程技术中心,天津 300457)

摘 要: 针对《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对我国生效后,中国旗海上移动平台面临着船员舱室布置和自然采光等方面的履约困难情况,就中国旗海上移动平台《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履约的几种方案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业界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海事劳工公约;海上移动平台;船员舱室

一、引言

为了保证船员的基本工作和生活条件,国际劳工组织(ILO)陆续制定了《1946年船员起居舱室公约(第75号)》《1949年船员起居舱室公约(修订)(第92号)》《1970年船员起居舱室公约(补充条款)(第133号)》。为了进一步改善船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ILO于2006年2月7日在日内瓦举行了第94次会议,并于2006年2月23日通过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LC 2006),公约对过去的船员起居舱室公约作了较大的修订,全面提高了船员起居舱室的要求,如卧室居住人数限制和人均面积要求等。中国海事局发布的《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4)》[1]中第6篇船员舱室设备、C部分等效于MLC 2006中的A3.1和B3.1对起居舱室和娱乐设施提出了相关技术要求。

较早以前,烘托是我国绘画中的一种技术方法,利用水墨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让绘画目标更为明显。烘托应用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指的是由侧面着意描写,起到陪衬作用,凸显事物。烘托手法应用在古诗词中也较为广泛,通过烘托方法润色后让古诗更加委婉、含蓄,更具意境美。

我国政府2015年8月29日批准通过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LC 2006),公约于2016年11月12日对我国正式生效,自此日期起安放龙骨或进行重大改建的船舶,其起居舱室和船上娱乐设施应符合MLC 2006相关要求。公约适用于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和国内沿海航行船舶及其在这些船舶上工作的船员,但军事船舶、公务船舶、渔业船舶、体育运动船艇,以及仅在港区、内河和遮蔽水域航行、作业的船舶除外[2]

MLC 2006生效前,我国新建的海上移动平台大多为非自航的海上钻井、修井、作业支持、风电安装、地质勘探等平台,船东自愿申请、经中国船级社检验后取得满足ILO第92号公约、第133号公约的船员舱室设备符合证明,由于不是强制性要求,实践中很少有平台申请取得此项证明。

但近年来,随着我国海上风电、大洋钻探等行业、事业的大力发展,自航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深水大洋钻探船等装备不断涌现并陆续进入实际工程建造阶段,同时面临着MLC 2006的履约问题。在这些自航平台的设计过程中,业界发现存在着船员舱室的布置和自然采光等方面的履约困难。本文研究与探讨了中国旗海上移动平台《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履约的几种方案,以期为业界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燃气电厂加装SCR脱硝系统会成为趋势。随着燃气电厂数量的增多以及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的逐步推广,环保部门以及公众对燃气电厂的环保水平将会更加关注,燃机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将会进一步趋严,其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将会进一步降低,因此燃气电厂在低氮燃烧基础上加装SCR脱硝系统将会成为趋势。

次要终点可以根据目标定位、试验阶段和疗程酌情选用。包括:(1)排便次数、粪便性状、排便疼痛、大便失禁次数、憋便次数和腹痛等单项症状 ;(2)中医证候疗效 ;(3)补救药物的使用次数;(4)排便起效时间;(5)耐受不良患儿比例等。对于年长儿童,也可以将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s)作为次要指标之一。

二、海上移动平台船员舱室布置及自然采光所存在的问题

MLC 2006公约A3.1-起居舱室和娱乐设施-第9条规定:“在除客船以外的船舶上,应为每一海员提供单独的卧室,对于低于3 000总吨的船舶或特殊用途船舶,主管当局在与有关船东和海员组织协商后可准予免除此要求”;《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4)》采纳此要求,在第6篇船员舱室设备、第2章C部分中的6.1(1)条规定:“除客船、特殊用途船以及小于3 000总吨的船舶外,船上应为每一海员提供单独的卧室”。上述船员舱室布置规定针对的对象为“海员”,在MLC 2006中“海员”的定义为:“在本公约所适用的船舶上以任何职务受雇或从业或工作的任何人员”。

目前常规非自航海上移动平台营运期间需配备众多不同职责的工作人员,如平台经理、高级队长、安全监督、机械师、电气师、司钻、钻工等岗位人员。平台一般都会有百人左右,一些大型平台的定员数可达到好几百人。严格意义上讲,按照MLC 2006中“海员”的定义,非自航海上移动平台上的工作人员也可认定为“海员”,但实践中这些工作人员并不需要持有海员证书。同时,非自航海上移动平台大部分时间位于海上某些特定位置进行油气钻采、施工、支持等作业,在某一井位或作业点的工作结束之后才会拖航移位,拖航工况时间在海上移动平台生命期中所占比率较小,平台上也没有设置专职的航行操作人员。所以,通常非自航海上移动平台船员舱室的布置不按照MLC 2006公约的规定来执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上风电行业的蓬勃发展,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进入了一个建造高潮期,并且快速升级换代,自航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应运而生。另外,适应我国大洋深海钻探事业的需要,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大洋钻探船也马上要进入实际工程阶段,并且大洋钻探船确定按照船式海上移动钻井平台来进行检验发证。这些自航平台远距离迁航不再由拖轮拖带航行而是使用自身推进器来进行自我航行,平台上除了大量施工、科学试验、作业支持等人员外,还必须至少配备满足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要求的航行操作和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海员证书。自航平台国际航行,船员起居舱室的设计面临着MLC 2006的履约问题。如果自航平台上全部人员的住宿和生活条件均按MLC 2006要求执行,即所有人员的住舱应全部按照单人间来配备(一般这些平台总吨位均会大于3 000),平台上的生活楼/上层建筑会极为庞大,平台大多自身无法提供这么大的甲板面积,同时严重影响平台设计性能的实现,降低平台上的人数又会导致无法满足作业需求,船东在这两者之间很难作出选择,设计单位也面临着平台上生活楼/上层建筑布置困难的问题。

另外,MLC2006标准A3.1-起居舱室和娱乐设施、第8条规定:“就照明的要求而言,根据客船可能允许的特殊布置,卧室和餐厅应有合适的自然采光,并应配备足够的人工灯光”。《海上移动平台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6)》[3]第16.6.1.1条也规定:“起居舱室、卧室和餐厅应有合适的自然采光”。如此,海上移动平台上所有卧室、餐厅均开设外部窗户才能做到自然采光的要求。但是,部分移动平台由于定员人数众多的原因,确实很难做到全部舱室均有自然采光。

三、《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履约的建议方案

第一,自然因素不仅是重大自然灾害对档案的破坏,还包括一些经常性、缓慢性的破坏。重大灾害的破坏包括地震、台风、海啸等,这些影响因素对档案的破坏既是毁灭性的,也是难以预料的。第二,不剧烈的损害对档案的影响。例如,不适宜的温湿度和空气污染物等。同时,还有害虫、有害微生物及鼠类对档案的破坏。这些因素都存在着相似的特点:耐寒、耐高温、抗干旱,且动物还具有极强的杂食性和繁殖能力,难以清理干净。就以微生物来说,档案馆的潮湿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最终使档案发霉、腐烂、变质。这些问题给档案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采取正确的保护措施,以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

(一)船员舱室布置问题的建议解决方案

原因如下:

原因如下:

(1)MLC 2006第二条、1(f)中定义:“船舶”一词系指除专门在内河或在遮蔽水域之内或其紧邻水域或适用港口规定的区域航行的船舶以外的船舶。海上移动平台是否属于此公约中所定义的船舶,并不十分明确。

(3)一些国外船旗国正式明确了MLC 2006对移动平台不适用和重新定义了海员的范畴。例如,巴拿马海事主管机关正式明确:MLC 2006不适用于海上移动平台、船东或操作者自愿取得海事劳工证书、MLC 2006规范工作关系的条款仅适用于与海上移动平台航行直接相关的人员[4][5]。新加坡海事主管机关正式明确:MLC 2006不适用于取MODU证书的新加坡旗的船舶/平台,而且明确新加坡旗船舶/平台上的一些人员不应认定为“海员”[6]

(2)MLC 2006第二条、3和5中规定:“如果就某类人员是否应被视为本公约所指的海员存在疑问,应由各成员国的主管当局与此问题所涉及的船东和海员组织进行协商后作出决定;如果就本公约是否适用于某一船舶或特定类别船舶存在疑问,该问题应由各成员国的主管当局与有关船东和海员组织进行协调后作出决定”。针对海上移动平台这种特定类别海上设施,各成员国的主管当局可以自行决定公约的适用性。

但是,国内对于学生英语学习行为的研究却不多。行为,在心理学上泛指有机体外现的活动、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8]。学生的学习行为会对学习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国内有限的研究也只是集中在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行为表现上,如:罗立胜等的研究[9],鲜有对学生从入门到大学整个英语学习历程的探究,更鲜有人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此进行深描。因此,本研究打算通过对学生英语学习全历程的审视、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2. 方案二:对于自航海上移动平台,建议船东或操作者可自愿针对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要求船员舱室符合MLC 2006的要求。

(4)考虑到海上移动平台按MLC 2006要求执行将会严重影响平台/船舶预定设计目标和性能的实现,建议海事主管机关明确MLC 2006不适用于海上移动平台。

1. 方案一:建议海事主管机关明确MLC 2006不适用于海上移动平台。

(1)自航海上移动平台上除了大量作业、施工等人员外,还应配备一些航行操作和管理的船员(即持有船员证书的狭义的“海员”),这些船员的配备数量应满足船舶最低安全配员的要求。

针对当前业界所面临的海上移动平台《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履约的问题,本文从MLC 2006编制的宗旨和原则方面出发,以既能切实保障海员权益,又兼顾平台/船舶的整体性能和作业需求为目标,给出了如下的建议解决方案。

(2)MLC 2006第A3.1、9条中规定特殊用途船舶上可允许存在多人间。MLC 2006中的船型分类较为简单,仅有客船、特殊用途船及以外。自航海上移动平台上直接操作和管理平台的人员仅为少部分人员,其他大量人员均为科研、施工人员,与“特殊人员”很相似。如果能够按照特殊用途船来进行自航海上移动平台的船员舱室取证,平台上的生活楼/上层建筑将可以设置多人间,并可按设计定员数来进行发证。

(3)中国海事局发布的《海上移动平台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6)》第16章“人员健康和保护”中规定了海上移动平台上基本的起居舱室和娱乐设施要求。即使船东或操作者不愿意针对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范围的船员舱室符合MLC 2006的要求,上述法规的要求也能较好地保证海上移动平台上的全部人员的劳动者权益。在后续的法规修改中建议进一步完善针对平台人员的健康和保护的相关要求。

3. 方案三:建议海事主管机关明确可以按特殊用途船来进行自航海上移动平台的船员舱室取证。

原因如下:

(1)国际海事组织(IMO)从安全性角度出发,通过制定《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构造和设备规则》(MODU)、《特种用途船舶安全规则》(SPS)等相关规则,组成一整套船舶安全体系,几乎覆盖了所有船舶及海工装置。满足MODU规则的船舶或海工装置不需要再满足SPS规则。但从ILO制定MLC 2006的过程和具体条款可以发现,国际劳工组织在制定劳工公约时主要参考船型是从事国际运输、贸易的航行船。ILO在MLC 2006中将特殊用途船的定义直接指向SPS规则,并未对满足MODU规则的非自航船舶和自航船舶作出明确规定,满足MODU规则的海上移动平台上定员人数较多,设计上大多很难实现每人一间卧室。此类船舶或海工装置的海员配置和作业模式等更贴近于特殊用途船,故建议参考特殊用途船舶对于居住舱室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建造及检验。

(2)MLC 2006标准中的“A3.1-起居舱室和娱乐设施”部分要求对于这些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范围的船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船东或操作者可在自愿的前提下选择符合MLC 2006的这部分要求。

(3)在国际上,由于MLC 2006对于满足MODU规则的自航和非自航船舶居住舱室标准规定得不太清晰,加上现实中诸多执行难题,造成各成员国执行时亦有差异,有些成员国不需要此类平台/船舶提供海事劳工证书,而有些成员国需要提供。当前,部分船东担心中国旗的满足MODU规则的自航海上移动平台,如不取得海事劳工证书,可能会影响此类海工装置在国际水域航行或作业。

虽然,传统媒体数字报收费遭遇了尴尬境遇,数字报纸付费模式尚未探寻到合适的发展模式。但是,随着付费时代的到来,知识付费有望成为内容盈利的新渠道,数字报纸要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付费模式,努力扭转发展不利的局面。

4. 方案四:船东或设计单位针对海上移动平台的船员舱室单人间问题申请法规免除。

船东或设计单位在申请法规免除时应特别注意如下的申请时限要求:对于新建船舶,其等效、免除应在船舶审图阶段提出,在船舶安放龙骨前报送海事局审批,未获批准前一律不得开工建造[7]

(二)船员舱室自然采光问题的建议解决方案

1. 方案一:有需要时,船东或设计单位针对海上移动平台的居住舱室自然采光问题申请法规免除。

原因如下:

(1)大部分海上移动平台需要进行油气等可燃气体或固体的钻探作业,对防火要求很高,部分要求达到H级防火。考虑到人员安全,部分船东要求生活楼/上层建筑中的舱室不设置窗,而这又与《海上移动平台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6)》中的自然采光要求相抵触。海上移动平台居住舱室完全强制自然采光也并不符合其首先应保证的防火安全要求。

(2)实际上,MLC 2006并没有强制所有卧室均有自然采光。例如:MLC 2006标准A3.1-起居舱室和娱乐设施、第6条(d)款:“在客船上以及在根据国际海事组织《1983年特殊用途船舶安全规则》及其后续版本而建造的特殊船舶(以下称为特殊用途船舶)上,如果对照明和通风状况作出了满意的安排,主管当局可准许将海员卧室放在载重线以下,但无论如何不得置于紧贴工作通道之下”。MLC 2006导则B3.14-照明、第3条:“自然和人工采光的适当标准应由主管当局确定”。这些条款说明主管当局是可以对自然采光要求适当放宽的。

小学语文教育承担着开发学生认知能力,拓展学生认知视野的启蒙作用,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又是启蒙教育阶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生将通过接收大量的识字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听说读写能力,从而促进语文学科素养的整体提升。基于此,“部编本”教材在识字教学模块做出了相应改变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3)《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4》第6篇船员舱室设备、第2章C部分、第5.1条:“除客船与特种用途船有特殊布置外,卧室和餐厅应有合适的自然采光,并应配备足够的人工灯光”。海上移动平台,如果能够参照特殊用途船的要求,居住舱室可以不强制要求有自然采光。

(4)海上移动平台上定员人数较多,很多平台都面临着为满足居住舱室自然采光要求而生活楼/上层建筑布置困难的问题。如某平台,如果要满足所有卧室均有自然采光,将造成卧室只能沿着生活楼外围一圈布置,其他功能舱室(例如,各种实验室、医务室等)将被迫与生活舱室混合在一起并降低作业功能标准;同时,此平台人员一般工作模式为两班倒,卧室只是休息处所,平时娱乐及休闲均在其他公共舱室内。

因为固态发酵体系中存在固相、气相、液相三种界面,物料处于固-气、固-液、气-液界面中。根据界面效应原理,同一种微生物生长在均一相内与生长于二相中,其生长和代谢产物会存在差异,固、液、气三相同时存在为多种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繁殖条件,有利于其繁殖和不同代谢产物的产生,因此造就了固态发酵酿造的食醋,具有独特的风味。

2. 方案二:在后续《海上移动平台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6)》的修改中建议对第16.6.1.1条规定的“起居舱室、卧室和餐厅应有合适的自然采光”进行完善,改为非强制性要求。

间或读到给仆人的信,我常被大众语言、大众灵魂、大众生活和世界观的绚丽多彩所震撼。 我不由得在心里感叹:“这就是文学啊,最美的文学。”[3]215-216

四、结语

随着国内自航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大洋钻探船等海上移动平台建造工作的推进,中国旗海上移动平台所面临的船员舱室布置和自然采光等方面的履约困难越发突出和紧急。本文提出了针对船员舱室布置履约问题的四种方案和针对船员舱室自然采光履约问题的两种方案,可为海事主管机关决策提供适当参考,也期望对业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4)[S].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2] 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履行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公告(第48号)[A]. 20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上移动平台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6)[S].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

[4] PANAMA MARITIME AUTHORITY. 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 2006 (MLC, 2006)-Occupational Groups(MERCHANT MARINE CIRCULAR MMC-251) [S].Panama,2012.

[5] PANAMA MARITIME AUTHORITY. 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 2006 (MLC, 2006)-Certificate of Inspection of Crew Accommodation (CICA)(MERCHANT MARINE CIRCULAR MMC-279) [S] .Panama, 2013.

[6] MARITIME AND PORT AUTHORITY OF SINGAPORE.SHIPPING CIRCULAR TO SHIPOWNERS NO.14 OF 2013[S].Singapore, 201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明确办理中国籍船舶等效、免除若干问题的通知(海船检〔2011〕715号)[A]. 2011.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 2006 for Mobile Offshore Units

DING Guo-lin(Technology Center of Offshore Engineering, 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Tianjin 300457,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 2006, some mobile offshore units flagged China have been faced with the difficulties in implementing the arrangement and natural lighting of crew accommod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several schem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 2006 for such mobile offshore units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useful reference to the industry.

Key words: 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 mobile offshore unit; crew accommodation

中图分类号: U66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278(2019)08-0036-04

DOI: 10.16831/j.cnki.issn1673-2278.2019.08.014

收稿日期: 2019-02-21

作者简介: 丁果林(1979-),男,湖北麻城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上设施设计图纸审查工作。

标签:;  ;  ;  ;  

海上移动平台《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履约方案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