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沂源县燕崖卫生院 山东 淄博 256110)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中医科2011~2015年130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均给予低盐饮食,戒烟限酒,治疗组给予以太冲、曲池、三阴交为主穴的针刺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次,早晚2次治疗,治疗20d后评价两组疗效。剂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均对高血压有治疗作用,治疗组总有效率(83.08%)明显高于对照组(67.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和改善症状的作用。在降压药物治疗不满意的情况下,采用药物加针灸治疗降压效果良好。
【关键词】 针灸;高血压;硝苯地平缓释片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319-02
笔者对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针灸科门诊2011~2015年130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1],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确诊为高血压。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纳入标准 年龄在35岁以上,65岁以下;符合高血压一级、二级诊断标准。
1.4 方法
1.4.1治疗组 取穴:主穴太冲、曲池、三阴交,辩证肝阳上亢者加风池、内关;气血亏虚者加血海、合谷;痰浊中阻者加中脘、足三里、丰隆;肾精不足者加肾俞、命门、关元、太溪。用0.25mm×40mm毫针,常规皮肤消毒后,双侧风池穴针尖向鼻尖方向斜刺0.5寸,太冲、太溪、合谷、中脘、肾俞、命门直刺0.5寸,曲池、三阴交、血海、足三里、丰隆、关元直刺1寸;曲池穴施以重刺激,以有明显酸胀感为宜,其余穴位施以中度刺激,每隔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2次/日。治疗期间停用所有降压药物。
1.4.2对照组 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服药时间为早晚各一次,20 mg/1次,连服20d。
1.5 疗效观察
1.5.1观察指标与方法 每日测量血压2次并记录,分别为治疗前后半小时。测血压前,患者应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应用同一水银柱袖带血压计,患者取坐位,首次测血压时测量双上臂血压,以后测量读数较高一侧的上臂血压。
1.5.2疗效标准
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mmHg,且<90mmHg;②舒张压虽未<90mmHg,但下降≥20mmHg或以上,须具备任一项。有效:①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90mmHg;②舒张压下降10~20mmHg,但未降到正常;③收缩压下降≥30mmHg,须具备任一项。无效:未达到以上血压控制标准者。
1.5.3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心悸胸闷、耳鸣、肢体麻木、失眠等。有效:上述症状减轻或消失;显效:上述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上述症状无变化。
总有效=显效+有效。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均对高血压有治疗作用,治疗组总有效率(83.08%)明显高于对照组(67.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针灸具有通经脉,调气血,调和阴阳、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因此逐渐成为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方法,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穴位有很多,常用的有曲池、太冲、合谷、风池等。研究表明,针刺曲池、合谷、太冲、风池等穴具有24小时持续稳定降压作用[3]。针刺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具有良好的即时疗效[4]。曲池穴为手阳明经合穴,是治疗高血压病常用要穴,重刺激可引起血管扩张,降低血压。而双侧太冲配合谷穴又称四关穴,有镇惊安神、平肝熄风的作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头晕头痛、失眠、心悸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笔者认为,针灸治疗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和改善症状的作用。在降压药物治疗不满意的情况下,采用药物加针灸治疗降压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0
[2]丹雨.动态血压监测评价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26
[3]万文俊,马朝阳,熊修安等.电针曲池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中国针灸,2009,29(5):349-352.
论文作者:宋志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2
标签:高血压论文; 曲池论文; 太冲论文; 针灸论文; 疗效论文; 两组论文; 风池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