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注重学生长远发展论文_何文新

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注重学生长远发展论文_何文新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何文新(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徐家坪初级中学 陕西 略阳 724303)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的有效性,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完成课堂的教学。学生学科素养和长远的发展逐渐被重视。教师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2-174-0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往往十分沉闷,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初中的历史与社会中的知识比较广博,涵盖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创新教学手段,革新教学观念,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提升教师素养水平,是实施有效性教学的必要条件

教师自身的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实现历史与课堂的有效构建。

(一)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就要相应地要革新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感不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比较低,课堂的有效性自然不高。教师要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是为了学生学习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所以一切教学互动的开展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开展学术研究,注重学术交流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和综合型的人才,教师也不例外。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比较强,教师要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向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活跃思想,提升学习水平。

(三)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每天的信息层出不穷。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之余,应该多上网,搜集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料,吸收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然后再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二、激发学生兴趣,是实施有效性教学的内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升课堂有效性的最重要的一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阶段的历史与社会内容知识比较浅显,而且很多内容可以以故事、情景的方式展开。很多学生对于历史故事和地理小知识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课外的兴趣转化为课内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与社会的自信心;采用竞赛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成功体验意识等。

三、精心设计课堂情景,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

初中生倾向于形象思维,习惯直观的学习材料。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赖的教学资源有限,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情景教学法逐渐兴起,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如,在教学《秦岭—淮河分南北》时,以播放秦岭—淮河南北不同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短片作为教学情境导入,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切入问题。①秦岭—淮河南北的自然环境有何不同?②反映出秦岭—淮河南北不同的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气候?③南北气候各具什么特征?这样的导入就把情境性和问题性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使所有的同学都能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再如:在教学《母亲河——黄河》时,出现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的情境时,可设计以下问题:①滔滔江水在穿越崇山峻岭时会形成什么样的特征?启发学生理解多峡谷急流形成的原因;接着顺势提问:②在峡谷间穿行的江水,沿着三级地势直落而下,可见黄河中上流的什么资源一定很丰富?学生就自然会想到是水力资源。再接着展示黄河下流“地上河”和滚滚黄泥水的图文情境,继续追问:③黄河特别容易出现什么灾害呢?下流“地上河”的成因是什么?这样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教学情境的高效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四、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师不光自身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生的学习不仅仅限于课堂上,不仅仅限于初中阶段的几节课,学生学习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应试。终身学习,重视的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通过学习历史,以史为鉴,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学习地理,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爱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学习社会,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这些学科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需要用一生来学习和实践。

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实现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没有小事,教师必须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利用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要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顾建林.初中历史与社会探究教学策略初探[J].中学课程资源,2016(03).

[2]陈佐.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教育,2012(16).

[3]赵良南.对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探微[J].考试与评价,2012(08).

[4]林佳.初中历史与社会自主高效课堂模式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2(12).

论文作者:何文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注重学生长远发展论文_何文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