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2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死亡率无差别(P>0.05)。两组出院患者观察3~6个月,实验组ADL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在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ADL疗效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干预;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292-02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及致残率高[1],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2]。近几年,随着医务人员多方面不断努力,预后有所好转。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我们选择2014年6月~2016年8月神经外科85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入选标准
(1)有明确高血压病史,入院前无心肺肝肾伴发症;(2)年龄50~70岁;(3)基底节区出血量30~70ml,无脑疝表现;(4)手术方式是骨瓣开颅脑血肿清除。按入院先后编序,再以单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1.2 一般资料
85例患者,男性57例,女性28例;年龄50岁~70岁,平均61.3岁;高血压病史7~15年,平均6.6年;术前血压:收缩压20.4~31.2kpa,平均22.4kpa;舒张压11.4~17.8kpa,平均17.6kpa;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12分。基底节区出血量30~70ml,平均55.3ml。对照组43例,实验组42例,两组经卡方检验,在年龄、性别、血肿量及GCS评分方面,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
1.3 护理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用药指导、饮食干预、注意事项告知等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为:(1)加强基础护理:患者多数伴有偏瘫,甚至需卧床,必须严密病情观察,做好记录,并且与患者家属保持沟通,争取家属配合;防褥疮护理,更换卧位1次/2h,甚至睡气垫床;饮食上,指导患者进食蛋白质丰富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少食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高钠等食品。(2)心理护理:脑出血患者普遍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会产生多疑、烦躁、悲观、焦虑、恐惧等表现,护理人员要关心患者疾苦,掌握熟练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主动热情地为患者提供竭诚优质服务,同时注意和患者家属沟通,通俗易懂地讲解病因、病理、治疗方法及预后等相关知识,共同安慰、鼓励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3)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不定时地进行健康宣教,以小讲课或答疑形式讲解脑出血的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及护理常识,使患者及家属在出院前熟练掌握脑出血的防护知识及日常生活的处理,减少脑出血的复发。(4)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个体化地制订最佳的康复治疗措施,包括按摩推拿、针灸、理疗和自身功能锻炼等,多方面同时进行。按摩推拿及针灸:配合中医康复科对患者偏瘫肢体进行按摩推拿,2次/d,期间甚至辅以特定穴位针灸,1次/d。理疗:除了对肢体热敷外,使用气压波治疗仪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肢体血栓形成,2次/d。自身功能锻炼:取得患者家属配合,指导患者从床上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开始,握物、伸臂、收腿、伸腿、抬腿等等,循序渐进,接着床旁站立活动,然后才练习走路。
1.4 观察项目及疗效评判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尿路感染等)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及3~6个月后的疗效。疗效判定按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标准: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Ⅲ级:需人帮助,扶着可走;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Ⅴ级:植物生存。
1.5 统计学方法
用PEMS 3.1版统计软件包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两组经秩和检验,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648,P<0.05)。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60%~70%发生在基底节区,对脑的危害包括:(1)颅内压升高,甚至发生脑疝;(2)血肿破坏内囊,出现对侧肢体偏瘫;(3)血细胞分解产生五羟色胺、激肽、多肽等介质,引起脑血管痉挛致脑梗塞[3];(4)血肿破入脑室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因此,尽管手术已清除血肿,但脑损害仍在继续,再加上患者年龄大对疾病的耐受力差、气管插管麻醉对呼吸的干扰、肢体偏瘫引起活动少等因素,李林山[4]报道术后并发症可高达74.2%。表2所示,实验组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张亚琴[5]的报道相一致,主要原因:(1)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2)勤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3)合理的膳食管理能保证每日能量及维生素、微量元素的供给;(4)心理护理能造就患者的乐观心态,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表2还提示两组病例死亡率统计学无差异(P>0.05),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部分死亡患者原本就属于特危重病例,有效的治疗措施才是挽救生命的决定因素,护理干预在小样本中显示不出明显效果。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认识到神经细胞的发育与存活必须依赖其靶细胞提供营养因子。这一成果使Levi-Montalcini(意大利胚胎学家)和Cohen(美国生化学家)共同获得1986年诺贝尔医学奖。表3所示,实验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护理干预对脑出血预后至关重要[6],除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与疾病斗争的积极心态外,更与合理的康复训练有关,针灸、推拿、理疗和自身功能锻炼都能使靶器官产生神经营养因子,促使神经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王瑜元,古丽娜孜?那比尔,何嫱,等.影响脑出血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8):588-591.
[2]赵巧儿.综合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18(9):269-270.
[3]卢勇,苏磊,秦伟毅,等.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5,13(6):54-55.
[4]李林山,夏小辉.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21(9):10-12.
[5]张亚琴.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54.
[6]吴耀建,赵国平,张梅清,等.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对策的探讨[J].临床军医杂志,2015,20(5):56-57.
论文作者:余全琼,刘滋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实验组论文; 高血压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