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_物理论文

开展物理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外活动论文,全面提高论文,促进学生论文,素质论文,物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物理学科的素质教育功能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在掌握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规定的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观察、实验、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训练,为继续学习更高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必要的基础。除了课堂学习之外,物理课外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绍一下笔者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些做法与情况。

一、绘制物理教学挂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物理教材中的每幅插图设计精细,知识丰富,寓意深刻,科学性强。如能真正读懂,深刻理解图中蕴含的知识内容,并能亲自把它绘制出来,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通过对万用表表面刻度盘的绘制,弄清了“欧姆档”刻度的计算方法及电流、电压、电阻各刻度的对应位置和读数方法,扫清了实验操作和读数障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各种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等势面的描绘,对于如何用电场线、等势面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电势的高低理解得更加深刻,对电场线与等势面相互正交、电场中的移送电荷做功、电势能及其它有关电场性质的物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图、水波干涉图、日月食成因图、氢原子能级图、α粒子散射实验图、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等等的制作,对图中反映的物理规律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对牵涉到的实验装置、原理及实验结果的认识,是单纯靠读课本、死背硬记和教师讲解所达不到的效果。近年来,组织学生利用活动课及课余时间共绘制了物理教材中的教学挂127幅(如图1、图2即其中的二例)。通过教学挂图的制作,使学生受到了描图制作的技能训练,耐心、细致的心理素质训练,严密、准确的科学态度训练,受到了科学美的熏陶。

二、撰写物理知识总结、小论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上课听讲,照抄笔记,课后复习,完成作业,这是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行为常规。若能在学习课本、深入钻研的基础上,针对某些问题,某些规律,某些方法加以研究、归纳和总结,并从中有所发现,有独立见解,再写成心得体会、知识总结、小论文,则便是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升华。这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学风,应该培养的习惯、方法与能力。注重在这些方面对学生的培养。在开始阶段,学生对自己进行知识总结不习惯,对自己写小论文有畏惧感、神秘感,不知道如何下手。首先培养学生自己总结的习惯,同时通过学生手中现有资料进行分析、选择与指导,选定其中部分文章作为范文,介绍如何选材、标题、撰文,广泛发动学生,让他们大胆地实践。第二步再对写出的文章重点进行点评,指出成功与不足。挑选较好的文章,推荐给其他同学,让他们相互学习,彼此交流,达到提高的目的。近年来,组织学生共写出复习总结、小论文近两百篇。有的谈物理学习方法,有的对某单元、某部分知识进行总结,有的对某些规律的应用进行探索,有的对某类问题、某个问题的解答方法,如图象法、整体思维法、比例法、反证法、极限法等进行研究与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种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学得更加生动活泼。

三、主编物理小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办物理小报是学生活动课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物理课外活动中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方式。学生把自己撰写的小块文章、物理日记,解答的典型题目,搜集整理的物理资料,知识趣闻,科学家轶事、言录等,编排在自己主办的物理小报中。自己选材,自己设计,自己抄写,配以别开生面、别具物理特色的插图。版面整洁美观,编排合理科学,内容丰富多彩,报头要素完整,颇有报纸风味,真不愧主编匠心。近年来,组织学生自办物理手抄小报一百多张。有的悬挂展出,让学生相互观摩,或在家长座谈会的会前、会后让家长赏阅,使家长留连忘返;有的张贴于学习园地,成为交流的好材料;有的缩影复印成册,广泛交流、收藏保留。

学生自办物理小报,是一项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综合性、创造性活动,确实起到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四、开展物理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物理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活动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器材、条件不受限制,时间非常充分、灵活性很大,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有益活动。只要学生善于动脑动手,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可以搞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只要教师精心指导,大力支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展的实际效果比我们事前预想的要好得多。“孔明灯”仅管是初中教材中用以说明浮力的“古董”,对当今高中生仍有浓厚兴趣,当节目的夜晚几只“孔明灯”腾空而起,游园的气氛顿时热烈万分。近年来,学生在课外制作了潜望镜、望远镜、电铃、验电器、电动飞翼、惯性演示器、振动图线演示器等共四十多种。一个学生在制作惯性演示器时,充分利用到处可见的建筑材料水泥和沙作主要材料。把按一定比例拌好的水泥沙浆倒入事先作好的塑料盒中浇铸成底座。再用竹筒浇灌水泥沙浆在底座上做成立柱,立柱顶端用乒乓球压出一个凹型。在底座上、立柱旁适当位置留出一个小口,插入弹性好的竹片或塑料尺。在乒乓球内灌满水泥沙浆作惯性小球。待阴干后,除去塑料底盒和竹筒,一套惯性演示器便做成了。它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充分利用水泥沙浆的可塑性和干后坚硬、密度较大、稳定性好等优点,可操作性强,演示效果好。

通过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活动,接着了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动手能力,掌握了常用工具的使用和简单的制作技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展示了学生心灵手巧的创作才华。

五、组织现场参观、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传授书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能力。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现场参观、学习,开展社会调查等,能使理论联系实际,获得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培养社会实践工作能力。在让学生亲临船闸现场参观船只如何“爬堰”、“下坎”时,学生对船闸使船只对堤的作用一目了解;参观农村小型水电站、变电所,获得了不少关于发电、变压及电能输送的丰富知识;在发生百年难逢的日环食时,组织学生到教室外观看日食的情境,使学生激动不已;就是在一个简单的建筑工地现场能学到关于杠杆、滑轮、轮轴、斜面、螺旋等简单机械应用的知识较课堂上的演示与讲解丰富、直观得多。

在讲电子技术及我国电子技术事业的发展时,组织学生136人利用节假日对自己居住的城镇、乡村3662户家庭进行社会调查统计获得了电视机、收录机、电冰箱、VCD等常见家用电器进入家庭的重要统计数据,并让学生写出“改革春风浴家风”的调查报告。通过这些活动,既使学生丰富了社会实践知识,增长了才干。

标签:;  ;  

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_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