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华聚能源兴隆庄矿电厂 272100
摘要:伴随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工艺日趋完备.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仍存在挺多问题,处理不好将严重的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文章对市政道路桥梁在软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对软土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因素进行了说明,针对性的提出了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
关键字:市政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工艺
前言
淤泥质土、淤泥、天然的强度比较低的、透水性比较小的、压缩性比较高的黏土统称软土.这种类型的路基主要的破坏方式就是由于沉降太大而造成的路基开裂.荷载很大的情况下,地基是很容易产生整体的剪切以及局部的剪切或者刺入的破坏的,这样很容易导致路面发生沉降以及路基出现失稳的状况.所以,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一定要处理好软土地基,确保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1.市政道路桥梁在软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于软土地基的施工非常重视,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地基进行加固,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
1.1对于地质勘探工作不够细致
工程在开始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探,为后期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然而,现在许多施工单位,未能对勘探工作足够重视,制定详实的勘探计划,致使施工人员在勘探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工作上马马虎虎,未能对施工区域的地质做到详细勘探,对于后期的施工带来一定的隐患.
1.2施工单位对于软土的处理不到位
通过地质勘探发现施工工地是软土土质,则要及时制定方法进行加固处理,为施工做好准备.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的技术操作失误或者不规范,例如,没有按规定选用加固材料,回填过快,且碾压技术没按规定落实,致使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不到位,质量不过关.对于后期的施工和使用后都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3施工单位对于软土地基存在的侥幸心理
当通过勘探知道是软土地基以后,有的施工单位态度不够坚定,并不打算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这种侥幸心理带来的后果是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地基沉降的情况,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1.4在施工过程中对“硬壳层”进行破坏
软土地基上面通常会有一层硬壳层,这层硬壳层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他能够起到承受重力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会忽略到这一点,在施工方法和设备应用上未能体现出要保护硬壳层的意思,导致硬壳层遭到破坏,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还造成地基的沉降.
2.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需要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2.1自然方面的因素
在施工前期施工单位要充分了解施工区域的自然情况,根据不同的自然因素在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慎重选择.具体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土质条件情况和软土地基的构成情况.第一,土质条件因素.土质结构和成分决定了软土地基的坚固程度,因此,在施工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土质情况,根据不同的土质结构,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设计对软土地基进行硬化.例如.土质若为粘性土的话,为了达到地基的平整度,应选择对软土地基影响较小的工艺和设备来对黏土层进行硬化和压平.若土质为砂石土质,考虑到砂石土质的硬度比较大,在施工设备的选择方面要选择压力较大的设备来进行压实平整,以增强地基的硬度和稳定度.第二,软土地基的构成.虽然通过勘探已经知道是软土层,但是,不同区域的软土其构成是不同的.故而,要进行多点勘探,全面分析不同区域软土地基的构成成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的选择,以保证施工质量.
2.2针对不同等级的道路,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
在我们国家对道路进行了多等级划分,如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等等,每一个级别的道路对于施工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要针对不同的道路设计不同的施工方案.比如像对于等级较低的道路进行施工时,当地质勘探完成以后,选择相应的施工工艺先行铺设一段路面,等路面硬化不在进行沉降的时候,在开始表层路面的铺设,这种方法不仅缩短了工期还节约了成本,不过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像修筑高速公路或国道这种等级高的道路,则必须按部就班的对路基进行加固压平,对加固材料要求也很高,一般使用碎石等硬度大的材料,以增强软土地基的坚硬度和稳定性.同时,不同的道路形状其软土地基的处理情况也不尽相同.像弯道或者坡道对于地基的坚固度和稳定度要求要更高,其施工方案和工艺也要和普通道路有所区别.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多点勘探,全面掌握软土地基坚硬度的具体情况,对于坚硬度的不同则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方式,保证整个软土地基拥有一个统一的坚硬度和稳定度.
3、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工艺
3.1垫层换填法
垫层换填法即为针对浅层对软基进行处理的有效手段,主要有加进碎石垫层换填法、换图加筋垫层换填法和换土垫层换填法。这一方法主要针对冲填土、淤泥质土、淤泥等软弱地基的浅层处理较为适用。通常是利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将地基下软土挖出,同时以具备较高强度的砂、砾、卵石或粘性土等材料进行换填。在换填深度高于1m时,应设置一层土工布或者土工布格栅,相邻间距保持在0.5m会实现更佳的效果。这一方法可以及时给下卧层传递上部荷载,有效符合其他地基承载力的需求,降低沉降量,并且快速提高固结强度,加快软弱土层的排水,同时能避免出现冻胀,对地基不均匀的强度进行合理调整。
3.2材料铺垫法
对于出现不均匀的土层、局部不均匀沉降和土层侧向变位等现象的地基适合使用材料铺垫法。唯有将铺垫材料的拉抗与抗剪力有效应用起来,才能确保顺利开展机械施工作业,并且有效支撑填土荷载,对地基侧向变化与局部沉降进行严格控制,进而有效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
3.3外加剂法
对于具有粘性的土层则适宜选用外加剂法。在地面表层为粘性土时,可使用将适量的外加剂添加在表面层的粘性土上的方式,良好地改善软基的强度特征,增强其压缩性能,进而充分保证施工机械顺利运行,利用这一方法还能够有效提升高填土的稳定性。当前,使用外加剂法时所选用的添加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熟石灰、生石灰等。
3.4土质置换法
土质置换法即为利用优质的土取代软弱土,进而保证稳定地进行填土,同时使沉降量大大减少。这一方法一般是利用强制置换与人工挖掘置换两种方式进行,若要实现更高的可靠性,则更适合选择人工挖掘置换的方式。通常而言,粗粒土更能避免地面遭受水的浸湿,保证其承载力不受到影响,因而选择粗粒土作为置换材料更合适,同时注意要先尽可能压实置换的粗粒土。
3.5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就是通过充分利用注浆法,并利用高压喷射技术而有效加固地基的方法。该方法先利用钻机进行钻孔,之后再将带有特殊喷头的喷射管插进一定的深度,符合设计处理要求,接着再利用高压脉冲泵以20~40MPa的高压喷射出浆液,进而对土体进行切割,此时,脉状喷射流的速度逐渐提高,能量增加,进而产生的动压远远比土体自身的强度更高,随之会剥落土粒,在这个时候浆液会置换掉一些细小的土粒,同时跟随浆液逐渐附带到土面上,而剩下部分的土粒则会和浆液相混合,根据相关规律与比例进行重排,在等到混合物与凝固后,在土体中会凝固成固结体,进而有效强化加固地基。在淤泥泥质粘土、淤泥地基等上适合使用高压旋喷注浆法。如果土体中存在大量的大粒径块石、坚硬黏性土,则必须结合现场试验的具体情况对使用程度进行明确确定。
结束语
总之,基本明确了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影响表现,及借助后压浆技术的处理方法,但鉴于不同道路工程施工期间,软土地基处理的主客观条件具有差异性,因此这些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利用,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工程的条件和要求,确保这些方法的灵活应用,并予以适当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丁泓力. 分析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J]. 才智,2013,28:275.
[2]朱宇. 浅谈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355-356.
论文作者:白林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土地论文; 地基论文; 土质论文; 道路论文; 方法论文; 过程中论文; 桥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